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测量设计方案书

地形测量设计方案书

地形测量设计方案书
(附测量成果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6年01月
1.工程简介
2.作业依据
2.1 任务依据
2.2 作业时所依据的规范和文件
本控制网的设计及实施根据以下规范和文件: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2.3 原有测绘资料的收集
3.控制网方案设计
3.1 观测方案的选择
控制网观测方案一般有两种方法:常规大地测量方法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方法。

常规大地测量方法相对更成熟,可靠性更高,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但要求相邻点位之间互相通视,以便构成三角形、大地四边形等图形条件;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方法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
术,它具有实施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方便灵活等优点,它不要求点位之间互相通视,且布网灵活。

由于地形面积有8平方公里,有些区域可能通视条件不好,要满足任意两相邻点都通视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布设控制网的方案上选择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方法。

其优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其平面精度将大大提高;另一个是布设及其测量时间缩短。

3.2 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在平面精度方面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以D级网精度的要求施测GPS网,要求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
1/40000;在高程精度方面也达到相应的等级。

3.3 GPS网形设计
3.4 控制网的坐标系统
4.GPS控制网观测技术要求
4.1仪器选型
GPS观测采用美国Trimble公司的Trimble GPS-5700双频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mm+1ppm。

所有仪器在观测前均按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4.2仪器检验
四台套Trimble GPS-5700双频接收机同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检测,检测项目有:静态测量精度、静态测量重复精度、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天线相位中心与几何中心一致性等。

检定结果四台套GPS双频接收机均合格,可以应用于生产。

4.3 GPS观测技术要求
1、观测采用美国Trimble公司的Trimble GPS-5700双频接收
机(四台套);
2、 卫星高度角大于15°,有效观测卫星数大于4颗,平均重
复设站数大于2,独立闭合环边数小于5条,同步观测时
段长度为90分钟,数据采样间隔为15秒,仪器对中误差
不大于1mm,天线高量测误差小于2mm;
3、作业前应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选择最佳观测时
段。

根据接收机台数,网形等编制作业调度表。

接收机天线的安置、观测数据记录及重测要求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相关要求执行。

4.4 GPS点制做规格
所有GPS控制点的选埋都将严格按照现场勘察后选定的点进行埋设,规格也严格按照D级GPS控制点制作规格来制做。

其GPS控制点的
制做的混凝土标石所用的水泥标号为425#,水、沙子、碎石与水泥的比例为0.9:1:2:4,灌注标石时,均逐层充分捣固,拆模时间不少于12小时。

其规格标石图如图1所示:
所有选埋的GPS控制点均记录并有点标记。

图1 GPS控制点规格标石图
5.地形测量
5.1测绘仪器选型
地形测量预设4~6组,将全部采用LeicaTC402(测角精度为2秒,测距精度为2mm+2ppm)、LeicaTC405(测角精度为5秒,测距精度为
2mm+2ppm)和Leica TC407(测角精度为7秒,测距精度为2mm+2ppm)全站仪,可以完全满足大面积地形测量。

所有仪器在观测前均按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5.2地形测量方法
在地形测量方面,全部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在测量时跑点技术人员用草图法进行现场绘制草图,为了绘制草图的正确性高,掌握仪器的技术人员随时都要用对讲机将各人所测的点号报给画草图的技术人员。

野外数据采集回来后,用徕卡办公系统软件将仪器中的数据点传输到计算机中,再由相关软件将数据处理并转换数据格式后,用“SCS多用途数字地形地籍测绘与管理系统”和“南方测绘”软件展点,技术人员再根据绘制的草图在测绘软件下成图。

6.工作计划安排
6.1首级GPS控制测量和一级导线网测量
第一步,对GPS控制点和一级导线点(总共为40个点)进行制做及保养,其时间为5天。

在制做控制点的同时,要对现场进行踏勘和认真选点。

第二步,控制点埋设,对40个控制点的埋设预期为2天。

第三步,控制测量施测,对8个首级GPS点的施测计划为1天;对几条一级导线点的测量计划为2天,内业平差计算为1天。

那么控制测量总天数为11天。

6.2地形测量
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将总地形划分为4到6大块,由每组测量负责人负责测量,按每组每天测量0.1平方公里计算,8平方公里地形测量外业总时间为15天到20天。

另外,内业整理方面,需要10天才能将成果提交。

由上计算出,工作时间将至少要35天到41天。

7.地形测量费用计算
7.1首级GPS控制点费用计算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2年修订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规定,按一般地形(即中等)控制测量的D级GPS点收费标准为3632元/每个点,依工程测量规范规定,8平方公里左右的地形最少应有8个D级GPS点,其首级控制测量的费用为3632元*8=29056元。

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图根加密,将布设几条一级导线网,依工程测量规范规定,一级导线控制点的个数每平方公里不少于6个,按一般地形(中等)控制测量的一级导线点收费标准为1764元/个点,其一级控制点的控制测量费用为1764元*48=84672元。

由上总计控制测量费用为113728元。

7.2地形测量费用计算
收费标准明确规定,起伏大但有规律,或比高≤80m的丘陵地,地物较少,通视条件较好,对于1:1000比例尺的地形测量,其收费标准为20232元/平方公里计算,8平方公里的地形测量费用为:20232元*8=161856元。

由上面计算得知,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总费用为275584元。

8.提交成果一览表
1.1/1000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展点图5份(结合地形图)
2.D级GPS控制点成果报告书2份
3.一级导线网测量观测手簿1本(原稿)
4.一级导线网测量平差成果报告2份
5.GPS控制网平差概算资料1本(复印)
6. 一级导线网测量平差计算资料1本(复印)
7.地形测量成果报告书2本
8.控制成果表2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