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理工大学核辐射测量方法复习题(研究生师兄制作良心版)

成都理工大学核辐射测量方法复习题(研究生师兄制作良心版)

一、名词解释(每名词3分,共24分)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数目衰减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的期望值。

放射性活度:表征放射性核素特征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核素发生自发核转变数的期望值。

A=dN/dt。

射气系数: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岩石或矿石析出的射气量N1与同一时间间隔内该岩石或矿石中由衰变产生的全部射气量N2的比值,即η*= N1/N2×100%。

原子核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核,这种核的能级状态叫基态。

核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的从一个核素的原子核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并伴随放出射线的现象。

α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的放出α粒子而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成为α衰变衰变率: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几率。

轨道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了一个轨道电子,使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成中子并放出中微子的过程。

衰变常数:衰变常数是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速度的物理量,指原子核在某一特定状态下,经历核自发跃迁的概率。

线衰减系数:射线在物质中穿行单位距离时被吸收的几率。

质量衰减系数:射线穿过单位质量介质时被吸收的几率或衰减的强度,也是线衰减系数除以密度。

铀镭平衡常数:表示矿(岩)石中铀镭质量比值与平衡状态时铀镭质量比值之比。

吸收剂量:电力辐射授予某一点处单位质量物质的能量的期望值。

D=dE/dm,吸收剂量单位为戈瑞(Gy)。

平均电离能:在物质中产生一个离子对所需要的平均能量。

碰撞阻止本领: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在所经过的单位路程上,由于电离和激发而损失的平均能量。

核素: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平均寿命长的足以已被观察的一类原子粒子注量:进入单位立体球截面积的粒子数目。

粒子注量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粒子注量的增量能注量:在空间某一点处,射入以该点为中心的小球体内的所有的粒子能量总和除以该球的截面积能注量率: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立体球截面积的粒子能量总和比释动能:不带电电离粒子在质量为dm的某一物质内释放出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剂量当量:某点处的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加权求和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照射量:X=dq/dm,以X射线或γ射线产出电离本领而做出的一种量度照射量率: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内γ射线在空间一体积元中产生的电荷。

剂量当量指数:全身均匀照射的年剂量的极限值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质量数和相同原子序数而半衰期有明显差别的核素平均寿命:放射性原子核平均生存的时间.与衰变常熟互为倒数。

电离能量损耗率: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所经过的单位路程上,由于电离和激发而损失的平均能量平衡含量铀:达到放射性平衡时的铀含量分辨时间: 两个相邻脉冲之间最短时间间隔康普顿边:发生康普顿散射时,当康普顿散射角为一百八十度时所形成的边康普顿坪:当康普顿散射角为零到一百八十度时所形成的平台累计效应:指y光子在介质中通过多次相互作用所引起的y光子能量吸收边缘效应: 次级电子产生靠近晶体边缘,他可能益处晶体以致部分动能损失在晶体外,所引起的脉冲幅度减小和峰效应: 两哥y光子同时被探测器晶体吸收产生幅度更大的脉冲,其对应能量为两个光子能量之和双逃逸峰:指两个湮没光子不再进行相互作用就从探测器逃出去响应函数: 探测器输出的脉冲幅度与入射γ射线能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能量分辨率: 表征γ射线谱仪对能量相近的γ射线分辨本领的参数探测效率:表征γ射线照射量率与探测器输出脉冲1. 峰总比:全能峰的脉冲数与全谱下的脉冲数之比峰康比:全能峰中心道最大计数与康普顿坪内平均计数之比峰总比:全能峰内的脉冲数与全谱下的脉冲数之比入射本征效率:指全谱下总脉冲数与射到晶体上的y 光子数之比本征峰效率:全能峰内脉冲数与射到晶体上y 光子数之比源探测效率:全谱下总计数率与放射源的y 光子发射率之比源峰探测效率:全能峰内脉冲数与放射源y 光子发射率之比光电吸收系数:光子发生光电效应吸收几率光电截面:一个入射光子单位面积上的一个靶原子发生光电效应的几率原子核基态:原子核最低能量状态轫致辐射:高速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与库仑场作用而减速或加速时伴生的电磁辐射。

俄歇电子:在原子壳层中产生电子空穴后处于高能级的电子和跃迁到这一层,同时释放能量,当释放的能量传递到另一层的一个电子,这个嗲你脱离原子而发射出来,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二、 填空(每空0.5分,共9分)1. 天然放射性钍系列的起始核素是 238U 其半衰期是 4.468×109a2. 天然放射性铀系列的起始核素是 232T 其半衰期是 1.41×1010a 3. 铀系、钍系和锕铀系中的气态核素分别是 222Rn 、220Rn 和 219Rn ;其半衰期分别是 3.825d 、 54.5s 和 3.96s 。

4. α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 电离 和 激发 。

5. 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方式主要有 电离与激发 、 轫致辐射 和 弹性散射 。

6. 天然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 光电效应 、 康普顿效应 和 电子对效应7. β衰变的三种形式是 β-衰变 、 β+衰变 和 轨道电子俘获 。

8. 形成电子对效应的入射光子能量应大于 1.02 MeV 。

9. 用γ能谱测定铀、钍、钾含量,一般选择的γ辐射体是214Bi 、 208Tl 和 40K;其γ光子的能量分别是 1.76MeV 、 2.62MeV 和 1.46MeV 。

