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标投标书)

技术标投标书)

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施工机械设备投入第三章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其保证措施第四章材料(周转材料)投入计划第五章管理人员投入第六章施工技术方案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第八章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九章技术难点及相应解决方案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管理网络图(见附页)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见附页)三、工序衔接合理,关键节点控制可行㈠、施工主工序本工程由1#机采棉预处理车间和2#锅炉房工程组成,为按期完工,本工程的主工序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1#土方开挖→1#砼独基条基施工→1#砖基础→1#立面防潮层施工→1#土方回填→1#1.2米以上砖砌体→1#钢柱钢梁安装→1#钢架檩条安装→1#垂直水平支撑安装→1#涂刷防火涂→1#墙面板、屋面板安装→1#墙面抹灰→1#地面台阶散水施工→1#墙面乳胶漆门窗玻璃→2#墙面乳胶漆门窗玻璃→现场清理预验→竣工验收㈡、关键节点控制措施第二章施工机械设备投入一、施工机械投入与施工季度计划相呼应且能满足工序衔接的要求。

进入施工现场后编制施工机械设备投入需要计划,在施工中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调整机械用量,以满足工序衔接的要求。

机械设备进场按施工进度计划,陆续进场。

㈠、施工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1、施工设备使用保养责任制(1)实行人机固定,设专职机械维修工一名,负责施工现场内机械的维修及保养工作,对机械设备实行专人管理。

(2)爱护机械设备,管好原机零部件、附属设备和随机工具,执行保养规程。

(3)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好运转记录。

㈡、实行操作证制度(1)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确认合格者发给操作证,持证上岗。

(2)对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严格把关,严禁无上岗证人员操作机械;㈢、严格执行技术规定(1)凡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必须测定其技术性能、工作性能和按全性能,确认合格后才能验收投产使用。

(2)遵守走合格期的使用规定,防止机件早期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和修理周期。

(3)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按平面布置规划固定点存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及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4)施工用电线路、用电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符合国家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设备安装完毕,经安全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㈣、合理组织机械施工(1)安排好机械施工计划,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的维修时间,合理组织实施、调配。

(2)组织机械设备流水施工和综合利用,提高单机效率。

(3)加强机械设备安全作业,作业前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交底,严禁违章作业和机械带病作业。

(4)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在用的搅拌机、砂浆机旁必须设有沉淀池,不得将浆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等处。

㈤、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包括原始技术文件,交接、运转和维修记录,事故分析和技术改造资料等。

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1)由操作人员每日(班)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进行例行保养。

(2)机械设备运转到规定的保养定额工时时,停机进行定期保养。

(3)按机械预检修计划进行中修和大修。

二、施工机械搭配周全合理1、施工机械及设备投入计划2、机械设备管理⑴、为了提高质量及生产效益,必须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①、根据施工的需用量,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使用费、能源耗费量、占用人员、安全性、服务期多少、完好性和维修难易程度,安拆用的难易和灵活性,对气候适应性,合理的选择机械设备。

②、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入库及出库记录,利用率和完好性情况。

③、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实行专机专人、培养机务人员,持证上岗,搞好机械设备的综合利用,建立设备档案制度,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益与个人经济利益联系起来。

④、加强设备的例行保养和强制保养,保证机械设备有一个良好的技术状态。

⑤、做好机械设备的预检、大修、中修、和零星小修,以保证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第三章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其保证措施一、调配投入计划合理劳动力投入由公司劳务公司选择合格劳务工,并对其进行培训后分配到项目部,在劳务公司的监督下由项目部与劳务工签订劳务用工合同。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需要和劳动力需求,可随时和劳务公司联系增减劳务工,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劳动力安排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呼应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1、对于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2、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为职工的衣、食、住、行、医等予全面考虑,认真落实,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的积极性,奖罚分明、责任到人、确保工资按时发放,以人为本、全面管理,树立形象。

3、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施工进度计划及实际情况,我公司派出本公司最优秀的承建的劳务队伍进驻现场,进行入场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入场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我们将保证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不受季节的影响。

2、劳动力用量计划3、保证措施⑴、要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与每一位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⑵、要有技术过硬的操作工人来作业,要求特殊工种必须要有特种工操作证,技术工种也必须持证上岗。

⑶、资金保障,按月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向甲方交纳民工工资保证金。

第四章材料(周转材料)投入计划一、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呼应且满足施工需要1、材料的调度管理⑴、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应对各种材料存量登记清楚,并预计出未来数天内对材料的需求量,及时给予调配,保证供给,禁止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同时要注意保持工地整洁,切勿使材料乱置于现场,需要控制材料进场时间,对进场材料应设置工地材料库房。

⑵、本工程所需的工程材料,由项目经理部严格按照物资采购程序来操作,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

