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


隔层为 空气层 。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7-2002)的 4 级水平,外门窗立口 均与外墙齐平 ,
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88J2-9 页次 19 。
15
附录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填写示例
节能设计
一、 建 筑 节 能 执 行 北 京 市 《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选型 种类
度 mm W/(m2.K) 射比%
SC
1 外门窗
2 透明幕墙
3 屋顶采光

4 屋顶天窗 注:1、透明幕墙及屋顶天窗设置
足限值要求。
,遮阳系数 SC 达到
,满
2、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
10
层为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88J5-1 坡屋 0.51
氨酯
2E2
膨 胀 聚 70
88J2-10 外 0.58
苯板
墙 51M1
岩棉板 80
88J2-10 外 0.56
墙 58
硬 泡 聚 50
88J2-10 棚 0.48
氨酯
W3
玻 化 保 30
88J2-10 补 2 1.47
温砂浆
内墙 6C2
玻 化 保 30
88J2-10 补 2 1.50
12
附录一: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填写示例
节能设计(居住建筑)
一、 建 筑 节 能 执 行 北 京 市 《 居 住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DBJ11-602-2006)。
二、 设计住宅为 九 层 板式 建筑,朝向 南偏东 15°,体形系数
S= 0.25 。
三、 建筑为 剪力墙 结构,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墙身细部:女儿
1、平屋顶保温包括

坡屋顶保温包括

2、外墙 1 为:

6
外墙 2 为:

3、接触室外空气地板包括:

4、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包括:

说明:
1、上表内容及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可依据实际建筑增减,
但不应遗漏。
2、设计采用填充式变形缝保温做法时,应说明填充材料做法,
或索引通用图集。
3、构造做法一栏可索引通用图集,也可引用施工图工程做法说
四、 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序 部位 号 1 屋顶 平屋顶
坡屋顶 2 外墙 1
2 3 接触室外空气楼板 4 非 采 暖 隔墙
空 调 间 楼板 与采暖 空调间
保 温 保 温 材 料 厚 度 构造
材料
(mm)
做法
传热系数 K W/(m2.K)
注:1、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
①平屋顶保温包括

温砂浆
棚 62
16
注:1、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
①平屋顶保温包括 二层上人平台及五层上人平台

坡屋顶保温包括 顶层及人防出口屋顶

②外墙 1 为: 陶粒砼空心砌块填充墙部位

外墙 2 为: 非透明幕墙部位

③接触室外空气楼板包括:主入口凹廊顶板、五层出挑底板 ;
④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之间的楼板与隔墙包括: 地下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 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大于《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第 3.1.5.1 条和 3.1.6.2 条的规定值,或围 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表 3.2.2-2 的限值时,应以‘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 判断计算表’(附录 D-3)取代‘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 D-2)。
墙、檐口板、空调板、勒脚及窗井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
施,做法见 88J2-9 图集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四、 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序 部位 号 1 屋顶
平屋顶
坡屋顶
2 外墙 1 2
3 凸窗非透明部分 4 接触室外空气地板
保 温 保 温 材 料 厚 度 构造 传热系数 K
材料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3
公共建筑(乙类)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计算书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 四、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 D-2)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 D-4)
(页) (页)
(页) (页) (页)
88J2-9 0.47
苯板
棚 61W1
13
5 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 挤 塑 聚 50
苯板
6 不采暖 隔墙
玻 珠 保 30
楼梯间
温砂浆
户门 7 封闭式变形缝内保温 挤 塑 聚 35
苯板
注: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
88J2-9 0.55 楼 66W 88J2-9 1.50 补2内 墙 66C1
2.00 88J2-9 0.80 补2临 缝2
1、平屋顶保温包括 屋顶层上人平台及封闭阳台顶板

坡屋顶保温包括 顶层及入口门厅凸出部分

2、外墙 1 为: 钢筋砼外墙保温构造

外墙 2 为: 陶粒砼空心砌体保温构造

3、接触室外空气地板包括: 封闭阳台底板

4、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包括:地下自行车库及出入口门厅顶板 ;
五、外门窗及屋顶天窗节能设计
8
节能设计(公共建筑)
一、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执 行 北 京 市 《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DBJ01-621-2005)。
二、 本工程属 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 S=

三、 建筑为 结构,采用外墙 体系,墙身细部:
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五、外门窗、透明幕墙及屋顶采光窗、天窗节能设计
1、各朝向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

西


(说明:当为甲类节能建筑时,上表应增加总窗墙比一栏。)
2、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 M= 。
3、外门窗、透明幕墙、屋顶采光窗、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
序 部位
框料 玻璃 间 隔 层 厚 传热系数 K 可 见 光 透 遮阳系数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4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编制说明
一、 当设计建筑物可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商住楼等, 应按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分别进行建筑节能计算,在首页封 面后应包括居住和公共建筑两部分目录和文件。
二、 当设计建筑物不能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局部有 少量宿舍用房的办公楼等,可按主要部分的性质(居住或公共 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计算。
1、各朝向外门窗窗墙比

0.12 西
0.12 南
0.39 北
0.27
2、坡屋顶天窗面积 32.4 m2。
3、外门窗、屋顶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
14
序号 部位
框料选型 玻璃种类 间隔层厚度 传热系数 K
mm
W/(m2.K)
1
外门窗
塑钢
普通中空 9
2.7
2
天窗
塑钢
普通中空 9
2.7
注: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
节能设计(居住建筑)
一、 建 筑 节 能 执 行 北 京 市 《 居 住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DBJ11-602-2006)。
二、 设计住宅为 层 建筑,朝向 ,体形系数 S=

三、 建筑为 结构,采用外墙 体系,墙身细部:
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明编号。
4、表中外墙传热系数应为平均传热系数 km。
五、外门窗及屋顶天窗节能设计
1、各朝向外门窗窗墙比

西


2、坡屋顶天窗面积 m2。
3、外门窗、屋顶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
序号 部位
框料选型
玻璃种类
间隔层厚度 传热系数 K
mm
W/(m2.K)
1
外门窗
2
天窗
注: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
(GB/T7107-2002)的
级水平,透明幕墙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
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的
级水平,外门窗立

,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说明:如建筑各朝向外门窗设计性能不同,表中应区分朝向说明;中空 玻璃间隔层充惰性气体时,填写间隔层厚度数值后应加字母 D。)
层车库与设备用房顶板、车库与物业用房隔墙 ;
(DBJ01-621-2005)。
二、 本工程属 乙 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 S= 0.21 。
三、 建筑为 框架 结构,采用外墙 外保温 体系,墙身细部: 女
儿墙、檐口、挑板、线脚、勒脚、窗井及进排风道
等 部 位 均 应 采 取 断 桥 保 温 措 施 , 做 法 见 88J2-10 图 集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四、 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序 部位 号 1 屋顶 平屋顶
坡屋顶 2 外墙 1
2 3 凸窗非透明部分 4 接触室外空气地板 5 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 6 不采暖 隔墙
楼梯间 户门 7 封闭式变形缝内保温
保 温 保 温 材 料 厚 度 构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