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措施
摘要:在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及管理
措施,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效果,实现高效、集中、系统地
管理模式,从而优化工程管理流程。
文章针对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提
出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的精细化
要求,以期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实现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应用需要贯穿整个工程,划分好责任及岗位意识,对
每项工作的程序及步骤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在施工管理
环节需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培养全员的工匠精神,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1.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1.1 确定位置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设备位置的摆放,需结合现场地质地形、环境要
求及工程实际情况,在高速公路一处的匝道旁设立混凝土拌合站,并在拌合站配
置相关设施,可以选用潜水泵进行抽水,从而保证生产及生活用水。
施工设备位
置的选择要遵循地势平坦、远离居民区及崩塌滑坡区、而且没有不良地质灾害发
生的位置。
1.2 场地布置
在拌合站内布置搅拌机组、砂石料场、库房、实验室(含标养室)、办公室及职工宿舍等基础设施,为了保证设备应用及工作人员休息,可以在各个
区域之间设立砖墙进行阻隔。
结合工程规范合理计算拌合站避雷针数量,根据设
备区域规模安装避雷针,在醒目的位置悬挂安全标语,特别注意在搅拌主机的立
柱位置需要粘贴反光纸。
1.3 场地建设
场内建筑:拌合站4面立墙一定要全包围并且封闭;针对办公区,
常驻办公人员较多,需要对临时建筑进行加固处理,可以采用10cm厚的C15混
凝土进行硬化操作;在生产建设区以及砂石材料堆放区,需要提前设计好通道,
方便人员及机械车辆通过,为了保证通道平整度,需在表面铺筑20cm厚度的混
凝土。
场内设备;(1)拌合站内的水泥罐设备摆放前,采用C20混凝土进
行扩大操作,并铺设接地网,从而连接起楼梯及粉仓,最好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
对接地网进行设置;(2)将场地内所有罐体均喷绘施工单位字样,字体及大小
应合理,保证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识别;(3)安装并设计信号管理系统,将混
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系统与控制室的通讯系统相连接,保证信号传输效率;(4)对骨料给料仓、水泥仓等危险作业区设置安全防护栏,特别是传动系统在
外部的设备,需要针对危险部位安装检修保证装置;(5)在拌合站附近设置排
水系统,以便可以及时排出积水,避免对施工环节造成影响。
2.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2.1 进场管理
材料进场环节需做好验收工作,保证一批材料的规格型号一致,而
且生产工艺及批次要一致,特别是钢筋、钢绞线、型钢等材料,要严格遵循进场
流程,出示合格证明,并由多方审查人员进行审核登记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2 存放管理
高速公路施工对材料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存放工作一定要科学严谨,区分好原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半成品、成品堆放区,并在相应的位置设置好醒
目的标牌,标牌需标注好型号、规格、厂家、进场时间、检验人员等信息。
根据
材料的性质进行不同的存放管理,钢材需要储存在仓库或者防雨棚中,避免生锈,而且需对地面进行垫高操作,高度应控制在0.3m以上,而且禁止接触酸、盐、
油类材料。
2.3 使用管理
材料使用前,需要对物理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延伸率、可焊性、
弹性模量、松弛率等性能指标进行试验,如果试验结果对比工程要求后存在不合
格现象,需要及时返厂更换,严禁将有问题的材料或者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应用到
高速公路施工环节。
3.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的精细化措施
3.1 清理场地
高速公路在进行路基建设时会产生一定的工程垃圾,因此需在挖方
施工前清理好工程垃圾、有机残渣及草皮根系,清理草皮时需注意将地面100~300m范围内的草皮均清理干净,清理后的杂物统一堆放进行二次利用,不可随意
丢弃、破坏生态环境。
3.2 路基挖方
施工管理过程的精细化要求各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严格依照工程标准
来执行,遵循“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的原则,而且开挖过程控制好
边坡稳定,结合实际清理设计边坡加固方案。
路基上一层开挖完成后,进行深挖
施工,要实施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而且需要确定好分层处的最大松铺厚度,并将作业面按照施工步骤划分为进料区、碾压区、检测区及整形区,根据每
一区的施工特点开展管理工作。
3.3 回填
高速公路回填施工需要分层进行,避免进行倾填,每一层的最大压
实度需在20cm以内,根据压实机械型号的不同,来设定具体的压实度,注意在
回填前,需要结合压实方式,用油漆在台背标记出每一层的松铺厚度。
4.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的精细化措施
为了达到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目标,需要在高速公路涵洞基础开挖前,在边坡施工处设置出临时的排水设施,设置区域在边坡线外侧的1~1.5m之间,
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及地表水浸泡基底,从而造成坍塌现象;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及实际地形,进行实际的放样测量,并在涵洞中间处放置中心桩,完成以上操作后绘制涵洞纵横断面图,从而确保涵洞几何尺寸及位置与设计图纸一致;在进行涵洞砌体施工时,需将砌块错开排列,错开处距离要小于8cm;砌体材料配制时需严格控制砂浆拌合比例,保证成品砂浆状态饱满;进行施工缝处理时,为了提升工程质量,灰缝全部采用凹缝设计,能够保证砌体的表面平整;控制好高速公路施工中沉降缝及施工缝,要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内部检验,合格后交予监理人员进行验收,经批准后才可进行回填施工。
5.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5.1 防护棚洞支架布置
在进行匝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为提升工程安全,需采用防护棚洞支架技术,先搭设碗口脚手架,并设置出两处支架排架,使其分别立于两侧路肩上,配合使用3m长及2m长的立杆,布置成3排,其中纵横向的间距为0.5m、横杆的布距为1.2m,一共需要4道,应用6m钢管做成十字支架对支撑排架进行固定,十字支架再用碗口及支架进行加固。
5.2 防护棚洞顶棚布置
顶棚处需要设置2层,2层之间间距为60cm,底层采用竹胶板,顶层配合竹胶板及铁皮,铺筑区域需要大于公路施工段1.5m,参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规范,路肩在施工过程中需保持道路通畅,注意在施工前400m处设立标牌,起到警示作用。
6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现场环境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所有环境指标均要符合环境部门要求,做到文明施工,尽量降低对周围自然环境及植被的破坏,实现施工质量及生态环境的平衡,如施工环节产生粉尘、噪音、振动、废水废料,需要严格遵照指导标准要求进行处理,减少工程建设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维护施工现场
及周围环境。
在施工过程要主动进行环境保护,如需临时占用场地,需要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路面原貌,并保证通电、通水。
结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的高水平管理能够指导施工过程、完善施工技术应用、保证人员及财产安全,因此精细化管理逐渐被人们重视,并且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而且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蓓.新时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精细化管理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22(8):3.
[2]薛启东.精细化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3):2.
[3]梁茂飞.关于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速公路工程监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