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物理基础

第2章 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物理基础



双极型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就用正向电流放大倍数βF来描述, βF定义为:

IC F IB
也称为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F远远大于1(通常大于 100)。

如果将发射极和集电极对换,从原理上讲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但由于晶体管的实际结构不对称,特别是在集成电路中,发 射区嵌套在基区内,基区嵌套又在集电区内,发射结比集电 结小得多,反向电流放大倍数βR比βF小得多,故这种工作状
当VD增大时,靠近漏区的耗尽区先接触到半绝缘衬底,形成夹断。
偏减小时变窄,VD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VD反偏而改变栅下NGaAs的耗尽区宽度,也就改变了ID的大小。类似电阻。
2.8 本章小结

集成电路由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材料构成,其中半导体材料最 为关键。

两种类型的半导体结合形成PN结,金属与轻掺杂半导体结合形成肖特
︱Vgs4︱ (1)“截至”区:沟道未形成; ︱Vgs3︱ ︱Vgs2︱ ︱Vgs1︱
(2)“线性”区:弱反型区,
这时漏极电流随栅压线性增加;
(3)“饱和”区:沟道强反型,
漏极电流与漏极电压无关。
︱Vds︱
MOS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

当漏极电压太高时,会发生称为雪崩击穿或穿通的
非正常导电情况。
触称为欧姆接触。
2.4 双极型晶体管
2.4.1 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在半导体晶体中形成两个靠得很近的PN结即可构成双 极型晶体管。

它们的排列顺序可以是N-P-N或者P-N-P。前者我们称 之为NPN晶体管,后者称之为PNP晶体管。

三个区域分别称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对应引出的 电极分别称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E-B之间的 PN结称为发射结,C-B之间的PN结称为集电结。
基接触,金属与重掺杂半导体结合形成欧姆接触。

其中,一个PN结或一个肖特基结加上一到两个欧姆结就构成单向导电 的二极管,两个背靠背的PN结加上三个欧姆结就构成具有放大或开关 作用的双极型三极管,一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加上两个欧姆结就 构成一个MOS管,一个肖特基结加上两个欧姆结则构成一个MESFET。
线性区
︱Vds︱=︱Vgs-Vt︱ 饱和区

︱Vgs4︱ ︱Vgs3︱ ︱Vgs2︱ ︱Vgs1︱ ︱Vds︱
MOS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
线性区输出电导
dI ds K N Vgs VT Vds 0 dV ds lim

︱Ids︱
饱和区电流与Vds无关, 类似电流源

跨导gm表示输出电流Ids和输入电压Vgs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gm来衡量MOS器件的增益

如果漏源之间有电位差,将有电流流过。 如果加在栅上的正电压比较小,不足以引起沟道区反型,器件仍处在不导
通状态。引起沟道区产生强表面反型的最小栅电压,称为阈值电压VT。
2.5.3 MOS晶体管性能分析
线性区 ︱Vds︱=︱Vgs-Vt︱ 饱和区 ︱Ids︱

一个MOS管的正常导电特性
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体接触都能形成肖特基接触。

当金属与重掺杂的半导体接触时,由于半导体中的多 子浓度大,形成的势垒区将非常薄。这导致金属中的 电子不用越过接触势垒就能够通过隧穿效应达到半导 体中。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同样如此。此时势垒对载流 子的阻碍作用几乎可以忽略,载流子能够 “自由”
通过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区。这样的金属与半导体接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工具
第二章 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物理基础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集成电路材料的种类及功能;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了解欧姆型接触和肖特基(Schottky)型 接触及其区别; 了解双极型晶体管、MOS晶体管及金属 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的基本 结构

内容提要

2.1 集成电路材料及其功能
n 掺杂半导体衬底 p 型MOS 管
2.5.2 MOS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以NMOS晶体管为例,如果没有任何外加偏置电压,从漏到源是两个背对 背的二极管结构。它们之间所能流过的电流就是二极管的反向漏电流。在 栅极下空穴。

如果把源漏和衬底接地,在栅上加一足够高的正电压,正的栅压将要排斥 栅下的P型衬底中的空穴而吸引电子。电子在表面聚集到一定浓度时,栅 下的P型层将变成N型层,即呈现反型。N反型层与源漏两端的N型扩散层 连通,就形成以电子为载流子的导电沟道。
(6)与重掺杂半导体构成半导体器件的电极的欧姆接触; (7)构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
(8)构成与外界焊接用的焊盘。
重掺杂的多晶硅电导率接近导体,因此常常被作为导体看
待,主要用来构成MOS晶体管的栅极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短 距离互连。

