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1-36条试题A(答案)一、填空1、高速铁路接触网的运行维护, 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周期检测、状态维修”的原则,遵循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2、《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适用于工频、单相、交流25kV(含2×25kV)、列车运行速度200km/h及以上高速铁路接触网的运行维护。
3、铁道部:负责全路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管理工作,确定运行维护的方针、原则,统一指导、规划接触网的检查、检测、维护方式和手段,监督、检查铁路局和设备维护单位的设备维护情况;制定、批准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章;审批新产品试运行和重要的设备变更。
4、铁路局:贯彻执行铁道部高速铁路接触网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制定接触网运行维护实施细则,审批接触网年度检查、检测计划和月度检修计划,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局管内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管理工作。
5、设备管理单位: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负责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运行管理,定期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并提出改进措施;编制接触网年度检查、检测计划和月度检修计划报铁路局,并根据铁路局批准的检查、检测计划组织实施;组织管内接触网设备故障处理。
6、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运行设备的监测、检查、检测、试验和诊断分析,准确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特性、运行规律和安全状态,及时对不满足安全运行的接触网设备状态或发生故障时,进行的必要修复,确保供电设备安全运行。
7、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接触网监测、检查、检测、试验和诊断分析制度。
对动检车、弓网检测装置等提供的检测信息,按照检测数据分析、复核、整治、销号的处理程序,形成监测、检测、分析、诊断、维修、验收的运营维护闭环管理机制,实现设备质量有序可控。
8、开通前,设备管理单位应配齐监测、检测、检查、维修、抢修用交通、通讯工器具和材料。
9、一般不在运营的客运专线接触网设备上进行新产品试运行,特殊情况需要时,应经铁路局审核,报部批准。
10、每个工区要有安全等级(高铁)不低于三级的接触网工昼夜值班,负责接触网的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理工作。
值班人员应及时传达、执行供电调度命令和要求,每天按规定时间向电调报告次日工作计划,认真填写《供电(接触网)工区值班日志》。
11、在隧道口、大桥上、车站咽喉区、分相等具有领示作用的关键处所建立观测点,在防护栏外观察列车通过时的接触网状态。
监测周期:10天监测项目:观察列车通过时:弓网接触、接触网震动等有无异常状态。
12、检测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
静态检测一般在天窗内进行;动态检测一般由动检车、弓网检测装置进行。
13、静态检测。
静态检测分为人工检测和弓网检测装置的非接触式测量。
14、接触网的状态检查分为全面检查和非常规检查。
全面检查具有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的双重职能。
非常规检查通常在发生异常情况下或根据需要时进行的检查。
15、接触网检修分维修和大修两种修程。
16、接触网检修计划分年度监测计划;检测、检查计划和月度维修计划三部分。
年度监测计划和检测、检查计划由设备管理单位于前一年的11月底以前下达到车间和班组。
月度维修计划下达方式由铁路局确定,日维修计划与月度维修计划不符时,须经铁路局审核批准。
17、为保证定期检查和对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中须预留接触网垂直检修“天窗”,每次时间不少于240分钟。
18、各单位要做好检修组织工作,各工区各工种(包括变电设备检修、试验等)在同一停电范围内的作业,应尽量创造条件同时进行,以免重复停电。
19、接触网监测、检测、检查及维修要落实“记名”制度,保证监测、检测、检查及维修质量。
每次监测、检测、检查及维修完成后应及时填写相应的记录,并由负责人、操作人签字。
20、工长和车间主任要每月检查1次监测、检测、检查及维修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在相应的记录上签字。
二、问答题问答题1、为保证运行维护工作顺利开展,开通前,施工单位应向设备接管单位提供下列哪些技术资料?答:1. 竣工工程数量表;2. 管内的供电分段示意图;3. 管辖范围内的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装配图、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4. 施工装配计算结果(含支持装置、吊弦等);5. 开通前,接触网动态检测的原始精测资料(包括导高、拉出值等);6.主要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的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试验记录、使用说明书;电缆的相关资料;对在产品上显示不出工厂标志的器材(例如各种线索),应按生产厂家列出具体安装地点;7. 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线路(主要包括架空线路位置、电压等级、导线高度、规格型号、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和跨线桥(主要包括跨线桥位置、最近的桥墩距线路中心的距离,跨线桥净高、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桥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有关资料。
