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
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
(二)
主讲:贾宁
回顾 概念:
播音
• 通过广播电视传媒 • 进行的传播信息的
• 指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 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
• 创造性活动
播音的主体
播音员
主持人
• 以在话筒前(含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
作为主要工作的专业人员。
• 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 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
• 指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 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
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的传 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的传 播信息的 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
第二章
播音的属性
第一节 播音工作的性质
• 播音是独立学科 • 播音是边缘学科——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播音是边缘学科——具有复杂性、 具有复杂性
量,把文字排列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转化为按有声语言 把文字排列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和副语言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和副语言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播音时,通过主观能动性挥,去感受听(观众)
在,与听、观众在感情上、语言上沟通。 与听、观众在感情上、语言上沟通。
完
回顾
播音学研究的意义(要点2 播音学研究的意义(要点2)
1.播音学科具有独立性,得到国家和社 1.播音学科具有独立性 播音学科具有独立性, 会的认可。 会的认可。 2.播音涉及新闻学、广播电视传播学、 2.播音涉及新闻学 广播电视传播学、 播音涉及新闻学、 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属边缘 学科。 学科。 3.播音学需理论指导。 3.播音学需理论指导 播音学需理论指导。
•播音的性质具有多质性 播音的性质具有多质性
• • • • •
自然属性——物理、生理(声音、形象)属性, 自然属性——物理、生理(声音、形象)属性,电子传播特性 社会属性——党性原则,民族、时代、阶级、 社会属性——党性原则,民族、时代、阶级、社会因素 新闻属性 艺术属性 创造性
播音工作的属性
(本教材研究的要点) 本教材研究的要点)
★由播音员(主持人)、稿件(素材)、听(观)众构成播 由播音员(主持人)、稿件(素材)、 )、稿件 )、听
音创作这一事物的矛盾运动。播音员(主持人)是播音创 音创作这一事物的矛盾运动。播音员(主持人) 造的主体,稿件(素材)和听( 众是客体。 造的主体,稿件(素材)和听(观)众是客体。
★播音员(主持人)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感情的力 播音员(主持人)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播音创作的特征
三、创作手段的声像性 既是个性的: 既是个性的:按个体接收特点传播 又是社会的:必须反映出态度、 又是社会的:必须反映出态度、思 想和感情
播音创作的特征
四、交流对象的虚拟性 与想像中的对象交流: 与想像中的对象交流: 体现对象感
播音创作的特征
五、吐字发音的规范性 传媒的大众性 语言的示范性 传播的电子化 字音的准确性
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 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 握节目进程,直接、 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 活动的人。 活动的人。
播音的手段
有声语言-副语言
• 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狭义——广播电视有声语言):播音员、主持 狭义——广播电视有声语言) 人以声音形式进行播音创作的工具。
• 副语言:
播音创作的特征
六、感情表达的真实性 新闻属性决定 把握自己的身份——党的宣传员 把握自己的身份——党的宣传员 新闻工作者
播音创作的特征
七、创作时间的紧张性 新闻的时效性 提高素质 电子传媒的迅速性 广义备稿
播音创作的特征
八、创作范围的社会性 大众传媒的广泛性、公开性 大众传媒的广泛性、 驾驭全局能力 较高政策水平
回顾
研究的方法(要点3) 要点3
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
1、系统的方法 2、全息的方法 3、比较的方法 4、借鉴的方法 5、实验的方法
回顾
(要点4)播音学研究的对象是 要点4
中国的播音, 中国的播音,主要是人民广播 的播音。 的播音。
播音工作的属性
(根本属性) 根本属性)
• 1、播音的创造性
言语传播的性质 • 2、播音的多质性{ 新闻实践性 播音的多质性{ 艺术创造性 技术性 • 3、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工作的属性
