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思考题(一)

微生物思考题(一)

微生思考题(一)一、微生物在生物六界中的地位?病毒界 原核生物界 真核生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植物界二.微生物的主要特点?1.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2.代谢旺盛,繁殖快速 3.适应性强,易变异 4.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三.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染色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 :(a)单球菌 (b)双球菌 (c)四联球菌 (d)八叠球菌(e)葡萄球菌 (f)链球菌杆状: (a)球杆菌 (b)单杆菌 (c)双杆菌 (d)链杆菌 螺旋状:(a) 螺菌 (b)螺旋体 (c)弧菌四.细菌细胞壁结构与功能?革兰氏染色机理如何区别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菌细胞壁结构革兰氏阳性菌特点:细胞壁厚度大,20~80 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革兰氏阴性菌特点:肽聚糖层很薄(仅2~3nm),在肽聚糖层外还有一个外膜,成分较复杂,个壁厚度较G+菌薄,机械强度较G+菌弱。

细胞壁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酶蛋白或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有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如内毒素),并与细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革兰氏染色机制G-: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少,交连程度低,网孔大.又由于有机物质含量高,乙醇溶解了脂类后,网孔更大.所以:结晶紫和碘易被从细胞中抽提出来,速度快,而呈复染沙黄的颜色-红色.G+: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网孔小,经乙醇脱水后,使网孔更小,结晶紫,碘不能被抽提出来,速度慢,而呈紫色.五.细胞内膜系统,细胞质及其内含物1.细胞内膜系统间体——细胞膜向内延伸或折叠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囊状结构.载色体——光合细菌的膜囊结构羧酶体——某些硫杆菌细胞内散布着由单层膜围成的多角体,其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2.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质(cytoplasm):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是进行物质代谢及合成核酸蛋白质的场所。

细胞质组成:水分(约80%)、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无机盐细胞内含物(inclusion body):储藏物、核糖体、羧酶体等。

1.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每个细菌约有1万个70S的核糖体,由30S和50S两个亚基组成。

2. 贮藏性颗粒:通常较大,为单层膜包围,营养物质过剩时积累,营养物质贫乏使动用。

①多糖(糖原和淀粉):碳源和能源贮藏物。

细菌在碳源过量而氮源限量的条件下生长是会大量积累糖原。

②聚β-羟丁酸(PHB):细菌所特有的一中折射的、单层膜包裹的大小变化很大的类脂颗粒,也是一种碳源和能源的贮藏物。

在碳源过量而氮源贫乏时积累。

相当于一般生物中的贮藏的中性脂肪。

③异染粒:是有些细菌的细胞内能引起碱性染料所染颜色发生改变的一种颗粒,是一种多聚磷酸盐颗粒,是磷酸盐(磷素)和能量的贮藏物。

常在核酸合成受阻时产生。

④元素硫颗粒:有些硫细菌能氧化H2S为硫,获得能量,并贮藏硫形成硫粒。

当外界硫缺乏时,将硫进一步氧化获得能量。

是硫素和能源的贮藏物⑤磁小体:细胞内Fe3O4结晶体颗粒,具有磁体性质,由一层含磷脂、蛋白质和糖蛋白的膜所包围,其主要功能为导向作用。

具有潜在的应用研究价值外界硫缺乏时,将硫进一步氧化获得能量。

是硫素和能源的贮藏物。

⑥气泡:有些水生细菌含有的,有许多小气囊组成的结构。

气囊壁为蛋白质。

能使细菌具有浮力,以利于细菌在适宜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的环境中生活。

六.细菌糖被的种类、组成及功能?糖被的种类:荚膜:粘液性物质较厚(约200nm),外面有明显界限、而且质地均匀,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属细胞构造的一部分。

微荚膜:粘液性物质较薄(<200nm),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

用血清学方法显示。

易被胰蛋白酶消化。

黏液层:黏液性物质,外面没有明显界限,从细胞壁到外面,逐渐稀疏,扩散到环境中。

区别:荚膜:与外界有界限,质地均匀,是细胞构造的一部分。

粘液层:与外界无界限,且由里向外逐渐稀疏,是细胞的分泌物。

糖被的主要成分:主要成分是:水、多糖或多肽少数菌糖被是由水和多肽组成,多数细菌糖被是由水和多糖组成。

糖被的功能:A、保护作用:保护病原菌不被吞噬,如白细胞,真核细胞等。

防止干燥:荚膜含水90%,可避免干燥的影响(防细胞失水),吸附阳离子:荚膜中含有-COOH。

如葡萄糖酸,可以吸附阳离子。

防止噬菌体的侵袭。

B、致病性强:保护病原菌不被白细胞,真核细胞等吞噬。

C、贮存养料:养料缺乏时,可分解糖和肽作为碳源及能量。

七.芽孢的结构和功能?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等。

了解芽孢的重要意义:芽孢的形成与否由该菌遗传特性决定•ⅰ、细菌的芽孢有助于细菌分类鉴定。

•ⅱ、作为灭菌的标准。

•ⅲ、芽孢细菌是强致病菌。

•iv、用于生产抗生素及利用芽孢保藏菌种。

八.芽孢怎样形成的及芽孢的抗热机制?轴丝形成芽孢抗热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DPA-Ca]高,含水量低,形成凝胶状结构。

芽孢衣非常致密,对阳离子、水的通透性差;皮层[DPA-Ca]高,渗透压高,原生质体失水,因而具抗热性。

九.放线菌菌丝形态和功能?高等的链霉菌属的菌丝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1)营养(基内)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主要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形成色素,较细0.8μm。