8. 工程施工记录。
主要有:隐蔽工程记录、确认后的轨面标准线(有砟)、轨面标高记录(整体道床线路精测网提供的轨面高程)、侧面限界、外轨超高记录等;9.设备维护手册。
问答题2、设备管理单位应建立或具备以下规章制度和技术文件:答:1. 接触网零部件上网检验和追溯制度;2. 弓网联控制度;3. 设备质量验收和评定制度;4.接触网监测、检查、检测、试验和诊断分析制度;5.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检验制度;6. 运行信息反馈及故障、事故报告制度;7.值班制度;8.设备质量定期分析和总结例会制度;9.部、局颁发的有关规章10.与相关单位的设备分界协议;11.管内车间、工区之间的设备分界及各工种分工的规定。
12. 接触网零部件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及图册;13.接触网设备的有关标准;14.管内的设备技术履历。
问答题3、监测的分类?具体内容是什么?答:监测是对接触网外观、主导电回路、绝缘状况、防雷措施、受电弓取流情况及外部环境进行不间断监测。
监测分巡视、视频和摄像检查、主导电回路测温以及观测点检查四个部分。
1. 巡视。
分为步行巡视和登乘车辆巡视。
登乘车辆巡视分为添乘动车巡视、作业车升平台巡视和不升平台巡视三种方式。
2. 视频和摄像观察。
利用沿线安装的视频监视设备和安装在列车上的高速摄像机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外观检查。
3.主导电回路测温。
利用热成像仪、测温贴片等测量接续点接触状态。
4. 观测点检查。
在隧道口、车站咽喉区、分相等关键处所建立观测点,定期观察列车通过时接触网状态。
问答题4、巡视分类?各类巡视具体看什么?答:1、步行巡视(防护栏内一般不进行步行巡视,必须进行步行巡视时,应在天窗内或线路封锁的情况下进行)。
周期:3个月。
检查项目:防护栏外的设备。
2、作业车升平台巡视(天窗内进行)。
周期:3个月。
检查项目:检查补偿装置、线岔、锚段关节、关节式分相、分段绝缘器、上网供电线电缆接头、接触网主导电回路等设备的技术状态,检查各种线索(包括供电线、回流线、正馈线、保护线、加强线、吸上线等)有无烧伤、断股及互磨等,零部件有无松、脱、断及损坏;绝缘部件有无破损和闪络。
3、作业车不升平台观察巡视(天窗外进行)。
周期:根据需要由路局安排。
检查项目:昼间主要检查树木及其它障碍物是否侵入安全限界;各种标志是否齐全、完整;接触网悬挂、支撑和定位装置的状态;夜间主要检查接触网零部件、电气连接部位有无过热变色、绝缘件有无闪络放电现象以及非常规检查的1-4项。
4、添乘动车组巡视。
检查周期:1周。
检查项目:接触网设备有无明显的松、脱、断情况;有无因塌方、落石、山洪水害、爆破作业、鸟窝及其它周边环境等危及接触网供电的现象;有无侵入限界、妨碍机车车辆运行的障碍等,并检查动车组受流情况。
添乘动车组巡视人员应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问答题5、视频和摄像检查的检查周期、检查项目?答:检查周期:每天一次。
检查项目:1.接触悬挂及其支撑装置、定位装置的有无异常现象。
2.各种线索(包括供电线、回流线、正馈线、保护线、加强线、吸上线和软横跨的线索等)间的距离变化。
3. 有无因塌方、落石、山洪水害、爆破作业及其它周边环境等危及接触网供电安全的现象;4. 有无侵入限界、妨碍机车车辆运行的障碍。
5.弓网接触状态有无异常。
如:火花、震动等。
问答题6、主导电回路接续状态监测的检查周期、检查项目?答:检查周期:一年一次。
检查项目:供电线接续点及上网联接线夹、接触网的各种电联接线夹、接触网各种隔离开关设备线夹及触头、吸上线接续点等有无过热现象。
利用热成像仪测量接续点接触状态时,测温时机必须选择在被测点有持续负荷电流时进行。
利用测温贴片监测接续状态时,测温贴片应保持清洁,所贴位置能够准确反映线夹温度变化并在地面容易观察。
问答题7、静态检测的检测项目有哪些?答:1.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项目:拉出值、导高、同一跨距接触导线高差、线岔和锚段关节接触线相互位置等。
2.附加导线对地距离。
3.附加导线、各种引线、接触悬挂等产生交叉时的间距。
4. 接触导线磨耗。
5.对动态检测超限处所进行静态复核、确认。
问答题8、动态检测的检测项目有哪些?答:1.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项目:拉出值、导高、同一跨距接触导线高差、线岔和锚段关节接触线相互位置。
2.弓网受流性能检测参数:弓网接触力、垂直加速度、离线率。
3.接触网电气参数:接触网电压、动车组取流。
问答题9、全面检查的周期、项目有哪些?答:检查周期:三年。
主要项目:内容包括无法或不易通过监测、检测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所有项目,如接触悬挂、附加悬挂、支撑装置的内在质量,螺栓是否紧固等;保养维护的内容主要是检查过程中必要的防腐处理、注油和零部件的紧固、更换等。
全面检查应利用轨道作业车进行。
问答题10、发生哪些情况或上级部门要求时,应进行非常规检查?答:1.故障点附近接触网设备、接地设备损坏情况检查。
2.一个供电臂内累计发生3次不明短路跳闸的情况下,对该供电臂的接触网、回流系统和接地设备进行重点检查。
3.在接触网发生故障后或自然灾害(暴风、洪水、火灾、冰灾、极限温度等)出现后对相应接触网设备的状态变化、损伤、损坏情况进行检查。
4.接触网动态检测在一个区段内出现多处几何参数超限,可以用接触网检测车以非接触方式测量接触线的静态高度和拉出值。
5.根据铁路局安排进行的检查。
问答题11、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月度接触网运行质量分析、诊断制度。
诊断、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答:1.本月监测、检测、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及检修计划完成情况。
2.监测(巡视、视频检查、测温、观测点检查等)发现的具体问题。
3.检测数据(动态检测及复核情况)的对比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4.检查发现的问题。
5.接触网状态的变化趋势。
6.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7.针对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及下月检修计划安排。
问答题12、绝缘部件清扫周期如何确定?答:1.分段绝缘器和器件式分相器,周期6个月。
2.瓷质绝缘件,周期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