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工程师模拟试题3

网络工程师模拟试题3

网络工程师模拟试题•数据通信中采取的纠错方式通常有两种,•即丢弃重发和(1),•丢弃重发方式中,•当线路出错率较高时,•其效率较高的控制协议时(2)。

海明码的是属于(3)纠错方式中常用到的措施,•这种方式一般适合于(4)情况。

在Go Back N ARQ协议中,•若窗口大小用K位二进制表示,•且分别WT和WR表示发送窗口大小和接收窗口大小,•则应(5)A 自动重发B 前向纠错C 超时重发D 编码方式A 停等协议B Go Back N ARQ协议C HDLC协议D 滑动窗口协议A ARQ方式B 停等协议C 前向纠错D超时重发A 错误率较高的信道B 传输速率较高的信道C 传输速率较低的信道D无反向通信信道A WT≤2K-1B WT ≤2K-1C WT=1D WR ≤WT答案:BACDA•MODEM通信中可以有多种差错控制协议,•常用的有2种,•分别是MNP协议和ITU设计的(6)协议。

另外需要流量控制,•当采用软控制协议时,•用的控制符是(7)。

现在的MODEM多采用QAM调制技术,•在一个2400波特率的线路上,•采用16-•QAM技术时,•可以达到的数据传输率是(8)。

为提高Modem的传输速率,•人们采取了各种技术,•目前最高速率的56K modem其关键是(9)。

所谓零Modem 连接是指(10)(6)A X.25 B V.42 C V.27 D V.32(7)A Xon/Xoff B Rx/Rt C DTE/DCE D CTS/RTS(8)A 9600bps B 38.4Kbps C 56K bps D 19.2Kbps(9)A采用了更高的压缩算法 B PSTN采用了更高的信道传输带宽 C modem 本身的处理速率提高 D PSTN以数字干线与Modem相连(10)A一种新的Modem B DTE和DCE通过电缆以一定的方式直接相连 C DTE和DTE通过电缆以一定的方式直接相连D DCE和DCE通过电缆以一定的方式直接相连答案:(6) B (7) A (8) A (9) D (10) C•在层次网络体系结构中,•第N层协议利用(11)提供的服•务向(12)提供服•务,•对等实体是指•(13),•数据在同•一个系统自上层传到下层,•这种数据格式称为(14),•某层实体接收到上层传来的数据后,•一般要(15)才能使接收方知道如何处理。

供选择的答案:(11)A、(N+1)层协议B、N 层协议C、(N-1)层协议D、物理层(12)A、(N+1)层协议B、N 层协议C、(N-1)层协议D、物理层(13)A、上下通信的实体B、执行同一层协议的实体C、执行同一协议的两个实体D、具有相同功能的实体(14):A、帧B、数据包C、协议数据单元PDU D、服务数据单元SDU(15):A、加上PCI B、减去PCI C、加上CRC码D、检查CRC码答案:(11) C (12) A (13) C (14) C (15) A•IEEE802定义的局网参考模型中,•只包括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其中LLC通过其LLC地址为高层提供服•务访问的接口,•这个接口是(16),•在LLC帧中,•广播地址是通过(17)表示的,•将数据链路层划分成LLC和MAC,•主要目的是(18)。

在CSMA/CD 传输控制方式中,冲突次数多的一个帧,其发送的优先程度(19)。

在DQDB协议中,一个站点得到一个空时槽时,它可以使用或放过,这是通过(20)(16) A SSAP B DSAP C SAP D MAC(17) A 全1地址 B 地址中的I/G置1 C地址中的C/R置1 C地址中的C/R置0(18)A硬件相关和无关的部分分开 B 便于实现 C 便于网络管理 D 因为下层用硬件实现(19)A 高 B 不变 C 降低 D 不定(20) A 站点的计数器控制 B 站点有无数据发送 C 站点优先级 D 时间退避答案:(16) C (17) B (18) A (19) C (20)A•HDLC协议是一个(21)协议,•在全双工工作方式中,•通过捎带应答减少通信量。

若双方地址用X、Y表示,•则当X发送了连续2个信息帧, X 收到的帧可能是(22)或者(23),当HDLC的数据中出现与控制字节相同•的二进制码时,•采取的措施是(24),•x.25中用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与HDLC相比(25)(21)A 面向比特的同步传输协议 B 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协议 C 起止式传输协议D异步传输协议(22)A B C D(23)A B C D(24)A 零字符填充技术 B 控制字符填充技术 C 1比特填充技术 D 零比特填充技术(25)A HDLC是x.25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一个子集 B x.25数据链路层协议是HDLC的一个子集 C 两个无关的协议 D 两个相同的协议答案:(21) A(22) A (23 C (24) D (25)B•在互连的网络设备•中,•交换机的工作与网桥相比,•区别在于(26),•网桥是根据(27)知道它是应该转发还是应该过滤掉数据包的。

交换机与HUB相比,•优点是(28),•网桥中为了防止产生循环路径,•需要运行(29)算法。

具有自学习功能的网桥是(30)(26)A 交换机连接的网段多 B 速度快 C 速度慢 D 无区别(27)A 从它传送的每一个数据包中解析出源节点地址;所有不属于该网桥广播域的源节点地址都被过滤掉。

