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囊癌护理

胆囊癌护理

胆囊癌护理常规
一、消化科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进行有效的沟通疏导,使病人正确面对生活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及时、准确地完成对病人的入院评估、护理问题、护理计划、护理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价。

4.严密观察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大小便等,准确判断出血量,及时发现休克征象,纠正循环衰竭。

呕吐者记录呕吐次数、性质、颜色、量、气味,有无隔夜宿食。

腹痛、腹胀者,观察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注意大便次数、形状、性质、颜色、气味及量,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5.危重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恢复期或出血停止后适当活动。

6.进行电子胃镜、胶囊内镜、结肠镜、全消化道气钡造影检查,腹腔穿刺,肝、脾穿刺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7.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定时、定量规律进餐,少食或忌食生冷、刺激性及油腻食物。

8.依据病情及药物性质不同,指导病人正确服用各种药物。

9.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工作。

强调饮食规律和戒烟戒酒的意义,说明保持良好情绪对消化系疾病的重要性。

指导慢性病病人掌握复诊的时间及指征。

二、消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胆囊癌】
1.按消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及预后都有着重要关系。

3.饮食护理
3.1胆囊癌病人因胆汁排泄不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对脂肪性食物更难消
化的病人常表现纳呆、食少、腹胀、大便不调。

3.2选择易消化吸收并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食物,禁烟酒,多饮开水。

4.病情观察
4.1皮肤瘙痒可出现在黄疸出现的前或后,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心动过速、出血倾向、精神萎顿、乏力和脂肪泻、腹胀等,皮肤瘙痒是因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刺激皮肤末稍神经而致
4.2、腹痛半数左右的胆囊癌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胆囊癌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

腹痛一开始,有类似胆石症、胆囊炎。

据临床观察,胆管癌发病仅 3 个月,便可出现腹痛和黄疸
4.3、黄疸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病人黄疸呈波动性。

4.4、伴随着黄疸、腹痛等胆囊癌症状,还会有诸如恶心、呕吐、消瘦、尿色深黄,如酱油或浓茶样,大便色浅黄甚至陶土色等,晚期肿瘤溃破时,可出现胆道出血时可有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甚者可出现贫血;有肝转移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硬化等症象
5.健康教育
5.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不要吃得过快:要让食物充分咀嚼;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消化不良,暴饮暴食有时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胃穿孔等严重疾患;不要边读(玩)边吃:避免阅读或玩时大量血液供脑,供胃肠消化吸收的血液相对减少,影响消化吸收,易致慢性胃病;不要常吃零食:常吃零食,会破坏胃消化酶分泌的正常规律,使胃得不到正常合理的休息,容易“积劳成疾”;不要贪吃冷食:尤其在夏天边喝冷饮边吃东西,会降低
胃的温度,使胃的抗病能力下降;不要烟酒过度:吸烟可增加溃疡病和胃癌的发病率。

饮酒过度,则可损伤胃粘膜,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不要食物过辣:经常进食辛辣食品,可刺激胃粘膜充血,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胃炎。

5.2自我监测:治病不如防病,积极治疗不如早期发现。

如您有下列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去就诊。

5.2.1 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热感、食物反流。

说明可能患有食管疾病。

5.2.2 上腹部不适、灼热感、疼痛、厌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或黑便等。

说明可能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

5.2.3 脐周疼痛、腹胀和腹泻、消化功能障碍、营养不良。

说明患有小肠疾病。

5.2.4 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腹泻或便秘、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习惯改变等。

说明可能患有结肠疾病。

5.2.5 肝区不适或疼痛、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门脉高压、营养代谢障碍。

说明可能患有肝脏疾病。

5.2.6 有上腹绞痛和黄疸。

说明可能患有胆道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