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炉期中考试题

工业炉期中考试题

工业炉期中考试内容集锦选择填空(1)在等温条件下,流体因为受到压力不同,体积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压缩性;在等压条件下,流体由于温度不同引起体积变化的特性,称为膨胀性。

(等压性,压缩性,体积比,膨胀性,压力比,过余温度比)(2)一般情况下,液体随着温度升高,粘度降低。

气体随温度升高,粘度升高。

(不变,升高,降低,线性变化,非线性变化)(3)在与黑体保持热平衡条件下,任何物体辐射能力与对黑体辐射吸收率的比值,等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能力。

(同温度下黑体辐射能力,对比温度下的辐射能力,同温度下灰体辐射能力,平衡条件下黑体辐射能力)(4)诺模图是1947 年海斯勒提出的,为后人进行一维非稳态导热计算提供了非常宝贵而方便的图表。

(1897,1939,1942,1947,1951,海斯勒,霍尔曼,贝尔特,雷格斯)(5)工业炉炉膛内压力的近似计算,炉气压力的测量等,都须运用流体静力学原理。

(流体力学,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湍动力学)(6)流体的粘性是流体运动时内部产生摩擦力的特性表现。

(结合力,粘滞力,摩擦力,质量力)(7)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条件之一有不可压缩流体。

(不可压缩流体,任何流体,可压缩流体,压缩性可忽略的气流,牛顿流体)(8)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条件之一是对所取两过流截面之间,应满足无支流、无汇流、连续、稳定流动。

(有支流没有汇流的连续、稳定流动;无支流、无汇流、连续、稳定流动;有汇流没有支流的连续、稳定流动,任取截面的连续稳定流动)(9)变截面多层圆筒壁稳态导热量的计算,在最外层与最内层表面积之比小于等于2的条件下可以应用等截面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计算公式。

(最外层与最内层表面积之比小于等于2时;本层外表面积与内表面积之比小于等于2时)(10)有效辐射是指本身的辐射与反射投入辐射之和。

(吸收投入辐射向外的辐射;本身的辐射与反射投入辐射之和;所有的反射能量之和;自身辐射减去反射的能量)(11)在对流传热计算中,常用的准则数是Re,Gr,Pr,Nu 。

(Eu;Re;Gr;Pr;Fo;Bi;Nu)(12)物体黑度越大,辐射能力越大,吸收能力越大。

(越小;越大;不一定;随温度改变;随反射能力和透过能力改变)(13)重力作用下的流体平衡方程的能量意义,可以通过kJ/N;kJ/kg 量纲来表达分析。

(kJ/N;kJ/m3;kg/kg;kJ/kg;kg/kmol;W)(14) 不论外来辐射是否来自黑体,也不论与黑体是否处于热平衡状态,灰体吸收率始终等于同温度下的黑度。

(同温度下黑体的吸收率;同温度下的黑度;同温度下的透过率;同时刻的吸收率;同时刻的黑度)(15)烟气的黑度主要取决于烟气的颜色。

(燃料的清洁度;CO2和H2O汽的组分;烟气的颜色;燃料的燃尽率)(16)烟囱的高度主要取决于烟囱的抽力。

(烟囱出口与入口的动压差;烟囱本身的摩擦阻力;风机的能力;烟囱的抽力)(17)烟囱的抽力是指 炉体系统的总阻力 。

(炉体系统到烟囱根部的总阻力;烟囱自身的阻力;烟囱的摩擦阻力;引风机的抽力)(18)单值性条件包括 边界条件、几何条件、物理条件、初始条件。

(压力条件;几何条件;温度条件;速度条件;边界条件;物理条件;初始条件)(19)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 气孔率、吸水率、透气度、气孔孔径分布、体积密度、真密度、常温耐压强度、热膨胀性、热物性、导电性 。

(耐火度;气孔率;吸水率;结构强度;透气度、气孔孔径分布、体积密度、真密度、常温耐压强度、热膨胀性、热物性、导电性)(20)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 耐火度、高温结构强度、抗渣性、耐急冷急热性、高温体积稳定性 。

(耐火度;气孔率;高温结构强度;气孔孔径分布;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抗渣性;耐急冷急热性;热膨胀性;高温体积稳定性;热物性)(3)可燃混合物的定压比热有几种求解方法和量纲表达方法答:对于混合气体燃料的定压比热可根据以下加权公式来计算∑∑=i i i pii mix ,p MW X MWc X c (3-49a )或者pi i mix ,p c X c ∑= (3-49b )暂时设以质量为基的定压比热用q ,p c 表示,量纲为kJ/(kg ·℃)或kJ/(kg ·K),以摩尔为基的定压比热用m ,p c 表示,量纲为kJ/(kmol ·℃)或kJ/(kmol ·K),一体积为基的定压比热用v ,p c 表示,量纲为kJ/(m 3·℃)或kJ/(m 3·K),三者之间的关系是MW c c m,p q ,p = (3-50a )MW c c c m ,p q ,p v ,p ρ=ρ= (3-50b )MW c c q .p m .p = (3-50c )(21)耐火材料种类有哪些?工业炉砌筑主要应用的是哪种?粘土质、高铝质、硅质、镁质、碳质、耐火混凝土、耐火水泥、耐火纤维、耐火空心粒、特种耐火材料共10种。