⑶、根据工程项目经理部提出的物资采购计划,选择多家合格供货方,通过对其材料规格、性能、服务及价格等多方面考察或试验后,确定长期稳定的供货方。

⑷、装修阶段对所有的装饰材料均实行样板制,在多家供应商中通过综合评定,选定合格样品。

各种样板必须通过业主、监理及设计院的认可并签字。

项目经理部最后根据各方确认的样板与供货方签定供货合同,材料员则根据样板及合同中提供的质量标准来进行物资的进场检验和验收。

必须严格按照物资验收程序,不合格物资严禁进场使用。

工程所需材料、设备均需征求业主和监理的批准后方可计划购买。

同时,请业主和监理单位派人参与材料采购和运输全过程,参与材料采购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2、材料、构配件使用、管理制度⑴、材料进场验收制度①、对进场材料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堆放或码放。

②、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向监理工程师报验、见证取样试验或提交检测报告,杜绝不合格材料、设备的使用。

③、对原材料、构配件进行严格管理,并保证其可追溯性,实施定额管理。

对进场的材料、机具和设备进行核对、检查、验收,并建立完备的检验制度和必要的手续。

④、对设备能源实施控制,按规定进行维修和保养。

⑵、材料储存与保管制度①、进库的材料须验收后入库,并建立台帐。

②对材料要做到日清、月结、定期盘点、帐物相符。

⑶、材料领发管理制度①、严格限额领发料制度,坚持节约预扣,余料退库。

收发料具要及时入帐上卡,手续齐全。

②、施工设施用料,以施工设施用料计划进行总控制,实行限额发料。

③、建立领、发料台帐,记录领、发料状况和节超状况。

⑷、材料使用监督管理制度①、现场材料管理责任者应对现场材料使用进行分工监督、检查。

②、是否做到工完料清,要求“谁做谁清,随做随清,操作环境清,工完场地清”。

③、每次检查都要做到情况有记录,原因有分析,明确责任,及时处理。

⑸、材料回收管理制度①、回收和利用废旧材料,要求实行交旧(废)领新、包装回收、修旧利废。

②、施工班组必须回收余料,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在领料单中登记扣除。

⑹、周转材料现场管理①、按工程量、施工方案编报需用计划。

做好场外和场内的运输组织工作。

工程所用的架材和模板,必须保证周转的需求量。

②、各种周转材料均应按规格分别整齐码放,垛间留有通道。

③、露天堆放的周转材料有规定限制高度,并有防水等防护措施。

④、零配件要装入容器保管,按合同发放,按退库验收标准回收、做好记录。

⑤、建立维修制度。

3、降低成本措施⑴、施工成本目标:精心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功效,缩短施工工期,实现微利。

⑵、技术措施①、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加工程收入。

抓好人工、材料预算,坚持按定额耗工、耗料,严格控制,杜绝抛撒浪费。

②、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土方均衡,节约二次运土费。

加强施工管理。

做好模板的设计,合理使用模板规格,注意方便拆装、使用脱模剂,增加周转次数,节约模板费用。

③、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大搞一次成优,减少返工损失,提高主体质量,减少抹灰厚度。

④、加强劳动工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组织流水施工,减少周转工具投入量,并减少窝工损失。

⑤、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

合理使用机械,提高效率,减少磨损,减少机械费。

⑥、加强材料管理,节约材料费用。

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要严格验收质量、数量,杜绝伪劣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加强现场管理,减少材料、构件二次倒运。

及时清理落地灰,经过筛搅拌再使用。

4、材料(周转材料)投入计划主要周转材料需用量计划二、调配投入计划合理⑴、加强材料管理,各种材料按计划发放,对工地的材料按实收数,签证单据。

⑵、材料员按工程进度,安排好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减少二次搬运工作。

⑶、合理组织施工,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技术人员坚守岗位,以保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的正确落实,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浪费。

⑷、建立和完善材料采购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定人、定岗、定责、制定考核办法。

⑸、建立计划采购供应制度,严禁盲目采购。

⑹、制定材料消耗储存额,做到材料有计划的采购,库房有计划的发料。

⑺、用经济手段做好材料管理,签定材料管理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材料节奖超罚制度。

⑻、搞好限额领料工作,按照《限额领料方法》和《限额领料考评标准》的要求认真落实,严格做到“先算后干”。

⑼、主要材料由分公司和项目部统计汇总后,上报总公司生产科审批,然后根据工程进度分批进所需材料。

第五章管理人员投入一、项目管理人员针对工程实际配置合理根据工程计划工期和工程进度要求及时合理配置项目管理人员,具体人员配置见下表,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如下:㈠、技术部门1、做好施工与设计的结合工作⑴、由公司技术部门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

⑵、通过学习,熟悉图纸的内容,了解设计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⑶、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熟悉和掌握图纸中细节。

⑷、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