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致9人死亡的重庆4-16氯气泄漏事故责任人受查处 2004年10月23日15:29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0月23日电经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调查组调查确认,造成死亡失踪9人,15万人撤离的重庆“4·16”氯气泄漏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重庆晨报消息,按照有关规定,经重庆市委、市政府批准,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对事故有关责任人给予以下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化医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缪光奎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化医控股集团公司经济运行部部长李华夏行政记过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厂长张定禄撤消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厂长、党委委员职务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党委书记兼副厂长陈德国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副厂长吴照华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动力分厂代理副主任王为民撤消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动力分厂代理副主任职务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的重庆化工节能计量压力容器监测所所长助理兼压力容器监测科科长、技术负责人、检验师周军撤消重庆化工节能计量压力容器检测所所长助理和压力容器检测科科长职务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重庆化工节能计量压力容器检测所副所长吴明中(主持工作)行政记大过处分。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事故责任人受查处 2004年10月24日11:53 新华网新华网重庆10月24日电(记者李永文)经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调查组调查确认,“4·16”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按照有关规定,经重庆市委、市政府批准,重庆市纪委、监察局日前决定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处分。

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化医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缪光奎党内警告处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经济运行部部长李华夏行政记过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厂长张定禄撤销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厂长、党委委员职务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党委书记兼副厂长陈德国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副厂长吴照华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动力分厂代理副主任王为民撤销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动力分厂代理副主任职务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的重庆化工节能计量压力容器检测所所长助理兼压力容器检测科科长、技术负责人、检验师周军撤销重庆化工节能计量压力容器检测所所长助理和压力容器检测科科长职务处分;给予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重庆化工节能计量压力容器检测所副所长吴明中(主持工作)行政记大过处分。

今年4月15日下午,处于重庆主城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2号氯冷凝器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厂方随即进行处置。

16日1时左右,列管发生爆炸;凌晨4时左右,再次发生局部爆炸,大量氯气向周围弥漫。

由于附近民居和单位较多,重庆市连夜组织人员疏散居民。

16日17时57分,5个装有液氯的氯罐在抢险处置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重庆市消防特勤队员昼夜用高压水网(碱液)进行高空稀释,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了氯气扩散。

为避免剩余氯罐产生更大危害,现场指挥部和专家研究决定引爆氯罐。

18日,存在危险的汽化器和贮槽罐终于被全部销毁。

全市解除警报,同时成立事故调查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展开事故调查。

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导致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近15万人疏散,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重庆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调查 悲剧为何重复上演 2004年04月26日09:12 新华网本刊记者氯气泄漏!氯气爆炸!4月15日至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

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

这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阴影至今挥之难去,不知道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多少安全隐患?亲历爆炸全过程15日下午,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工人在操作中发现,2号氯冷凝器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厂部立刻进行紧急处置。

但16日凌晨2点左右,冷凝器突然发生局部爆炸,氯气随即弥漫开来。

16日上午,记者获悉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后,紧急赶赴现场。

越是走近现场,刺鼻的气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味越浓,尤其是走进厂内发生氯气泄漏的氯罐旁时,感觉氯气浓度很大,十分刺鼻,记者靠近氯罐约10分钟就感到头昏。

重庆市副市长周慕冰正在事故现场指挥抢险,专家已对4、5、6号氯罐进行排氯,以防氯气罐发生更大规模爆炸。

现场专家说,这3个氯气罐通过4根铁管将氯气排到嘉陵江边的水池中,同时注入碱水,二者融合后,不再构成危害。

专家预计,到16日18时左右,3个罐的氯气可以排完。

然而,事与愿违。

16日17时57分,记者正在指挥部附近采访,氯气泄漏现场突然传来“嘭”的一声巨响,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一团黄烟腾空而起。

记者在距离爆炸现场300米的地方,便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据重庆市消防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爆炸是由于4、5、6号氯气罐泄漏引起的,共造成9人失踪死亡,3人受伤,死亡和失踪人员均为天原化工总厂的干部和职工。

这次氯气爆炸后,事故现场一时乱成一团,人们的乐观情绪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专家们对事故处理产生了意见分歧,有的专家认为在一定温度或其他条件下,氯气还可能发生爆炸,有的专家则认为今后不可能发生爆炸。

然而,专家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头痛的问题:都不知道还剩下多少氯气。

一时间,大家愁眉紧锁,情绪非常紧张。

16日21时左右,记者在重庆市消防总队的帮助下,戴上沉重的氧气罩和氧气瓶,手拿相机,跟随2名消防队员和2名公安干警,走进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的爆炸核心区,成为惟一进入事故核心区的记者。