在工业火焰炉窑上广泛应用的是粘土质耐火材料,约占耐火材料总产量的60~70%。

(22)耐火材料的矿相组成指的是什么?它对耐火材料性能有什么影响?耐火材料结晶和玻璃质组成,称为耐火材料的矿相组成。

耐火材料性能不仅与化学组分有关,也与矿相组成有关。

矿相显微结构分为2种类型:a 种是由硅酸盐结合物胶结晶体颗粒的结构类型,b 种是由晶体颗粒直接交错结合成结晶网。

例如高纯镁砖。

它属于直接结合结构类型制品,高温性能十分优越。

矿相显微结构类型(23)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质,也有称结构性能,它包括气孔率、吸水率、透气度、气孔孔径分布、体积密度、真密度等。

是评价耐火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耐火材料的结构性能与原料和制造工艺,包括原料的种类、配比、粒度和混合、成型、干燥及烧成条件等密切相关。

2. 非稳态传热的三类边界条件第一类:在导热过程中,物体表面温度保持常数,或随时间成直线变化;第二类:在导热过程中,热流密度保持常数,或随时间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第三类:与物体表面接触的介质温度及给热系数保持常数,或随时间按照一定规律变化。

a. d\一台热处理炉,炉气平均温度t hot =900℃,炉气在0℃时的密度ρhot0=1.3 kg/m3,外界空气温度t air0=25℃, 空气在0℃时的密度为ρair0=1.293 kg/m3。

炉气流速很小,可视为静止状态。

设炉中心水平面的表压力为0。

炉顶部距离炉中心有0.4m ,炉底部距炉中心有0.5m ,试求炉顶部以及炉底部的表压力。

如果炉顶部以及炉底部分别开观察孔,打开时会出现什么情况?b. 有三台相同的加热炉共用一个烟囱,如图平面结构。

在1-1处,3台炉的阻力均相同,试根据烟囱抽力计算式,分析估计烟囱的抽力如何考虑,不用具体计算,出分析方案。

2221()()2np air hot hot f l u u p gH W ρρρ-=---a. 有3台加热炉共用一个烟囱,如图平面结构。

在1-1处,2#炉的阻力是1#和3#炉的2倍,1#炉或3#炉1-1断面到2-2断面的阻力是2#炉本体的1/5。

试根据烟囱抽力计算式,分析估计烟囱的抽力如何考虑,不用具体计算,出分析方案。

2221()()2np air hot hot f lu up gH Wρρρ-=---c. 有一块钢板厚度为15mm,平面尺寸为550×1220mm,初始温度30℃,装入1250℃的炉内加热。

炉气对钢板表面综合传热系数为123W/(m2C),钢材的热导率为30W/(m℃),密度7800kg/m3,定压比热为482 J/(kg℃),试计算将圆钢加热到850℃所需要时间。

解:(1)先计算Bi准数,判定是否为薄材。

1230.015==0.0640.129hBiδλ⨯=<(2)计算所需时间ln0.0150.55 1.227800482125030=ln1230.55 1.221250850=511spV c t thA t tρτ∞∞-=-⨯⨯⨯⨯-⨯⨯-7. 说明诺模图是如何得到的,谁的发明?用分离变量法,结合单值性条件,求得一维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的级数形式特解为2212sin()()exp()(352)sinn nsta nn n n nxcon at t t tconββτδββββδ∞∞∞==----+∑其中2()naf Bi Foτβδ==,整理移项,得到对称一维加热,任意坐标处x截面在任意时刻与初始时刻的过余温度比20(,,)(353)t t a a x f t t τδδλδ∞∞-=--对于两面加热的平板中心(centre ),则有0,0x x δ==,于是又可得到中心与开始时刻的过余温度比 2(,)(354)cen cen sta t t a a f t t τδδλ∞∞-=--因为按照式(3-53)和(3-54)计算温度过繁,海斯勒Heisler 等人1947年绘制成以Fo和1/Bi 为横坐标,以过余温度比为纵坐标的曲线图,供查找计算,称为诺模图。

d. 将一厚100宽1000mm 的扁钢坯平放于炉温为1200℃的炉内单面加热,假设非受热面为绝热面。

扁钢坯初始温度为t sta =38℃,热导率为λ=35.4 W/(m •℃),导温系数a=0.55×10-5m 2/s ,炉内火焰对钢坯表面的平均综合给热系数h=178 W/(m 2•℃),试求扁钢坯受热表面达到641℃时所需要时间。

解:可以当做厚200mm 的扁钢坯进行双面对称一维加热处理,应用教科书图2-23、图2-24图解计算。

根据Bi=h δ/λ=(178×0.1)/35.4=0.5,无量纲坐标x/δ=0.1/0.1=1.0,查图B (书上图2-24),得图B (书上图2-24)平板一维加热或冷却时任意截面与中心的过余温度比0.8cent t t t ∞∞-=- 上式中t 为受热表面温度,t cen 为非受热表面温度,若看成100mm 厚扁钢坯就是底部温度。

若看成厚200mm 的扁钢坯进行双面对称一维加热时就是中心温度。

而受热面过余温度与初始过余温度之比可计算出 12006410.481120038sta tt t t ∞∞--==-- 由(355)cen sta sta cen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得到0.481/0.6010.8cen sta sta cen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 又由Bi=0.5,查图表A (书上图2-23),得Fo=1.6,图A (教科书上图2-23)平板一维加热或冷却时中心与初始过余温度比而02a F τδ=,于是22050.11.629090.8080.5510F s h a δτ-==⨯==⨯A 、c\E 用一个小型火焰炉烧嘴做燃烧特性试验,使用燃料为CH 4,当燃料流量为7 Nm 3/h ,空气流量为50 Nm 3/h ,炉温恒定在1150 ℃,试计算该炉温下的化学当量比和空气过剩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