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阅读好处多
仁庄小学段显苗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思考世界的过程,有是一个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一)保证阅读的时间
每天要有统一的阅读时间:晨读十分钟,午间半小时。
晨读十分钟:是学生在第一节课上课之前能集中精力大声朗读的十分钟。
大声朗读能调动整个大脑进行最活跃的运动,因此早上的十分钟朗读不仅仅是读书,而且是在开启思维的大门,为一天的学习热身。
午间半小时:鼓励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内容不限。
如果说晨读的内容是教师精心选择的,那么午间的阅读则多了一份自由和随意。
(二)创造阅读的氛围
1、做善于给学生读故事的老师。
故事是老师送给学生的礼物,学校是可以听到故事的地方老师人人要做会讲故事的老师。
2、做善于给学生推荐好书的老师,老师每周要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通过校园广播广而告之,并制作成书讯粘贴在校园中,每期的书讯都留下一个空白的角落,让学生铁贴上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三)渗透阅读的方法
高水平的阅读需要学生将自身的知识、经验、感情等各种因素调到起来去思考。
只有站在思考的高度上来阅读学生才会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地读”“立体地读”用审美的方式读。
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像画家一样读书,插上想象的翅膀;像演员一样读书,让自己融入角色;像侦探一样读书,边读边问;像记者一样读书,用批判的眼光发现书的真正价值;像作家一样读书,阅读中有了感受、想法,千万别等待,立刻写下来……
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想象、学会体验、学会分析、学会质疑、学会判断、学会表达,由此得到的快乐是高层次、高品味的。
课外阅读始终是以激发读书兴趣为主的,方法的指导只是随机渗透,点到即止。
(四)还给学生选择书籍的权利
学生对书的喜好存在很大的差异。
学生只有读自己喜爱的读物时,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差异,还给学生自主选择好书的权利。
教师将大家公认的好书的标准告诉学生,让学生参照这些标准,在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教师只要进行宏观调控,发展学生读有价值的书、经典的书、就加以宣传引导,把握正确的读书方向即可。
另外,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能力上的差异,特别要关注能力较弱的学生,帮助他们寻找在书中旅行的地点,让学生自己领会阅读给予他们的快乐,并坚信学生能用自己适当的速度前行,能用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成长。
书香弥漫,书声琅琅。
我们怀揣梦想,坚定而温柔地行走,徜徉
在阅读的幸福和温馨里,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着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