B 网桥维护过滤数据库,该数据库基于数据包的目标地址能够识别哪些数据包该转发,哪些该虑掉。

C 网桥在目标节点重新请求前一直保护该数据包,随后,网桥就转发数据包。

D 网桥把输入数据所用的协议与先前数据所用的协议作比较后,过滤掉那些不匹配的输入数据包。

(28)A 交换机能够提供网络管理信息B 交换机能够给某些节点分配专用信道,这使得数据传输更安全C 交换机能够更有效地从一个网段向另一个网段传输数据D 交换机能够在数据冲突发生率较高时提醒网络管理员(29)A IP B Trunking C生成树D PPP(30)A 封装网桥 B 源路由选择网桥 C 转换网桥网桥D透明网桥答案:(26) A(27) B (28) A (29) C (30)D•为解决Ipv4 的地址耗尽问题,•可以采取(31)方式和IPV6等技术,•Ipv6采用的传输方式是(32),•Ipv6在数据报的首部设计上更加灵活,•即(33),•其中(34)字段与Ipv4的TTL功能相同•。

Ipv4向Ipv6的过渡可以使用的策略包括(35)(31) A DHCP B DNS C CIDR D VLAN(32)A 无连接方式 B 虚拟连接方式 C 连接方式 D 确认连接方式(33)A 可有可无 B 固定格式C定义了可选的首部 D 更短小(34)A TTL B Flow label C Payload Length D Hop Limit(35)A 地址软件升级B双协议栈和隧道 C 地址转换 D 协议转换答案:(31) C (32) A (33) C (34) D (35) B•HTTP协议是常用的应用层协议,•它通过(36)协议提供服•务,•上下层协议默认时,•使用(37)端口进行服•务识别。

HTTP双方的一次会话与上次会话是(38),•即协议是无状态的。

从交换信息的整体性说是(39),•SHTTP对HTTP的扩展在于(40)。

(36)A FTP B TCP C UDP D SNMP(37)A 21 B 20 C25 D 80(38)A 同一个 B 顺序的C有关的 D 无关的(39)A 面向事务的 B 面向连接的 C 面向用户的 D 面向应用的(40)A 加强了完整性 B 增加了功能 C 增加了安全机制 D 增加了交互能力答案:(36) B (37) D (38) D (39) A (40)C•数字签名•技术可以防止双方的抵赖和伪造,•数字签名•可以用消息摘要方法MD来实现,•也可采用公钥体制的加解密方法。

在采用公钥体制的加解密方法中,•接收方若伪造,•则可以(41)检查,•若发送方抵赖,•则可以(42)检查。

RSA算法的主要缺点是(43),•因而•通常用在不•频繁使用的场合。

MD算法至少要达到128位,•主要目的是(44),•MD进行数字签名•主要点在于(45)(41) A 发送方通过将伪造的数据用私钥加密和信道上加密的数据对比B 发送方通过将伪造的数据和信道上加密的数据被发送方的公钥解密后对比C第三方通过将伪造的数据和信道上加密的数据被发送方的公钥解密后对比D 第三方通过将伪造的数据和信道上加密的数据被第三方的公钥解密后对比(42)A接收方通过将接收到数据的用发送方私钥加密和信道上加密的数据对比B 接收方通过将接收到数据的用发送方公钥钥加密和信道上加密的数据对比C 第三方通过将接收到的数据用第三方私钥加密和信道上加密的数据对比D 第三方通过将接收到的数据用发送方私钥加密和信道上加密的数据对比。

(43)A运行速度慢 B 安全性不高 C 破解容易 D 密钥管理困难(44)A 破解困难B不可能产生具有相同摘要的不同报文C不可能产生具有不同摘要的相同报文D相同报文产生相同的摘要(45) A 摘要H(m) 不可伪造B 明文m和加密的摘要Ek(H(m))合在一起是不可伪造的和可检验并不可抵赖的C 明文m和摘要H(m)合在一起是不可伪造的和可检验并不可抵赖的D加密的摘要Ek(H(m))不可伪造答案:(41) C (42) D (43)A (44) B (45)B•ISO最早提出了OSI网络管理的标•准框架。

ITU与ISO合作,•制定了相对应的建议书(46)。

OSI管理标•准中,•将网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层管理和(47)。

选择设置路由器上的路由协议属于(48)。

SNMP协议中的MIB中变量的命名•以(49)方式,•这样Internet上所有设备•都可以纳入MIB的数据结构中。

为无二义性的表示MIB的变量,•要用(50)来定义。

(46)A x.700 B X.710 C X.711 D X.500(47)A 点操作 B 层操作 C 点管理 D 系统操作(48)A 安全管理 B 故障管理 C 配置管理性能管理(49)A 符号 B 数字 C 字符串 D 表对象命名树(50)A 语法 B 抽象 C 形式化 D ASN.1答案:(46) A (47) B (48)C (49)D (50)D•linux下在安装了Web服•务器后,•当在inted下启动时,•在系统文件/etc/services中要添加(51),•在单独运行时,•命令是(52)。

Web系统的系统配置文件(53),它定义了服•务器在DNS数据库中注册的主机名,•这是通过(54)命令定义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