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
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混凝土施工
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为加强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拌和与浇注质量管理,积极开展落实“两创三比”活动,进一步促进工程建设质量再上新台阶,争创精细优质典型工程,合理控制工期,提高投资效益及施工管理水平,完善施工监理制度,特制定本细则。
一、混凝土拌和
一)混凝土拌和站建设
1、场地硬化
拌和站所用场地应进行整平碾压,必要时需回填垫高后用混凝土进行场地硬化,硬化厚度不小于10cm,同时确保场地排水畅通。
对拌合楼及水泥罐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
2、料仓
砂石料仓应用砖块或石块砌筑分隔墙。
分隔墙高度不得低于 1.5m,确保相邻两个料仓不窜料。
分隔墙应有足够的宽度和强度,以防止砂石料侧向压力而挤坏。
砂石材料严禁后进场未检验合格就施工的现象。
相同规格材料分开堆放或设置两个料仓,并且明确标识已检区和待检区,材料必须等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料仓容量须满足施工要求,防止出现因备料不足而停工待料现象。
细集料仓需搭设防雨大棚,防止集料含水量出现较大波动,造成砼塌落度难以控制。
3、水泥罐
每台拌和机应配备三个及以上密封良好的水泥罐,水泥罐容量需满足三日以上施工用量需求。
4、拌和机
1)拌和机各种材料称重必须采用计重秤,不得使用流量控制装置。
2)拌和机调试后,应及时进行标定,标定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标定合格后应将合格证和检定证书复印件张贴在控制室内醒目位置。
3)配料机料斗应用钢板分隔并保证一定的高度,以防止窜料。
4)根据施工需求,设置蓄水池,确保混凝土拌和用水。
5)站内应设有外加粉剂库房,外加剂库房要做好防潮措施,确保外加剂不结块。
水剂外加剂应有专门存放地点并做好防晒、防冻措施。
6)站内需设有试验室和养护室,配置砂石料含水量试验仪器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仪,对坍落度小于70mm的混凝土,还应配备磁吸式振动台。
5、标志标牌
所有水泥灌、砂石料仓、混凝土罐车须编号、标识,进场材料应插有标牌,标识材料进场日期及材料状态。
拌和楼控制室和试验室张挂配合比标牌,注明砂石料含水量、试验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及日期等。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1、料源的确定
砂石材料应进行实地考察,选择生产条件好、质量稳定可靠且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厂家。
水泥厂家严格按照市高指准入的厂家范围选择。
材料供应合同条款中,应将材料质量放在首位,切勿因材料价格而影响材料质量。
2、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对于同一料源的材料应按照建设局制定的《江苏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标准》的要求至少进行一次全套试验(现场无法完成的应委托试验),合格后方可申请开工报告。
工程材料(含半成品、成品)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承包人在材料订购或自采加工之前,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必要时应附有材料样品及其材质和使用的有关说明。
工程材料必须在省、市高指准入范围内,严禁擅自使用其它材料代替。
所用材料均应按规定进行自检、抽检试验,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未经批准不得使用任何替代材料。
2、1水泥
2、1、1基本要求
1)所用水泥必须符合GB175-2007标准。
2)所用水泥宜使用准入厂家范围内同一厂商生产的水泥。
3)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4)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每批水泥的清单,说明水泥厂家名称、种类及数量,以及厂商的试验证明,证明该批水泥已经试验分析,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5)水泥进场后,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同时对水泥进行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水泥。
6)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运时应做好防潮措施,堆放垛高不宜超过10袋。
不同日期出厂的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品种水泥应分别堆放。
7)水泥进场检验合格后应尽快使用,水泥由于受潮或其它原因发生变质,应立即清除出场。
水泥存放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检结果使用。
2、1、2检测频率
在同一时间交付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批号水泥每200t或以下检测一次。
每批次水泥承包人须自检并及时将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按自检频率的20%进行抽检。
水泥待安定性和3d强度等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1、3水泥留样
水泥试验后应对水泥样品进行留样,留样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不与水泥发生反应,留样标识应标有编号、取样时间、地点、取样人、留样时间等。
留样时间不少于一个月。
2、2细集料
2、2、1 基本要求
1)细集料应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不宜使用海砂。
2)一般混凝土宜使用中粗砂,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2.6。
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3)级配要求。
砂的分区及级配范围
4)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要求
2、2、2检测频率
同一粒径等级、同一塘口的细集料每400t 或以下检验一次。
每批次须承包人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按自检频率的20%进行抽检。
每批次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3粗集料
2、3、1 基本要求
1)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结构物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间距的3/4;泵送混凝土的粗集料最大粒径,对碎石还不应超过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不应超过输送管内径的1/2.5。
2)颗粒级配要求。
粗集料级配范围
3)各项指标要求。
2、3、2 检测频率
同一粒径等级、同一塘口的粗集料每1000t或以下检验一次。
每批次承包人须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按自检频率的20%进行抽检。
每批次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4水
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
2)不得使用海水、沼泽水、泥碳地的水、工厂废水以及含矿物质较多的硬水。
3)水应定期检测,地表水每半年检测一次,雨季和水质发生变化时加大检测频率并及时送检。
施工过程中须经常观测水质情况,如水质发生变化,待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可饮用水使用时可不经试验。
建议使用可饮用水。
混凝土拌和用水质量要求
2、5外加剂
2、5、1 基本要求
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分析、试验来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外加剂的性能必须稳定可靠。
2)所采用的外加剂,其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要求,并附有有关部门的检验合格证明、厂家质保书及产品说明书。
外加剂在运
输和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3)预应力混凝土所用外加剂不宜使用含引气剂成分,掺外加剂的预应力混凝土应通过含气量试验,且不得超过相关规范要求。
4)使用外加剂必须通过试验检验其对水泥的相容性、坍落度损失及对结构物外观质量的影响等,以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5)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6)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液体外加剂应放置阴凉干燥处,防止日晒、受冻。
7)质量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