在爆炸核心区,记者透过防毒面罩玻璃看到,有2个值班室的窗户玻璃都已被震碎。

记者走在路上,明显感到脚下碎玻璃“嘎吱嘎吱”的响声,有一些窗户框的碎木片也在地上散落,走过一个弯道之后,记者看到有2个像锅炉一样的大罐子。

走在前面的消防队员说,已经到了事故的核心区。

因为现场还有爆炸的危险,大家要格外小心,听到异常的响声,要马上撤退。

记者抓紧时间,拿起相机抢拍了一些现场照片。

22时左右,爆炸现场的厂房轰然倒塌,管槽被埋住,里面的氯气仍在不断地释放出来。

环保监测部门在现场设置了5个监测点,不间断地监测空气质量,消防队员不断地喷射水幕以稀释氯气。

生死大转移天原化工总厂处在人口稠密的江北区腹心地带,而常人吸入浓度为每立方米2.5毫克的氯气就会死亡……情况十万危急!“快跑!化工厂氯气泄漏了……”16日上午10时,家住化工厂附近的王菲听到了社区干部焦急的呼喊声。

这位24岁的小伙子冲出家门,发现街道社区干部正挨家挨户地敲门,大声呼唤居民转移。

“虽然当时大家有点紧张,但秩序却不混乱。

”这场与毒气“赛跑”的转移给王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街道上成群的居民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在公安、武警、街道干部的带领下逃离险境。

上午10时半,与天原化工总厂一江之隔的化龙桥片区。

54岁的梁育芳正在照看自己的小杂货店,一辆辆警车从街道上风驰电掣,呼啸而过。

“我开始还以为哪里出了火灾,没想到几分钟后民警就上门,要我快跑!”梁育芳和老伴走出家门时,街道上已经停满了转移群众的大客车。

1个小时内,人去屋空的化龙桥正街顿时寂静下来,只有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忙碌的身影。

短短的半天多时间,事发地的重庆江北区,以及嘉陵江对岸的渝中区累计有15万人被紧急疏散,而且无人伤亡。

在这一奇迹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从市到区、街道、居委会都紧急动员起来,专人负责引导群众撤离;数百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奋战在抢险第一线……记者16日傍晚在重庆市家乐福超市附近的警戒线旁看到,近万名被疏散群众密密麻麻地聚集在警戒线外。

在江北区大石坝一带,被疏散的人群普遍对两个问题表示担心:一是吃饭问题;二是不知何时能回家。

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明确表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群众受冻挨饿!市委和市政府将千方百计地为老百姓分忧解愁!现场指挥部根据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市长王鸿举的指示,同时在征求专家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疏散居民的安置方案。

其中渝中区被疏散的6.8万居民被护送回家;江北区离化工厂500米以外的5万居民也将陆续回家。

另外,约有3万居民在外住帐篷过夜。

事故引发沉甸甸的深思在现场负责技术方案的专家组组长缪光奎及其他成员初步判断:氯气泄漏事件的原因是氯罐及相关设备陈旧,处置时爆炸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规操作。

缪光奎说,按照原来的事故处理方案,是让氯气在自然压力下通过铁管排放。

但专家组初步判断,当专家组成员离开现场回指挥部研讨方案时,重庆天原化工总厂违规操作,让工人用机器从氯罐向外抽氯气,以加快排放速度,结果导致罐内温度升高,引发爆炸。

目前8个氯罐中的4、5、6号罐已全部爆炸,1、2、3号罐是空罐,未发生爆炸。

7、8号罐已发生移位。

此外,三个冷却塔未发生爆炸。

专家组的一位成员说,现在不排除危险区域发生爆炸的可能。

直到事故处置前,厂方的个别负责人,反复向市领导和专家组保证说,不会发生爆炸。

目前,事故的处理与善后工作正在妥善进行。

17日,温家宝总理对事故处理与善后工作作出了四条重要指示:一、采取一切严密有力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泄漏和爆炸事故,确保抢险人员的安全。

千方百计救治伤员,全力做好善后工作。

二、妥善做好周边群众的疏散安置和稳定情绪的工作,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

三、安全监管局立即派出技术专家,协助当地制订方案,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四、加强环境监测,查明事故原因,采取各种措施,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4月18日17时35分,氯气泄漏事故发生60多个小时之后,黄色炸药终于将现场残留的危险源彻底炸毁。

浓雾中传出一声巨响,灰飞烟灭之后,6个威胁重庆主城区数万居民安全的有毒气罐终于停止了气息,一场造成15万人大转移的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解除了危险。

去年底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发出安全通报,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重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石油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的报道尚犹在耳。

然而为何悲剧仍在重复?重庆是重要的天然气和精细化工基地,主城7区中有一定规模的化工企业约占全市化工企业总数的40%左右。

重庆主城区系组团式结构,过去企业多建在每一个组团的边缘地带。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个组团逐渐相连,这些化工企业也就淹没在城市之中,与居民生活区相交错。

为了城市的安全,多年前,重庆就提出要将化工企业搬迁到主城区以外,但因各种原因进展不理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