鱼苗计数的三大方法!(收藏)
听语音,点绿标:各位看官,鱼苗占到养殖生产总成本百分之10到40,确实是大头,怎能马虎,成败第一步,鱼苗既是一个统称但实际上,包括了水花(华南西南俗称卵黄苗,华东俗称毛子)、乌子(黑芝麻)、夏花(公分苗)、寸苗(朝苗)、标粗苗(南方常用标粗一说,西南常用培育规格一说,二龄鱼种苗北方常用)。
关于鱼苗的计数方法,基本上会有以下三种:
1.打杯法:此法针对水花、乌子比较多。
先用一个密细网兜(约80目左右)将鱼苗去水,然后用特定量杯(大小分N个规格),打上一杯,再分为若干份(广东称之为“分则”),抽检其中一份的数量,再乘以总份数,得出一杯鱼苗(鱼花)的总数量,再按打了多少杯的数量来计算,得出每批次发货的总数量。
评点:一滴水,百粒花,良心则秤砣。
如果苗场用餐巾纸在密网下有擦水的动作,那恭喜你对你太负责任啦!
2.打筛法:此法用于朝苗(寸苗)比较多。
先用鱼筛(分隔大、小规格鱼苗的特殊工具)将鱼苗大、小区分,然后采用一个会漏水的筛子,打上一筛,“分则”点数,以此类推,得出总数量。
评点:鱼苗规格整齐与否,打筛师父的动作快与慢,“尖”与“奸”之差别,与数量的准确性有极大关系。
根据鱼的品种对顶水性不同,选取的进筛的鱼很有差异哦!
3.称重法:此法用于经济价值高的品种或较大的鱼苗或二龄鱼种比较多。
如经济价值高的鱼是水花则先称一克或零点几克,数出每克或计算出每克多少尾,再按一个氧气袋或容器称取相应的重量,西南用的较多(有点奇葩吧技术不过关一般不能这么玩)!如较大的鱼苗或二龄鱼种,先称一斤(或N斤)鱼苗,得出每斤尾数,再按码数总量的毛重,减除皮重,得出总斤数,乘以每斤尾数,得出鱼苗总数量。
评点:鱼苗、鱼种的规格是否均匀、称斤围数时是否搅拌均匀,会直接影响总数量的误差率。
公道自在人心,买卖公平交易。
购买鱼苗,良心对接,质量、数量,与价格是否成正比!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