2)气生菌丝:二次菌丝,营养菌丝长到一定时期向空间生长的菌丝,较粗1-1.4μm,有的产生色素。

3)孢子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产孢丝,繁殖菌丝),孢子丝形状多样,孢子形态各异,可作为菌种鉴定和分类的依据。

十.古菌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特征比较?十一.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的特点?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生物学特性:①菌体多为球杆状;②具完整的细胞结构,有壁膜;③G-,不运动,无芽孢;④不能通过细菌过滤器(Q热除外);⑤专性细胞内寄生;⑥二分裂繁殖;⑦对理化因素抗性弱;⑧壁中有特异性抗原。

致病性:1)疾病(能使人患):流行性斑疹伤寒,Q热,姜虫热,战壕热等疾病。

2)媒介物:节肢动物(虱、蚤、蜱、螨)3)症状:发热,皮疹,中毒症状,血压下降,休克死亡。

支原体:曾被认为是整个生物界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型生物。

细胞多形,易变,呈球状或长短不一的丝状及分枝状。

支原体特点:1)相当小,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2)无细胞壁,对抑制壁合成抗生素不敏感3)“荷包蛋”菌落4)基因组小,0.6~1.1Mb5)二分裂和出芽繁殖6)体外培养的条件苛刻衣原体:有两种细胞形态,一种是宿主细胞外的形态, 称作原体,呈球状(直径小于0.4μm),有传染性;另一种是存在于宿主细胞的形态,称为始体或网状体,呈较大的球形(直径1~1.5μm)。

①有革兰氏阴性细菌特征的细胞壁,但缺肽聚糖;②有不完整的酶系统,尤其缺乏产能代谢的酶系统;③一般对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和药物都很敏感,但对青霉素不敏感,鹦鹉热衣原体对磺胺具有抗性;④生活方式严格的专性细胞内寄生。

在实验室中,衣原体可培养在鸡胚卵黄囊膜、小白鼠腹腔、组织培养细胞或HeLa细胞上;⑤有特殊的生活史和两种形态,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包涵体。

螺旋体:是一群形态构造和运动机理独特的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旋转周数在6环以上,菌体柔软,运动快速。

例:梅毒密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结构:原生质柱:呈螺旋状卷曲外包细胞膜和细胞壁,主体。

特点:细胞细长:0.1-3.0x3-500um。

螺旋状、极柔软、易弯曲、无鞭毛。

可弯曲扭动或蛇样运动。

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和动物体中,营二分裂方式繁殖。

十二.什么是真菌、酵母菌、霉菌、菌物?真菌:是指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一类微生物。

他们少为单细胞,多为多细胞,多数形成分枝状菌丝。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统称,是种习惯名称。

凡是单细胞世代时间较长的、常以出芽生殖无性生殖的低等真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统称。

凡是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小型真菌。

菌物:除真菌(主要)外,包括一些不宜归入动、植物,而又不同与一般的真菌的真核生物,粘菌、卵菌等。

我国学者的新建议。

十三.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俗称,分类学上分属于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

特征:1.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2. 多数营出芽生殖,有的裂殖;3. 能发酵糖类产能;4. 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5. 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十四.三种酵母菌的生活史的比较?生活史:1、单双倍体型:酿酒酵母在生活史中单倍体、二倍体阶段同样重要,均能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2、单倍体型:八孢裂殖酵母在生活史中单倍体阶段长,二倍体时间很短。

3、双倍体型:路德类酵母在生活史中二倍体阶段长,单倍体时间较短。

十五.霉菌的菌丝霉菌菌丝类型:1)营养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伸入基内的菌丝,行吸收养料之功能.2)气生菌丝:向空中生长的菌丝. 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分化成孕育(繁殖)菌丝.十六.霉菌的无性繁殖和无性孢子无性繁殖: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只通过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者营养菌丝的分化/切割而形成同种新个体的过程。

霉菌的无性繁殖主要通过各种无性孢子来实现。

具有分散、量大的特点。

霉菌的无性孢子:霉菌的无性孢子直接由生殖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常见的有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

十七.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和细胞形态特征的比较?十八.病毒的特点与定义?1、非细胞结构,基本化学组分是蛋白质和核酸,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者RNA。

2、个体极其微小,在电镜下可见。

其大小用纳米表示。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只能在特定的活寄主细胞中生活。

4、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

十九.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又称病毒粒、病毒颗粒、病毒体①螺旋对称的病毒粒子②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③复合对称的病毒粒子④有囊膜的病毒粒子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主要成分为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

有的病毒还含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

二十.病毒的复制过程①吸附;②侵入;③脱壳;④生物合成,包括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⑤装配⑥释放。

二十一.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二十二、什么事病毒效价、半数致死剂量、半数感染剂量病毒的效价或毒力:病毒的效价指单位体积病毒悬液的感染单位数目或称毒力。

指能感染细菌裂解产生噬菌斑的噬菌体数,或形成噬菌斑单位数。

因为病毒粒子对细菌细胞感染率不会超过100%,所以根据噬菌斑或蚀斑计算出的病毒粒子数总比噬菌体电镜下直接计数低。

半致死剂量:使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病毒剂量称为半致死剂量。

半数感染剂量:使半数宿主或细胞发生感染的病毒剂量称为半数感染剂量;使半数鸡胚发生感染、产生病变的病毒剂量称为半数鸡胚感染剂量;使半数组织培养物发生感染,产生细胞病变效应的病毒剂量称为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