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December2012 第23期总第273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3T o tal N o.273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李立群(长春市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117) 摘 要:在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了解与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开展创新服务的重要性,并提出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构建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几点建议,以期对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的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创新;移动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3—0119—02 近年来,信息、知识在整个社会中的需求度不断提高,使得生产、传输与提供此类服务的机构大量产生,并在不断竞争中完善自身的服务。
作为信息服务机构代表的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应用新技术、新媒体等工具开展服务大众需求的服务种类,加大对创新服务的投入力度,真正把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触角延伸至社会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知识时代的大背景下,通过创新服务增加公共图书馆的闪光点,巩固其文化服务的核心地位。
1 公共图书馆服务概述1852年,世界上第一个依据法令建立的公共图书馆在曼彻斯特成立,虽然没有丰富的藏书和健全的服务,但其诞生的伟大意义却影响了全世界,公共图书馆从此便在不断地完善中前行。
公共图书馆有着健全的体系结构和相关的管理系统,以美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为代表的管理模式相应的产生,推动着图书馆总体服务水平的提高[1]。
公共图书馆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4点: 对所有人开放; 提供免费服务; 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 依据相关法规建立与管理。
而公共图书馆最初的服务理念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免费、平等、开放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引导了正确的方向,信息主导机构的地位在日常的服务中逐渐被确立、巩固、提升。
公共图书馆在秉承传统服务理念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理念涵盖度,变被动为主动,开展各种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时代性、需求性、技术性等服务理念逐渐诞生,引导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不断提高。
在动态完善理念的指导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也在不断地创新。
时代要求的融入,公益、文化理念的指导,使得其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未间断过调整与更新的脚步,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及云服务等在公共图书馆的开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公共图书馆有着自身的体系结构和运营的原则,使得其不能像私营的信息服务机构那样不计成本与代价的去吸引信息用户,其公益性决定了在整个的服务与管理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增加,从而导致了一些新型服务的滞后,但这并不影响整体的效果。
公益性与服务性是公共图书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与传播渠道,这是其有如此广泛受众的决定因素。
2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2.1 在坚持公益性服务为主导的基础上引入商业竞争与运营理论公共图书馆自产生以来就以其公益性的形象立足于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多年来,公益性的管理机制在带给公共图书馆大量受众欢迎度的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暴露出许多缺陷:整体缺乏忧患与竞争意识,新技术、新思想引入缓慢等。
市场经济时代,竞争与管理的理念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被广泛的引入各机构中,公共图书馆更应在坚持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适当的引入符合本机构发展的先进运营理念,真正的置身于社会市场的大潮中,与各信息服务机构在不断的竞争中完善自身,把被动式的推出服务模式转换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主动提供服务模式,引入先进技术,融时代因素于服务中,争取更多受众的青睐与支持,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发挥文化导向机构的作用。
而图书馆公益性是一直要保持与发挥下去的,适当的引入竞争与运营理念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与必要性要求。
2.1.1 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与相关信息服务机构的交流和沟通。
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地开展与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交流活动,共同进行各种文化建设活动,在联系中取长补短,借鉴其良好的管理因素,在合作中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平台,将图书馆的管理纳入规范化的框架中,在秉承自身公益性的同时开展相关服务。
2.1.2 公共图书馆应引入市场评价机制。
公共图书・119・收稿日期:2012-10-12作者简介:李立群(1969-),女,馆员,1991年毕业于吉林省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现工作于吉林省长春市图书馆。
总第273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馆应对其馆员及开展的各项服务进行绩效评价,客观、科学的进行反馈,以此来促进公共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各种市场评价机制相继引入图书馆管理中,职能评价系统、L ibQUAL等是经试用较为有效的[2]。
