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教学设计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齐鑫一.学习者分析1.学生具有读图(图表)、识图(图表)的基本技能。

2.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3.因为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并且现代的初一学生所接触的文化现象中包括了许多日本的文化元素,如日本的动漫、游戏和某些电子商品等。

学生通过身边的各种媒体对日本了解较多,但学生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深层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二.教案/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了解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

(4)借鉴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2.本课目标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培养阅读地图的能力;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各种图表和文字资料获取地理知识,提高了比较、归纳的能力;将课程知识点分成一系列不同的场景,并以旅游日本作为贯穿始末的主线,让学生争对各场景进行思考、讨论,解决各个问题,从而学习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体会并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环境的人地观。

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辩证的分析地理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日本自然环境特征,多火山、地震的成因,以及防灾的教育。

关键:自然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教案理念和教案方式教案方式主要采用问题引入式、分组讨论、创设情境等,学习方式主要是主动学习、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案理念:1.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案效率。

3.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既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参考1。

运用图片,视频创设教案情境,增强教案的直观性,提高学习热情。

2.改变教案方式,学习方式,提高教案效率。

五.教案过程或活动过程1.教案准备阶段(1)搜集资料文字图表资料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知识进行细化、深化。

图象资料来源:1)来自互联网如富士山、樱花等景观图。

2)音乐、视频资料来自网上下载的乐曲,新闻。

(2)教材处理把本课教案内容分解为:1、地理位置2、气候3、地形4、资源5、火山地震。

并根据相关内容设置问题。

2.教案实施教案过程导课:(欣赏图片——富士山风光)师:这组美丽的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风光?生:日本。

师:好,下面我们就出发,去日本考察,亲自感受一下日本独特的自然特征。

师:去日本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呢?(展示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生:飞机和轮船师:为什么不能选择火车和汽车?生: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师:日本是个岛国,海上交通便利。

我们就乘船游览日本,进行一次环岛游。

(展示环岛游的路线)师:此次环岛游经过了日本的哪几个大岛呢?(大屏幕演示)生:北海道岛,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

师:日本是由这四个大岛和上千个小岛组成的,是一个群岛国。

老师这有四个大岛的轮廓图,看咱们同学能不能分辨出来是哪个大岛。

(展示四个大岛的拼图)生:抢答。

师:好,下面老是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拼出日本的四个大岛。

生:两名同学到合作完成拼图。

师:同学们看书P18图7.2一会老师找同学说出我此次环岛游经过了哪些海和洋。

咱同学在找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岛与岛之间的内海。

生:(按照演示一次回答)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太平洋,濑户内海。

师:到了日本,我们同学可能最想看到的就是日本的国花——樱花,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绽放的樱花。

(播放介绍樱花的视频)师:同学们听没听说过“樱花前线”?生:没有。

师:在日本,樱花由温暖的南方向北方依次开放,形成一条由南向北推进的“樱花前线”。

师:樱花为什么由南向北依次开放而不是同时开放呢?生:因为气温的差异。

师:非常好,那么气温的差异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生:所跨的纬度不同。

师: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最主要的因素。

好,我们来看看日本所跨的纬度范围。

找一个地区的纬度范围,只要找到最南最北的两条两条纬线。

生:读出纬度范围25°N—45°N。

师:判断一下,处于哪个温度带?生:北温带。

师:我们在描述一个国家纬度位置的时候就从纬度范围和所处的温度带两个方面来描述。

师:再来看看日本所跨的经度范围。

(展示最东面和最西面的两条经线)生:读出经度范围125°E—145°E师:英国也是一个岛国,同学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判断出英国的经纬度范围?(出示英国地形图)生:52 °N—60 ° N;0°—8 ° W。

师:从所跨的经纬度范围来看,哪个国家更广一些?生:日本。

师:日本所跨的经纬度范围都很广,这就为日本的自然环境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

比如说自然环境当中的气候。

师:(出示亚洲的气候图)由于所跨的纬度不同,日本形成了两种季风气候,读图说明是哪两种季风气候?生: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师:日本和我国同属于东亚,形成了亚洲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我国的首都北京和日本的首都东京,纬度位置大致相同,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们的气候有什么不同。

气候包含两个要素,哪两大要素?生:气温和降水。

师:所以比较两地的我们也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出示东京和北京的气温降水比较表)从气温上看一月份的气温,哪个地区更高一些?七月份的呢?从温差上来看,哪个地区的温差更小一些?生:一月份东京的气温高,七月份北京的气温更高。

