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读书报告2011 年12月21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飞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人们被其丰富无穷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深深吸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和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社会的信息化、数据的分布处理、各种计算机资源的共享等各种应用要求都推动计算机技术朝着群体化方向发展,促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
网络是计算机的一个群体,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这些计算机是通过一定的通信介质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之间的互连是指它们彼此之间能够交换信息。
计算机网络属于多机系统的畴,是计算机和通信这两大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代表着当前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这一段时间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阅读和学习,让我对网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也有了新的不同的认识,也了解到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前沿领域,让我们的学习有了一些新的定位。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于该书的了解。
首先,介绍一下基本的容。
计算机网络, 链路,通信子网的一些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osi参考模型的主要特征;其次,产生拥塞,差错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以及对拥塞控制算法的介绍第三,对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思考第四,计算机网络未来的发展一、基本容1、计算机网络, 链路,通信子网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互相连接起夹;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按照网络协议进行信息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其信没备是指网络上的任何设备,包括计算讥通信处理机、终端、外围设备传感器等。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也是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结合的产物。
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链路主要是将用二进制表示的信息转变为可在实际线路上传输的物理状态。
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数据链路主要目的是在二进制的基础上识别报文的机制,它是通过对等的数据链路层间传送报文来完成的。
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该层数据报文所传的数据可以是一串字符,也可以是一串二进制。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通信子网由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软件组成。
通信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电通信,微波光导纤维等。
通信子网的设计一般有两种方式:点到点通道和广播通道。
通信子网的任务是在端结点之间传送报文,主要由转结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资源子网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终端组成,包括各种与计算机和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负责数据处理,为用户提供透明的信息传输。
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2、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信息的传递是通过通信系统来实现的,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共有五个基本组件,即发送设备、接受设备、发送机、信道和接收机。
其中,把除去两端设备的部分叫做信息传输系统。
信息传输通信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信源(发送机)、信宿(接收机)和信道。
3、osi参考模型的主要特征1.物理层:这是网络体系结构的最低层,该层规定传输介质和接口硬件的特性和通信机制,为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其任务是在物理通信线路上将数字信号位流从发送结点传输到接收结点。
2.链路层:该层为网络层提供点到点(相邻的结点)无差错数据帧传输功能,通过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保证数据帧经过一条链路正确地传送到相邻结点。
3.网络层:该层为传输层提供端到端(源结点到目的结点,不一定是相邻结点)的数据传输服务。
这种服务能够将源结点的报文分组以透明方式传送到目的结点。
透明是指不会出现报文分组丢失,重复或分组次序出错。
4.传输层:该层利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为会话层提供主机进程到主机进程的透明的、可靠的报文数据传输服务。
5.会话层:会话层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通信伙伴关系,包括会话双方的资格审查、付费方法、会话方向控制(单工、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进程的逻辑名与物理名的转换等。
6.表示层:该层为应用层提供一种翻译、解释服务,使通信双方能够理解彼此所交换的数据信息的含义。
如代码转换、文件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压缩等。
7.应用层:该层负责管理和执行网络用户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数据库管理、web服务文件传送、电子、打印服务和网络管理服务等。
二、问题理解1、产生拥塞,差错的原因及解决办法1.差错产生原因及解决产生原因:差错就是指通过通信信道后接收的数据与发送数据不一致,与原始物理传输线路上传输数据信号有了偏差。
差错主要由通信信道的噪声产生: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随机差错;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是突发差错,引起突发差错的位长称为突发长度。
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传输差错,是由随机差错与突发差错共同构成的。
解决办法:三种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如下1.反馈纠错:这种方式在是发信端采用某种能发现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所传信息进行编码,加入少量监督码元,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检查,一量检测出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
