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方法多
5
三、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形近字读错、写错、用错。 如“坚”与“竖”、“陪”与“部”、“碗” 与“豌”等。我们发现,在三年级的学生中,也 同样有“部”“陪”不分,将“部长”误写成 “陪长”,闹出了不该有的笑话。
二是同音字混淆。 如“慕”“墓”“幕”“暮”等。有不少学生 将“羡慕”的“慕”误写成“幕”或“暮”。而 像“辩”“辫”“辨”这样的同音字误用率则更 高。
晴”——“草菁菁,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
阳出来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
字族识字体现了“字形类联”“字音类聚”
“字义类推”的特点,小学生两年中识字
可达2200 以上。
12
五、识字教学改革实验
启发、借鉴: “集中识字” :音形义统一、字词句联系、认读写结合;
“随课文识字”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韵语识字” :编韵文识字; “字族文识字” :编字族文识字。
学校加入。目标:两年识字 2000以上。主要特点: 1 、先学一批构字率较高的常用汉字以便学生及早
阅读。 2 、打好识字的四大基础(汉语拼音、笔画笔顺、
偏旁部首和基本字),以“基本字带字”作为基本 识字法,坚持“音形义统一、字词句联系、认读写 结合和记比说兼用”。
3 、吸收先识字后读书、看图识字、在阅读中 巩固和扩大识字等传统识字教学经验。
谈谈识字教学
分享人:长厦小学 黄燕玲
1
汉字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 化的重要工具。
2
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 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 第一部。正所谓人生识字 聪明始。
汉字与人的发展关系 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
3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小 学阶段,学生应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 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16
六、识字教学应遵循三个规律
(一)识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
有趣的课堂识字游戏:
5、妙嘴生花(说话训练):让学生用本课生字串 起来说话。看谁用的生字多,且说得通顺合理。 《雪孩子》:孩 让 起 玩 觉 烧 知 道 化
1、孩子都爱睡觉。(2) 2、让孩子们一起玩吧。 (4) 3、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玩火会烧掉房子的。(7)
课轻松又有趣。
14
六、识字教学应遵循三个规律
(一)识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 有趣的课堂识字游戏:
1、苍蝇拍(快速认字):将生字呈现在黑板上,两个学生手 拿形似苍蝇拍的道具,当老师喊出生字时,看谁最先拍准这 个生字。 2、眼疾手快(抢字卡):老师读生字,同桌两人抢桌面上相 应的生字卡片,多者胜。 3、金光闪闪(快速记忆):“天上星,亮晶晶,看谁最能记
? 一是“重老师的教,轻学生的学” ? 二是“重字音认读,轻形义整合” ? 三是“重单个识字,轻相互联系” ? 四是“重机械识记,轻兴趣激发” ? 五是“重识字教学,轻写字教学” ? 六是“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拓展”
8
五、识字教学改革实验
(一)集中识字 1958年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始创, 1960年景山
(四)韵语识字 1987年辽宁东港市姜兆臣老师开始实验。韵语识字
根据快速记忆原理,遵守儿童认知规律,主张“三 先三后”的识字原则: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 分、先形象后抽象。
具体特点是: 1、先识1000个最常见的高频字以利 学生尽早阅读; 2、将常用字组成常用词并将这些 常用词围绕一定意义编写成押韵合辙的韵语;
6
三、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是多笔少画严重。 如将“吟”右边写成“令”,将“试”多写一 撇,将“厌”少写一点,将“润”多加一点等等。
四是书写马虎潦草。 很多学生书写的美观、整洁程度以及书写速度 不尽人意。
五是所学生字容易回生。
7
四、学生的问题根源在教师
识字教学普遍存在“六重六轻”现象:
而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 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小学阶段的 60%,平均每学期大约要认识500个左右 的汉字。所以,低年段的识字教学尤为 重要。
4
二、识字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有研究者曾对一所中等水平的小学的3 个毕业班进行了一次汉字常用字测试,测 试内容选自国家规定的小学生必须掌握的 2500个常用汉字。其结果表明:学生平均 错误率为24.97%,最好者错误率为8.9%,最 差者错误率为57.4%;平均识字量为1876 个,最好者2278个,最差者1065个。可以 说,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Leabharlann 13六、识字教学应遵循三个规律
(一)识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
儿童的心理特征: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 物,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 但易记也易忘。
我们的做法 :让识字变得有趣起来!
1、第一次呈现生字时尽可能地采用图片、投影、录音、 动画等直观的手段,让生字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学 生的脑海里; 2、在巩固识字时,采用多种有趣的游戏形式,让识字
9
五、识字教学改革实验
(二)随课文识字 1958 年斯霞老师实验成功。“字不离词、词不
离句、句不离文”。
(三)注音识字 1982 年黑龙江佳木斯等小学开始首轮实验。强
调发展学生语言,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主。 把“无师自通”的不定量识字和“有师指导” 的定量识字结合起来。
10
五、识字教学改革实验
3、突出意义组块识字; 4、不要求“四会”, 以认读为主。
11
五、识字教学改革实验
(五)字族文识字
四川井研县 1960年开始探索, 1980年成型并开始
实验。特点是由“母体字”带出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组
成“字族”,以一个“字族”的字为主,编写出课
文,称“字族文”。
如:“青”——常用字有“菁、清、情、请
17
六、识字教学应遵循三个规律
(一)识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 有趣的课堂识字游戏:
得清。”老师让学生分析学过的生字的结构和组成。
15
六、识字教学应遵循三个规律
(一)识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 有趣的课堂识字游戏:
4、小通讯员(听记训练):老师用生字组几个词,或说一 个句子,让每个小组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传下去,哪一组没传 走样算胜。 (近:近视 近处 远近 靠近)(进:进入 前进 进口 进货) (晚 网:每天晚上,爸爸都在网上偷菜。) (村 春:每到春天,村子里就开满了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