10. β-衰变的实质是母核中的一个 中子 转变为 质子 。

11. β+ 衰变的实质是母核中的一个 质子 转变为 中子 。

12. 轨道电子俘获的实质是母核中的一个 质子 转变为 中子 。

13. 半衰期与平均寿命的关系是2/144.11T ≈=λι 14. 半衰期与衰变常数的关系是λλ693.021ln 2/1=-=T 15. 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 氦原子核 。

16. 天然γ射线的最大能量是 2.62 MeV 。

17. 天然α射线在空气中的最大射程是 8.62cm 。

18. 铀系气态核素是 222Rn ;其半衰期是 3.825d 。

19. 中子按照能量可以大致分为 慢中子 、 中能中子 和 快中子 三类。

20. γ射线谱仪的性能指标中表征γ能谱仪能量分辨本领的参量是 半高宽度(FWHM ) 。

21. 放射性活度的单位为: Bq ;照射量率的单位为: C/kg*s ;能注量率的单位为 W/m 2 。

22. 描述带电粒子束大小的物理量及其单位是 照射量率 和 C ∕(kg ﹒s )23.钴60伽玛射线源放出两种伽玛射线的能量是1.33Mev和 1.17Mev四、论述题24.β衰变放出的β粒子的能谱,为什么是连续谱。

母核经β衰变所释放出的能量被子核、β粒子及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带走。

由于三个粒子发射方向所成角度是任意的,所以他们带走的能量也是不固定的。

故β粒子的能谱是连续的。

25.试画出Cs-137的衰变纲图。

26.试画出Co-60的衰变纲图。

27.试画出K-40的衰变纲图。

28.什么是放射性“谱平衡”。

当伽马射线穿透物质的时候,当物质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射线谱线的成分不再随物质厚度的增加而改变,射线谱成分大体一致,各能量之间相对组分大致不变29.什么是“小探测器”是指探测器的体积小于初始γ射线与吸收材料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次级γ辐射的平均自由程;30.简述照射量的物理概念及其与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

答:Χ=dQ/dmdt,D=dE/dm。

Χ:通过某点无源γ射线强度穿过一定通量的γ射线对空气体积元的作用。

D:一定辐射量在吸收物质中产生的化学和物理效应。

Χ的作用范围广于D的作用范围。

31.什么是放射性平衡。

当衰变的时间足够长时,母核与子核的数目之比和活度之比趋向一个常数,子体以母核的半衰期衰减,这时称达到放射性平衡32.什么是放射性暂时平衡。

如果母核的半衰期不是很长,平衡时间只能维持在有限时间,当母核全部衰变完成以后,放射性平衡将不复存在,称此时为放射性暂时平衡33.试解释散射射线照射量率与散射体原子序数Z的关系曲线。

随着原子序数增大,散射射线的照射量率逐渐降低,轻物质的散射饱和厚度较大,重物质的饱和厚度较小34.简述引起伽玛射线仪器谱复杂化的主要因素?累积效应和峰效应特征X射线逃逸边缘效应35.简述在伽玛射线谱上来自探测器外的主要干扰辐射?特征X射线峰散射辐射和反散射峰湮没辐射峰韧致辐射的影响36.简述我国对放射源的分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放射源类型分为五类。

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一小时可以致死。

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死。

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几小时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可以致死。

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上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伤害,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此类源可造成可修复的临时性损伤。

Ⅴ类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37.简述产用的闪烁探测器,α、β、γ射线分别用哪种闪烁体探测器比较合适?ZnS(Ag)闪烁体塑料、液体闪烁体 NaI(Tl)38.简述电离型探测器和闪烁型探测器的区别。

电离探测器是通过收集射线在气体中的电离电荷来测量核辐射。

闪烁探测器是通过带电粒子打在闪烁体上,使原子分子等发生电离激发,在退激过程中发光,利用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可测电信号来测量核辐射39.在小立体角带电粒子测量中对总探测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哪些?40.在带电粒子测量4π计数法中总探测效率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1.源探测效率εs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1、为去除噪声脉冲,仪器设置一定的甄别阈,这将去除一小部分幅度小的γ脉冲。

2、射线打在晶体外壳,反射层等物质不可避免的发生散射,散射射线的存在,这会对计数产生干扰3、特征X射线或韧致辐射的干扰42.探测器固有能量分辨率的理论数学表达式,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3.全能峰是怎么形成的?44.简述NaI(Tl)探测器的特征X射线逃逸以及对谱线的影响。

解答:当γ光子在晶体内发生光电效应时,原子的相应壳层上将留一空位,当外层电子补入时,会有特征X射线或俄歇电子发出(3分)。

若光电效应发生在靠近晶体表面处时,则改特征X射线有可能逃逸出探测晶体,使入射光子在晶体内沉淀的能量小于光子能量,光子能量与在晶体内沉淀能量即差为特征X射线能量(2分)。

因此,使用Na(Tl)晶体做探测器时,碘原子K层特征射线能量为38keV,在测量的γ谱线上将会出一个能量比入射γ射线能量小28keV 的碘特征射线逃逸峰(2分)。

随着入射射线能量增加和探测晶体体积的增大,NaI(Tl)探测器的特征X射线逃逸峰会逐渐消失。

(2分)45.画出γ能谱仪的基本框图,并说明各个部分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