(业务\技术属性) 业务\技术属性)
• 1、播音的创造性
言语传播的性质 • 2、播音的多质性{ 新闻实践性 播音的多质性{ 艺术创造性 技术性 • 3、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人民广播:从1940年12月30日延安 人民广播: 1940年12月30日延安 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以来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广播事业。 导的广播事业。 人民广播:包括电视在内。 人民广播:包括电视在内。
回顾
要点5 (要点5)播音创作的特点
1、播音创作是动态系统。 播音创作是动态系统。 2、播音创作是开放系统。 播音创作是开放系统。 3、播音创作是弹性系统。 播音创作是弹性系统。 4、播音创作是全息系统。 播音创作是全息系统。
主动探索和把握创作规律
播音创作的特征
二、创作素材的二度性
素材(稿件、资料、画面、音响等)非原始生 素材(稿件、资料、画面、音响等) 活素材,而是原作者形态化以后的东西。 活素材,而是原作者形态化以后的东西。
要求更多地深入一线、深入生活。 要求更多地深入一线、深入生活。 腰花力气去探索、把握创作规律。 腰花力气去探索、把握创作规律。
• 1、播音的创造性
言语传播的性质 • 2、播音的多质性{ 新闻实践性 播音的多质性{ 艺术创造性 技术性 • 3、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第二节 播音创作的特征
• 一、再造和创造的双重性
相对于采访、编辑,播音是再造 相对于采访、编辑, 从稿件转换、生成新的符号系统角度, 从稿件转换、生成新的符号系统角度,播音是创造 有时承担一度创作任务—参与采编, 有时承担一度创作任务—参与采编,即兴口语表达 有时承担二度创作任务— 有时承担二度创作任务—有稿播音 相对于大的传播系统,播音是再造 相对于大的传播系统, 相对于播音语言表达系统结构本身, 相对于播音语言表达系统结构本身,播音是创造
播音创作的特征
九、接收方式的个体性 直入家庭、 直入家庭、面对个人 交流方式
播音创作的特征
十、创作活动的日常性 连续性 紧张性 快速反应能力 持之以恒的毅力、 持之以恒的毅力、耐力
播音创作的特征
十一、 十一、强烈鲜明的时代性
牢牢把握时代脉搏 掌握时代节奏
作业
整理笔记,搞清主要概念。 整理笔记,搞清主要概念。
广播电视播音工作的特征
播音新闻性的表述: 播音新闻性的表述:
• 广播、电视宣传是党的新闻工作。 广播、电视宣传是党的新闻工作。 • 播音是电台、电视台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 播音是电台、
工序。 工序。 • 播音创作必须遵从新闻规律、原则。 播音创作必须遵从新闻规律、原则。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和 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 表态性。 表态性。 • 播音创作也要体现新鲜感、时代感;真实 播音创作也要体现新鲜感、时代感; 分寸感;在客观报道中体现表态性。 感、分寸感;在客观报道中体现表态性。
依据稿件(素材)转化为自己要说的 依据稿件(素材)
言语者自己要说的; 言语者自己要说的;
代表自己
代表电台、电视台 代表电台、 党、政府
受电子设备限制
直接传播; 直接传播;
副语言作用明显
副语言不能充分运用
播音具有技术性
建立在技术手段基础上 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播音工作的属性
(本教材研究的要点) 本教材研究的要点)
播音的言语传播性质
• 播音是一项特殊的言语活动。 播音是一项特殊的言语活动。
手段:有声语言、副语言 手段:有声语言、副语言 媒介:广播(声音) 媒介:广播(声音) 电视(图象、声音) 电视(图象、声音)
播音的言语传播性质
播音是一项特殊的言语活动。 播音是一项特殊的言语活动。 特殊的言语活动 生活语言:思维→语言→接收→思维 生活语言:思维→语言→接收→
• 1、播音的创造性
言语传播的性质 • 2、播音的多质性{ 新闻实践性 播音的多质性{ 艺术创造性 技术性 • 3、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工作的属性
(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
• 1、播音的创造性
言语传播的性质 • 2、播音的多质性{ 新闻实践性 播音的多质性{ 艺术创造性 技术性 • 3、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创造活动,包括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 播音创造活动,包括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
播音的新闻性
播音是一项新闻实践活动。 播音是一项新闻实践活动。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 发生的事实
时效性
新鲜感、 新鲜感、时代感
真实性 客观性、表态性 客观性、
真实感、 真实感、分寸感 导向性 (社会性) 社会性)
心理 生理 生理 心理
播音语言: 播音语言:
阅读→思维→语言→传送→ 收听→ 阅读→思维→语言→传送→ 收听→思维 生理 心理 生理 物理 生理 心理
生活言语
完整和相对封闭的系统; 完整和相对封闭的系统;
播音言语
相对不完整的开放的系统
获得反馈 ↗说→听↘ 思维 思维 ↖听←说↙
单向交流 ↗ 说→听↘ 思维 思维 对象感↖ 对象感↖听←说↙ 反馈
客体{
(符号系统) 符号系统)
感受听、观众的存在 感受听、 听众、观众{ 与听、观众在感情上、 听众、观众{ 与听、观众在感情上、 语言上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