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7章 植物基因转化及检测(植物基因工程)
第7章 植物基因转化及检测(植物基因工程)
① 编码一种不存在于正常植物细胞中的酶;
② 基因较小,可构成嵌合基因; ③ 能在转化体中得到充分表达; ④ 检测容易,并能定量分析。
1. 抗生素类选择标记基因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Neomycine phosphptransferase-II , NptII) 、 氯 霉 素 乙 酰 转 移 酶 (Chlora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 , Cat) 基 因 、 潮 霉 素 磷 酸 转 移 酶 (Hygromycin phosphortransferase,Hpt)基因等。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是植物基因转化中应用最广泛的选 择标记基因。用卡那霉素( Kanamycin )、新霉素作为选 择性物质加入培养基中,可对转化植株进行筛选。
(4)胚状体受体系统
胚性细胞具有很强的接受外源DNA的能力,转化获 得的转基因植株嵌合体少,遗传背景一致、无性系 变异小、胚的结构完整、成苗快、数量大。
优点 接受外源DNA能力强,繁殖容易,转化率高
个体间遗传背景一致,无性系变异少
目前认为胚状体是较理想的转化受体
2、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1)载体导入法:用改造的质粒或其 它载体携带脱氧核糖核酸DNA进入植 物细胞 (2)直接导入法:靠物理或化学方法 将植物细胞“打个洞”,然后让外源的 脱氧核糖核酸DNA进入。
叶盘转化法(leaf dish transformation)
农杆菌的培养及活化 剪有伤口的叶片预培养(2~3d)
农杆菌浸染(20min) 共培养(2~3d) 筛选(培养基中加入50mg/l的卡那和100mg/l的羧卞青霉素) 抗性芽的获得 生根培养基(其中加入50mg/l的卡那)中生根后 转基因植株的移栽
分子生物学及抗虫性检测
1. 共培养
2. 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
3. 筛选获得的抗性愈伤
F
5. 胚萌发成苗
6. 转基因植株移栽大田
4. 抗性愈伤分 化成胚状体
DNA直接导入的基因转化方法
化学法:PEG法和脂质法
物理法:基因枪法、电击法、超声波法、激光 微束法和显微注射法
基因枪转化法
原理:利用高速飞行的微米或亚 微米级惰性粒子(钨或金粉),将 包被其外的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 体细胞,并释放出外源DNA,使 DNA在受体细胞中整合表达,从 而实现对受体细胞的转化。 金属:金粉,钨粉
14
1、植物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及遗传转化
• • • • • (1)原生质体受体系统 优点 外源DNA易于到入细胞 转化细胞为单克隆,再生植株中嵌合体少 可适用于多种转化方法,如电击法、PEG法、显 微注射法和脂质体法 • 缺点 • 原生质体培养所产生的细胞无性系变异大,遗传 稳定性差 • 原生质体培养培养难度大,植株再生频率低
2. 除草剂类选择标记基因
例 如 草 甘 磷 是 EPSP 合 成 酶 (5-enolphyruvylshikimate 3phosphate synthase) 的 抑 制 剂 、 磺 酰 脲 是 乙 酰 乳 酸 (acetolactate)合成酶(Als)的抑制剂。
3. GUS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
转基因方法
DNA间接转化法
转化的优点
受体种类,可以在原生质体 、蛋细胞和细胞团、组织器 官或整株等多级水平上进行 ,方法成熟可靠,简便易行 ,周期短,转化率高;
转化的缺点
转化双子叶植物为主。大 多数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 物对农杆菌的侵入不敏感 ,限制了该法在禾谷类作 物中的应用。 转化体常出现“嵌合”现 象,需在严格条件下加以 选择以淘汰未转化细胞 转化效率低,需要专门设 备(电击仪、显微操作仪 或基因枪),多数需要原 生质体与愈伤组织,周期 太长(电击法)
Reporter gene without start codon Reporter gene with start codon 0 = no reporter gene, 1 = gusA, 2 = gfp, 3 = gusA:gfp, 4 = gfp:gusA Polylinker derivatives 0 = from pUC18 8 = from pUC8 9 = from pUC9 Resistance gene for selection in bacteria 2 = chloramphenicol resistance gene 3 = kanamycin resistance gene Resistance gene for selection in plants 1 = hygromycin resistance, hptII gene 2 = kanamycin resistance, nptII gene
4. 荧光素酶基因
荧光素酶(Luciferase, Luc)基因是生物体催化自身发光 的一种蛋白质。 Luc 基因可以作为报告基因,检测与 Luc 基因嵌合的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
5. 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化系统
在植物的遗传转化中,通常利用抗生素类、除草剂类及有 毒物质基因作为选择标记,从非转化细胞中选择转化体。 但其表达的产物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① 筛选剂影响转化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② 选择标记基因可能对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问题; ③ 应用相同的选择标记基因向植物叠加外源基因存在一定的 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剔除转基因植物中的选择标 记基因。