适当的评价及反馈对图书馆馆员及各项服务的开展起到了监督与优化的作用,对公共图书馆整体机能的提高是极为有益的。
2.1.3 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引入优秀的机构运营机制。
公共图书馆应将自身视为一个经济运行体,对内对外都应建立相应的运营制约链条,各环节相互紧扣相互衔接,通过点带动部门最终带动整体能力的提高。
360度运营机制、统筹管理机制等都是近几年图书馆引入并良好实施的典范。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有机体,在秉承其公益性的基础上,更应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地融入竞争与运营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巩固其文化事业的导向地位。
2.2 重视基础服务的前提下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领域延伸服务就是要努力的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内容。
近些年,我国各地图书馆不断地在社区和农村建立图书室,甚至走出了市区,进入了一些偏远的山区。
特别是为了相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各地图书馆积极地开展面向农村的服务,免费的为农村赠送书籍和技术资料,还为农村创办图书馆,组织各类的读书活动。
1999年,在我国出现了社区图书馆的雏形,当时在我国一些大型城市中的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小区一同建立了社区图书馆。
而社区图书馆的出现正是公共图书馆的延伸和拓宽服务。
2002年,温州市建立了第一批、10余家社区图书馆。
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目前温州已经有18家社区图书馆,平均每个社区图书馆都有藏书2000余册,期刊、报纸20余种。
最高社区图书馆已经拥有藏书5万余册,每年借阅达4万余人次。
不仅如此,各地的社区图书馆每年还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和知识普及,为社区的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
目前在我国,乡镇及农村的文化事业比较薄弱,文化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农业知识的普及,公共图书馆在立足自身基础服务的前提下,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此是其文化包容特性的显示。
2.3 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条件下开展时代性的、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必然,大众文化的生活也随之变得充实与丰富多彩,不仅有宏观上的大众普遍化需求,也有微观上个性化需求,公共图书馆要想在新环境的背景下谋求更深远的发展,就必须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条件下,开展时代性的、个性化的特色服务。
2.3.1 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起来。
公共图书馆作为全国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应在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引导全民阅读内容的方向[4]。
目前,全国各省公共馆都开展了相应的阅读活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与社会影响力,有些突出的公共馆还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开展特色的文化阅读活动,青年读书日、老年阅读区等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2.3.2 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的开展与发展。
数字时代、移动时代,用户的需求不断深化,阅读时间也不断碎化,数字图书馆迎合大众的阅读需求,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立足点。
目前,各公共图书馆相继开展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将用户即时的需求精确的推送给用户,如吉林省图书馆开展的手机图书馆服务,可使得用户在跨地域的范围方便的获取自身的借阅信息和省馆的新书信息等。
未来,网络信息与图书馆馆藏信息的整合与提取是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延伸其服务的方向,相信以此公共图书馆将泛在化的存在于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更广泛的服务[5]。
2.3.3 个性化的订阅与推送服务。
新时代注重社会知识、个人知识的整合、运用。
宏观上大众需要的满足一直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导向;微观上用户个人的特殊化需求越来越受到相关信息服务机构的重视,RSS、个性化推送等服务的发展开启了图书馆技术平台个性化服务的先河。
公共图书馆除了推送用户个人信息需求内容外,还应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分析用户的潜在化信息需求,提供更加针对用户个人的信息服务。
3 结束语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不应间断创新的脚步,在秉承传统服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因素,适当的调整服务种类,争取更加广泛的受众。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开展竞争机制的运营模式;在知识时代的平台上,不断延伸服务的触角;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条件下,从微观入手,开展细致的个性化服务甚至一对一平台服务。
笔者相信,公共图书馆在新理念、新技术的指导下,定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群众的文化生活、祖国的文化建设事业描绘出最美的一笔。
[参考文献][1] 李勇文,张洪彬.保障文化权利提供信息服务——深圳市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功实践[J].图书馆,2006,(3):13~17.[2] 范并思.论加强公共图书馆问题研究[J].图书馆,2000,(6):25~28.[3] 王茜.推动服务创新,加快公共图书馆发展[J].图书馆,2008,(6):39~45.[4] 杨桂华.论知识经济社会中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5,(9):56~59. [5] 贺利娜,李源女原,田增山.基于J2EM和J2EE的手机图书馆研究与设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63~6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