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鼻子
活动二:出示缉毒犬的工作图片,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老师补充:缉毒犬从小被训练的对毒品很敏感,他们灵敏的鼻子能帮助缉毒战士发现贩毒分子隐藏的毒品。补充缉毒的小故事和毒品的危害。不要尝试吸毒。
活动三:出示第三张图片。这只狗在干什么?
教师补充:动物有个本能,就是在食物丰富的时候就收藏一些。狗也这样,他们在秋天时藏起一些食物,冬天食物匮乏时会去找出来吃。补充《狼图腾》里狼存黄羊的故事。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设计人:
课题
动物的鼻子
课时
1
教案
序号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狗的鼻子的特点和作用。
2、知道不通动物的鼻子的特殊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活动,了解鼻子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参与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学会团结合作。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鼻子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学生分享自家狗狗藏东西的趣事。
继续介绍骆驼和其他动物鼻子的作用。
三、拓展活动。
了解是靠什么闻气味的。
四、作业
完成活动手册上的题目
二次备课
板
书设计ຫໍສະໝຸດ 《动物的鼻子》教后反思
课前准备
展台、相关图片。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找一找动物的鼻子。
二、探究活动
老师:狗是我们最熟悉的动物,它的鼻子可以做哪些事情?
学生:可以闻气味。
活动一:出示搜救犬的图片,问:谁知道这只狗在干啥?
学生讲解搜救的过程。
教师补充: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成片的房屋倒塌,有的人被埋在地下,有的人死了,有的人在建筑物的空隙里没有被砸死,救援的人看不到,搜救犬可以及时发现还活着的人,告诉搜救队员,及时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