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发射光谱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 )
A 、直流电弧
B 、交流电弧
C 、电火花
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2.下面哪种光源,不但能激发产生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而且许多元素的离子线强度大于原子线强度?( )
A 、直流电弧
B 、交流电弧
C 、电火花
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3.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
A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B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C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D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4.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分析的线性范围最大的是 ( )
A 、直流电弧
B 、交流电弧
C 、电火花
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5.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 )
A 、K
B 、Ca
C 、Zn
D 、Fe
6.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性全分析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条件? ( )
A 、大电流,试样烧完
B 、大电流,试样不烧完
C 、小电流,试样烧完
D 、先小电流,后大电流至试样烧完
7.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 ( )
A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
B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
C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
D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
8.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 ( )
A 、交流电弧
B 、等离子体光源
C 、直流电弧
D 、火花光源
9.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 ( )
A 、直流电弧
B 、交流电弧
C 、电火花
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10.NaD 双线[λ(D 1)=5895.92, 由3P 1/2跃迁至3S 1/2;λ(D 2)=5889.95, 由3P 3/2跃迁至3S 1/2]的相对强度比I (D 1)/I (D 2)应为 ( )
A 、1/2
B 、1
C 、3/2
D 、2
11.发射光谱摄谱仪的检测器是 ( )
A 、暗箱
B 、感光板
C 、硒光电池
D 、光电倍增管
12.连续光谱是由下列哪种情况产生的? ( )
A 、炽热固体
B 、受激分子
C 、受激离子
D 、受激原子
13.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产生较大背景而又未扣除分析线上的背景,会使工作曲线的下部( )
A 、向上弯曲
B 、向下弯曲
C 、变成折线
D 、变成波浪线
14.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必须 ( )
A 、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
B 、只要找到2~3条谱线
C 、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
D 、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
15.当浓度较高时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其工作曲线(lg I ~lg c )形状为 ( )
A 、直线下部向上弯曲
B 、直线上部向下弯曲
C 、直线下部向下弯曲
D 、直线上部向上弯曲 A 。
A 。
16.带光谱是由下列哪一种情况产生的? ( )
A、炽热的固体
B、受激分子
C、受激原子
D、单原子离子
17.发射光谱法定量分析用的测微光度计,其检测器是 ( )
A、暗箱
B、感光板
C、硒光电池
D、光电倍增管
18.在发射光谱定性分析中, 当1,2级谱线出现时,8~10级谱线 ( )
A、不一定出现
B、一定全部出现
C、有的出现,有的不出现
D、个别的不出现,大部分出现。
19.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能量最大者是 ( )
A、X射线区
B、红外区
C、无线电波区
D、可见光区
20.下列哪个化合物不是定影液的组分? ( )
A、对甲氨基苯酚硫酸盐
B、Na2S2O3
C、H3BO3
D、Na2SO3
21.在下面五个电磁辐射区域中,波长最短的是 ( )
A、X射线区
B、红外区
C、无线电波区
D、可见光区
22.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波数最小的是 ( )
A、X射线区
B、红外区
C、无线电波区
D、可见光区
23.下列哪种仪器可用于合金的定性、半定量全分析测定 ( )
A、极谱仪
B、折光仪
C、原子发射光谱仪
D、红外光谱仪
E、电子显微镜
24.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 )
A、频率
B、波长
C、传播速度
D、周期
25.下列哪个化合物不是显影液的组分? ( )
A、对苯二酚
B、Na2S2O3
C、KBr
D、Na2SO3
二、计算题(30分)
1.如果要分开钠D线589.0nm和589.6nm,则所需的棱镜分辨率为多少?有一3cm底边的棱镜,在可见光区(450nm)的色散率d n/d 为
2.7×10-4nm-1,试计算在此波长下的分辨率。
2.计算2500K时,处于3p激发态的钠原子数对基态原子数之比(已知:从3p→3S跃迁的钠原子线的平均波长为589.2nm)。
3.已知玻耳兹曼常数k为1.38×10-23J·K-1,普朗克常数h为6.63×10-34J·S,光速c为3×1010cm·S-1,与钠原子的3S和3p能级对应的谱线波长为589.0nm,其3S和3p的统计权重之比为1/3。
计算在火焰温度为3000K 时,3p激发态与3S基态的钠原子数的比值。
三、问答题(20分)
1.在发射光谱法中谱线自吸对光谱定量分析有何影响?
2.发射光谱半定量分析有哪些具体方法?
3.在发射光谱分析法中选择内标元素和内标线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请简要写出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炬(ICP)光源的优点。
原子发射光谱答案
一、选择题
1、C ;
2、D ;
3、D ;
4、D ;
5、D ;
6、D ;
7、D ;
8、C ;
9、D ;10、A ;11、B ;12、A ;13、A ;14、C ;
15、B ;16、B ;17、C ;18、B ;19、A ;20、A ;21、A ;22、C ;23、C ;24、A ;25、B 。
二、计算题
1.解:(1)所需的棱镜分辨率为:
(2)在此波长下的分辨率为: 2.解:11Na :1s 2,2s 2,2p 6,3s 1
E J =hc /λ=(6.626×10-34×3×1010)/(5892×10-8)=3.372×10-19J
3s能级有2个量子状态即S =1/2,L =0,J =1/2;所以g 0=2J +1=2
3p 能级有6个量子状态,即S =,L =1,J =2,;所以g J =∑g i ’
=4+2=6,代入 Boltzmann 方程式
N J /N 0≈1.7×10-4
3.解:E =hc /λ=6.63×10-24×10-10×3×1010/(589.0×10-7)=3.38×10-19
J,而 N i /N 0=(g i /g 0)exp[-E i /kT ]=(3/1)exp[-3.38×10-19/(1.38×10-20×10-3×3000)]=8.54×10-4
三、问答题
1.答:在发射光谱法中定量分析公式I =Ac n
无自吸时n =1,I =Ac ,有自吸时n <1,往往不是常数。
根据公式I =Ac n 绘制
2.答:通常有四种方法:显现法;比较光谱线法;均称线对法;阶数法。
210822.90.5896.5892/)6.5890.589(Δ⨯=-+==λλR 3
47101.8)107.2)(103(d d ⨯=⨯⨯==-λn mb R
3.答:在同一系列的标准试样和分析试样中应含有相同量的内标元素。
内标元素(应不含分析元素)如果是外加的,则在分析试样中该元素原有的含量必须极微或不存在;分析元素和内标元素的挥发率必须相近,以避免分馏现象,否则发光蒸气云中原子浓度之比随激发过程而变;分析线与内标线的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应尽量相近,这样,谱线的强度比可不受激发条件改变的影响;分析线与内标线的波长应比较接近,强度也不应相差太大,这样可减少照相测量上引起的误差;分析线与内标线应没有自吸现象,并且不受其它元素的干扰。
31.答:温度高可达10000K,灵敏度高可达10-9;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可达 4~5 个数量级;可对一个试样同时进行多元素的含量测定;自吸效应小;基体效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