作为绝缘体,二氧化硅、氮氧化硅、氮化硅等硅的氧 化物和氮化物在集成电路工艺中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分类 材 料
电导率 (S· cm-1)
导体
半导 体 绝缘 体
铝(Al)、金(Au)、钨(W)、铜(Cu)等金 属,镍铬(NiCr)等合金;重掺杂的多晶硅
硅(Si)、锗(Ge)、砷化镓(GaAs)、磷化铟 (GaP)、氮化镓(GaN)等 二氧化硅(SiO2)、氮氧化硅(SiON)、氮化硅 (Si3N4)等

总之,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特性使得半导体材料在微电 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肖特基接触与欧姆接触

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时,由于金属费米能级与半导体的费 米能级不同,将导致电子从金属流向半导体或者半导体 流向金属。从而形成肖特基接触。

理论上当金属的费米能级高于P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时,
或者金属费米能级低于N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时,由于 电子或空穴的流动将在半导体表面附近产生势垒区形成 肖特基接触。其他情况不形成肖特基接触 事实上由于半导体表面态的存在,金属与轻掺杂的半导
三层材料叠在一起组成的,绝缘体介于导体和掺杂半导体之间意图
源极 栅极 导体 绝缘体 栅极 栅极
n
n
漏极 源极 衬底 耗尽型电路符号
导体 绝缘体 栅极 栅极
漏极
源极 衬底 增强型电路符号
漏极
p 掺杂半导体衬底 n 型MOS 管
源极 栅极
p
p
漏极 源极 衬底 耗尽型电路符号 漏极 源极 衬底 增强型电路符号 漏极
I ds gm Vds常数 Vgs

在线性区,跨导gm为
g m (线性)=K N Vds

在饱和区,跨导gm为
g m (饱和)=K( N Vgs-VT)
2.6 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ESFET

利用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形成的肖特基结可以构造MESFET 器件。 MESFET器件用GaAs和InP基半导体材料构成。

由于晶体管有两个PN结,所以它有四种不同的运用状
态。
(1)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为放大工作状态; (2)发射结正偏,集电结也正偏时,为饱和工作状态; (3)发射结反偏,集电结也反偏时,为截止工作状态; (4)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时,为反向工作状态。

在放大电路中,主要应用其放大工作状态。
课下作业
请给出以下集成电路相关领域经常出现的英文缩写 的全称(英文和中文): IC, IP,ASIC, VLSI, SOC, CPLD,FPGA,DRAM MEMS, BJT, HBT,(C)MOS, FET,MESFET,HEMT, TTL,ECL,BiCMOS, SOI, MIM PCB,MCM,SIP,DIP,BGA,SOP CAD,EDA, PDK,DRC,ERC,LVS,LPE, SPICE,GDSII,VHDL,BSIM LOCOS, STI

截止区 线性区
饱和区

KN是NMOS晶体管的跨导系数,KN与工艺参数及器件的几何尺寸 有关,其关系为
με W ' W n KN ( )K ( ) tox L L

各项结构参数如下图器件示意图所示
MOS器件方程式中各几何项
2.5.4 MOS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

线性区与饱和区之间的 分界线对应于条件︱Vds ︱=︱Vgs-VT︱ 从图上可以得到微分后得
态基本不用。
2.5 MOS晶体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5.1MOS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简称为MOS器件
MOS是由导体、绝缘体与构成MOS器件衬底的掺杂半导体这 MOS的基本原理:在半导体靠近绝缘体界面感应出与原掺杂 类型相反的载流子,形成一条导电沟道,从而导通两侧的掺杂 半导体电极。 根据形成导电沟道的载流子的类型,MOS管被分为NMOS和 PMOS。
GaAs基MESFET

工作原理
对于耗尽型MESFET,当栅压VG为零,而源漏电压VD很小时,栅
下耗尽区并未延伸到N-GaAs下沿,器件处于导通状态, 因此源 漏电流ID很小并随源漏电压线性变化。 这时的VD称为饱和电压VDsat
当VG反偏而VD很小时,栅下耗尽区宽度在反偏增加时增宽,VD反
NPN和PNP晶体管的结构构成示意图、能带结构示意图和它们的晶体管符号。

一般在制作时,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远高于基区和集电区;基区做
的很薄(以微米甚至纳米计);集电结的面积大于发射结的面积。 因此,在使用时,E、C两个电极是不能交换的。电路符号中E电极
的箭头,表示正向电流的方向。
2.4.2 双极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2.2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2.3 欧姆型接触 2.4 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2.5 MOS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2.6 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的基本结构 2.7 本章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