从温差上来看,东京的温差更小。

师:从降水量上来看,哪个地区的降水量更大?生:东京。

师:温差小,降水量大是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点,为什么日本的气候具有海洋性呢?生:因为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

师:因此呀,日本的气候表现在温度上夏天不那么热冬天不那么冷,降水量大。

这主要是受到海陆位置的影响。

师:到了日本,除了观赏樱花之外,导游可能组织的室外活动工程?(展示爬山乘船游览长江长河)生:爬山。

师:为什么?生:因为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

师:很好,指出了日本的地形特点。

日本的山地面积达到了总面积的76%。

不愧是个多山的国家。

(出示日本的地形图)这是日本的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

从日本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日本的地势都在多少M以上。

哪个岛海拔是最高的?生:1000M以上,本州岛的海拔是最高的。

师:本州岛的中部是日本的地势最高处,其中就有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

找个同学到黑板上标注出富士山的位置。

生:把富士山的位置贴到黑板上。

师:富士山为什么用这个符号?生:因为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师:富士山不仅是火山而且是活火山。

师:日本境内多山,但是平原很少,日本的平原都集中分布于什么地区?生:沿海地区。

师:在本州岛有日本最大的平原,是什么平原?生:关东平原。

师:日本的首都东京就位于关东平原。

找同学到黑板上标注出东京的位置。

生:在黑板上贴出东京的位置。

师:同学们没有选择游览大江大河,为什么?生:因为日本没有长江长河。

师:虽然日本的降水量很丰沛,但是日本的山地多,地势陡峭,很难发育成大江大河。

但是,水流的落差大,河流短促湍急,也为日本提供了一项宝贵的资源,什么资源?生:水能资源。

师:我们考察日本的自然风光,发现日本的天真蓝,水真清,道路真干净,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空气也格外清新,走了一天,皮鞋还光亮如初。

日本的环境这么好,与哪一项资源有关?(展示日本风光图片)生:森林资源。

师: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国土面积的70%,有“绿色王国”的美称。

你认为日本丰富的森林资源与自然环境中的哪些要素有关系?生:气候,地形。

师:我们国家有很多地方的气候也很适合树木的生长。

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仅为13.4%,这是什么原因呢?生:乱砍乱伐等。

师:嗯,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环保意识也起着很大的最用。

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癖的程度,老师搜集了一些日本的植树趣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展示日本植树趣闻资料)师:日本的环境好,我们国家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吗?生:也开办树木银行。

不乱砍乱伐,不出口一次性筷子等。

师: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环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信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地球的水会更清、天会更蓝。

师:日本的森林资源丰富,用于发展经济矿产资源也同样丰富吗?为什么?生:日本是个地峡的岛国。

师:这事实上也是受到它海陆位置的的影响。

师:在游览第三天时,发生了地震。

这是偶然吗?生:不是,因为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师:嗯,日本确实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在日本平均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有1000多次,2-3年就会发生一次破坏性的地震,不愧为“火山之邦,地震之国”。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出示板块构造图)生: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师:关注新闻的同学可能知道,最近位于地中海附近的一个国家也发生了地震,是哪个国家?生:意大利。

师:意大利位于哪个火山地震带上?生: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师:同学们看图分析一下,中国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吗?生:不是。

师:中国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之间,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但是没有日本那么明显。

师:提到地震,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去年的汶川大地震,这次地震再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祖国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咱们同学是不是也为灾区捐款了?地震发生时,哪个国外救援队最先到达的?生:日本。

师:日本的救援队第一个赶到我国进行救援,也体现了一种国际救援的精神。

(播放视频)师:当时日本拿着最先进的救援设备,叫什么?日本丰富的抗震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展示图片日本的抗震建筑,日本小学生的抗震演习)日本的丰富抗震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事实证明,只要抓住震前的十几秒钟完全有生存下来的希望。

师:下面我们也来进行一次防震演习,大家有十秒钟的时间,看看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同学们会不会保护自己,顺利逃生。

(倒计时,警报声)生:进行防震演习。

师:时间到,原地不动。

看看同学们的表现。

找个同学到前面给大家表演一下。

生:到前面进行表演。

师:这是在教室里,如果在家里或在操场上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呢?生:如果在家可以躲到卫生间等狭小的地方。

如果在操场上可以蹲下双手抱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