2.前向纠错:这种方式是发信端采用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方法,使接收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
3.混合纠错方式:这种方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自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自行纠正能力时,就向发信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
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馈纠错"两种方式的混合。
2.拥塞产生原因及解决以及拥塞控制算法产生原因:拥塞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
解决方法:常见拥塞控制方法如下:1.缓冲区预分配法:这种方法用于采用虚电路的分组交换网。
在建立虚电路时,让呼叫请求分组途经的节点为虚电路预先分配一个或多个数据缓冲区。
若某个节点缓冲器已被占满,则呼叫请求分组另择路由,或者返回一个"忙"信号给呼叫者。
2.分组丢弃法: 这种方法不用预先保留缓冲区,而在缓冲区占满时,将到来的分组丢弃。
若通信子网提供的是数据报服务,则用分组丢弃法来防止阻塞发生不会引起大的影响。
但若通信子网提供的是虚电路服务,则必须在某处保存被丢弃分组的拷贝,以便阻塞解决后能重新传送。
3.定额控制法: 这种方法直接对通信子网中分组的数量进行严格、精确的限制,以防止阻塞的发生。
从网络吞吐量与负荷的关系曲线中可看出,为避免阻塞,可将通信子网中正在传输的分组数保持在某一负荷值lc以下。
因此,可以设计在通信子网中存在lc个称"许可证"的特殊信息,这些许可证中的一部分在通信子网开始工作之前预先以某种策略分配给各个源节点,另一部分则在子网开始工作后在网中四处环游。
2.拥塞控制算法1.拥塞控制策略策略一:开环控制方法。
重在预防,希望通过完美的设计来避免拥塞的发生。
需精心设计网络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重传和避免数据过分集中在某个局部,同时还要严格控制进入子网的数据量以及数据流入的速度。
策略二:闭环控制方法。
重在解决,在拥塞发生后设法控制和缓解拥塞。
需监视拥塞的发生,网络中要定期收集一些性能参数,一旦参数值超过一定的门限,检测到拥塞的结点立即通知有关结点,以便采取措施。
2.基于的tcp拥塞控制算法由于ip层在发生拥塞时不向端系统提供任何显式的反馈信息,因而tcp拥塞控制采用的是基于窗口的端到端的闭环控制方式。
有关于tcp的基本概念拥塞窗口(cwnd ):拥塞控制的关键参数,控制源端在拥塞情况下一次最多能发送多少数据包。
通告窗口(awnd):接收端对源端发送窗口大小所做的限制,在建立连接时山接收方通过ack确认带给源端。
慢启动阀值(ssthresh ):拥塞控制中用来限制发送窗口大小的门限值,它是慢启动阶段与拥塞避免阶段的分界点,初始值设为65535 bytes或awnd的大小。
回路响应时间(rtt):一个数据包从源端发送到接收端直至源端收到接收端,该数据包确认信息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超时重传计数器(rto ):描述数据包从发送到失效的时间间隔,是源端用来判断数据报是否丢失和网络拥塞的重要参数,通常设为2rtt或srtt tcp 拥塞控制的四个阶段(1)启动阶段:当连接刚建立或超时时,进入慢启动阶段。
当新建tcp 连接时,拥塞窗口(cwnd)被初始化为一个数据包大小(缺省为512或536bytes )。
实际发送窗口win取拥塞窗口与接收方提供的通告窗口的较小值,即win=min(cwnd, awnd),每收到一个ack 确认,就增加一个数据包发送量,这样慢启动阶段cwnd 随rtt呈指数级增长(1个、2个、4个、8个?),为了防止cwnd 的无限制增长引起网络拥塞,引入一个状态变量:慢启动阈值ssthresh。
当cwnd<ssthresh 时,使用上述的慢启动算法,cwnd 随 rtt 呈指数增长。
当cwnd>ssthresh 时,使用下面的拥塞避免算法,减缓cwnd 的增长速度。
(2)拥塞避免阶段当tcp 源端发现超时或收到3 个相同的ack 确认帧时,即认为网络将发生拥塞,此时进入拥塞避免阶段。
在拥塞避免阶段,慢启动域值ssthresh 将被设置为当前cwnd 的一半,当发生超时时,cwnd 被置为初始值1。
此时,如果篇二:《计算机学科概论》读书报告《计算机学科概论》读书报告高科技,了吗?计算机1004班晏霞 41050358 计算机学科概论目录一.引言.............................................................................. . (3)二.计算机基础 ............................................................................. .. (3)1.计算机概述 ............................................................................. . (3)2.计算机息的表示 ............................................................................. (3)三.计算机硬件系统 ............................................................................. (3)四.计算机软件系统 ............................................................................. (5)1.软件系统概述 ............................................................................. (5)2.操作系统简介 ............................................................................. (6)3.操作系统主要功能 ............................................................................. . (7)4.操作系统的结构 ............................................................................. (7)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的模块结构: ...........................................................................8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 ........................................................................... (9)5.dos操作系统 ............................................................................. . (9)dos操作系统的命令: ........................................................................... .. (10)dos操作系统的文件: ........................................................................... .. (11)五.学后感想 ............................................................................. . (11)计算机1004班晏霞 41050358 一.引言在当今计算机应用非常普及,信息繁多的社会中,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学习计算机专业和拥有计算机技术是一个非常实用且时尚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