(1)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共转化法(co-transformation) 同时使用两个独 立的 DNA 载体对植物进行转化,一个含有目的基因, 一个含有选择标记基因,可以获得共整合有目的基 因和选择标记基因的植株。当2个基因分别整合在受 体的不同染色体上时,转化植株后代经过有性阶段 的遗传重组,使选择标记基因与目的基因分离,即 可获得只含有目的基因而不带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化 植株。 双T-DNAs系统(超级双元载体),即将分别带有 目的基因和选择标记基因的两个 T-DNA 装载在同一 个载体中进行转化,能较大地提高共转化频率。
10
11
12
T-DNA
13
Nomenclature for pCAMBIA Vectors
lacZ in presence (Promoter cloning vectors only)
Za pCAMBIA1381 X
Reading frame (a/b/c) for gene fusion
PEG
电 击 法
(2)愈伤组织受体系统
几乎适用于每一种通过离体培养途径再生植株的植物,转化 率较高 。缺点是获得的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嵌合体比例 高,再生植株无性系变异性较大。 优点 外源DNA易于导入细胞 可适用于多种转化方法,如电击法、PEG法、显微注射法和脂 质体法 通过继代培养获得大量的再生植株 缺点 愈伤组织培养的再生植株无性系变异大,遗传稳定性差 愈伤组织由多细胞组成,再生植株中嵌合体多,筛选难度大
整株感染法
用刀切或针刺幼嫩植株产生伤口
携带外源DNA的农杆菌菌液直接涂在伤 口上
生长3-6周,形成3-10mm的冠瘤
切去冠瘤,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培 养2-3周
转移到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获 得转化组织
转移到含适当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再生 植株
转化率低,为1.5%
表1 几种植物转基因方法比较
GUS 基因不具有正选择标记,而是产生荧光物质 4- 甲基伞 形酮,因而可以荧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测定。 GUS 基因被广
泛使用于植物基因转化实验中。
例 Gus检测
原理:β-D-葡萄糖酸苷酶基因(Gus),催 化β-葡萄糖苷酯类物质水解。其中很多水解 产物具有发色团或形成荧光物质。 例:组织化学法测定Gus活性 作用底物为X-gluc,产物是一种不可溶的5,5二溴,4,4-二氯靛蓝;
标记基因
报告基因(Report gene)
β-D-葡萄糖酸苷酶基因(Gus) 荧光素酶基因(Luc)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
一、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的标记基因
选择标记基因是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转基因植 株的有效方法,在有选择压力的情况下,从大量非转化克 隆中选择出转化细胞,从标记基因的表达了解目的基因的 表达情况。 标记基因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3)种质受体系统
植物生殖细胞如花粉粒、卵细胞受体; 花粉管通道法、花粉粒浸泡法、子房注射法 优点 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接受外源DNA能力强,易于获 得转基因植株 单倍体,外源DNA无显隐性区分,加倍后可获得纯合 二倍体 缺点 单倍体育种难度大 时间局限性大,如花期短
花粉管通道法(pollen-tube pathway) 花粉管通道法是利用开花植物授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直 接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卵、合子或早 期胚胎细胞,实现目的基因转化. 简单易行,但转化效率低,而且授粉后的时间要掌握好。 生殖细胞浸泡法(germ cell imbibition transformation) 将供试外植体(如种子、胚、胚珠、子房、花粉粒、幼穗悬 浮细胞培养物等)直接浸泡在外源 DNA 溶液中,利用渗透作 用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稳定地整合、表达与遗传。 花浸法(flower infiltration) Beehtold等创立的简单、高效的拟南芥浸花转化法。将花组 织在含有 5 %蔗糖和 0.05 %表面活化剂的农杆菌菌液中浸一 下,可获得0.5%的转化种子。
根癌农杆菌
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Ti质粒(Tumor-inducing plasmid) 的改建与利用,从而开创了植物基因工程的新纪元。
5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载体pBIn19的结构
7
8
共 整 合
9
植物转化的双元系统
目前T-DNA转化植物细胞的标准方法是双元系统,即 穿梭质粒。插入外源基因的重组穿梭质粒直接转化含有Ti 质粒的根瘤农杆菌,经筛选后直接感染植物细胞。与共整 合系统所不同的是,含外源基因的质粒可在农杆菌内自主 复制并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