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活动记载(上午班)表时间:10月21日第八周星期:二班级:小二班班次:上午班教师:活动项目活动安排晨间1.接待:热情接待每位幼儿跟家长,继续稳定爱哭闹的小朋友。
2.区域游戏:建构区(拼拼搭搭)生活区(学习洗手)美工区(手工:撕长条;绘画:涂色)阅读区(《幼儿画册》等图书)等。
重点指导建构区,要求幼儿能够尝试整齐地;垒高积木的游戏。
晨锻1.韵律活动:《魔术国的节奏》《我不上你的当》《公共汽车》。
指导要点:请幼儿认识自己做操时的点子。
2.基本动作:跳游戏:小青蛙跳荷叶要求:幼儿能够进行双脚并拢连续跳跃的运动。
3.分散活动:小推车、小尾巴、奶粉罐滑板、纸蜻蜓等。
要求:重点指导幼儿学会正确地玩奶粉罐小推车的方法。
教学活动活动一一、教学内容:小班数学活动《糖果找家》二、教学目标:⒈学习将按糖果颜色(红、黄、蓝)分类。
⒉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三、教学准备:礼盒一个(里面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包装的糖果);贴有红、黄、蓝标记的袋子各一个。
四、教学重难点:识别不同颜色的糖果和袋子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感知法、练习巩固法、游戏体验法。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猜一猜。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包礼物,你们猜猜看里面会是什么呢?(摇摇、摸摸)这个东西呀,甜甜的,小朋友可喜欢吃了。
(糖果)"2、那我们就请他出来吧,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将糖果倒在桌子上)。
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颜色的糖果宝宝?(幼儿自由述说,每说到一样就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3、小结:这儿有红色、黄色和蓝色三种颜色的糖果宝宝。
1.听声音2.猜出糖果通过游戏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二、认识糖果宝宝的家,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1、认识糖果宝宝的家。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糖果1.回答老师问题2.参与游戏通过逐层递进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找家'的游戏。
"(出示贴有红、黄、蓝标记的袋子)你们看,这三个袋子就是糖宝宝的家。
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同。
有红色、黄色、蓝色)2、出示一块糖果,问:这个糖果宝宝应该住在哪个家里呢?(请1~2名幼儿操作)?你怎么知道这个糖果宝宝要放在这个袋子里呢?3、幼儿自己送糖果回家。
幼儿选自己喜欢的糖果送到相应的袋子里,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X色的糖果宝宝我送你回家。
"4、检查操作结果,并小结。
三、品尝糖果。
1、师:"你们真能干,帮糖果宝宝找了自己的家,为了感谢你们,想请你们品尝好吃的糖果。
不过在吃糖时前,要先说出你想吃X色的糖。
2、让幼儿选择任何一种颜色包装纸的糖果品尝,并说:"我想吃X色的糖果"。
和老师一起说出完整句子训练幼儿口语发展。
四、结束七、教学反思:《糖果找家》是小班主题活动《我喜欢》中的一节数学活动,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从根据糖果宝宝穿的衣服颜色给它们起名字,跟它们打招呼,到以糖果宝宝玩累了,请小朋友送它们回家为由,引导幼儿根据颜色标记送相应糖果回家,并要求幼儿变送边完整说出:“我把XX(颜色)糖果送回家。
”最后到品尝糖果。
选出自己喜欢的糖果并说:“我喜欢吃X颜色的糖果。
”孩子们自始自终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兴趣非常浓厚。
送糖果回家时,我面向全体,以“开火车”形式进行,让每个幼儿都有了送糖果回家的机会。
给予了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不知不觉,在玩玩、说说、做做、吃吃中达到了目标。
效果很好。
活动二一、教学内容:安全教育《不乱吃东西》二、教学目标:加深安全意识。
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认识到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吃东西时注意安全,自主性游戏主题:贝贝书店游戏准备:游戏1.增加幼儿对区角的认识和了解2.完善班级各个区角指导要点:1.观察区角中的书,学会如何正确翻书观察:又到了游乐场的游戏时间了,这次让孩子们来玩游乐场,男孩子比较好动,所以让他们玩软积木,女孩子玩积木砖,可以看得出,左边安静女孩都在垒玩具,右边的男孩子结果再打闹,老师说了几遍也无济于事,小朋友两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凑在一起,一人拿一个搭积木(软)开始打架,我看两个人满头大汗,制止了他们两个人。
我一直很头疼,为什么孩子们那么喜欢打架?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去玩积木?分析:其实我一直很头疼这个问题,在游戏前也和孩子们讲好了要怎样玩,可是一个个都抛在脑后。
所以在细节中遇到的问题还是要和教研组中来和其他老师老讨论讨论。
一日活动记载(上午班)表时间:10月23日第八周星期:四班级:小二班班次:上午班教师:活动项目活动安排晨间1.接待:热情接待幼儿,与幼儿问好,关注幼儿的衣着、情绪和身体状况。
2.区域游戏:阅读区(幼儿画册等)美工区(幼儿设计楼房、牛奶盒制作房子等)建构区(幼儿自由拼搭玩具)益智区(小区的拼图、楼道走迷宫游戏等)重点指导阅读区幼儿阅读图书。
晨锻1.韵律活动:《魔术国的节奏》《我不上你的当》《公共汽车》。
指导要点:请幼儿认识自己做操时的小点子。
2.基本动作:走游戏:钻山洞要求:能够弯腰低头钻过拱形山冻。
3.分散活动:呼啦圈、沙包、小尾巴等。
要求:重点指导幼儿尝试每次只拿一样玩具进行游戏。
教学活动活动一活动一一、教学内容:小班健康活动《小河马拔牙》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师朗读,理解故事内容2.知道如何保护牙齿,通过操作掌握如何刷牙和漱口。
三、教学准备:小河马以及故事里小动物的头饰故事的背景图( 一张是在小河马的家,一张是在医院) 一个牙齿的模型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难点:能够进行延伸与反思,明白自己生活中要保护牙齿。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感知法、练习巩固法、游戏体验法。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教:今天我们小三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一边问一边戴头饰)教: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听一个关于小河马的好听的故事(提倾听的要求)请小朋友仔细的听,安静的看1.边听故事边看图。
并且认真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听第二遍故事。
活动开始设计了看图听故事,让孩子眼、耳一致的去了解故事内容,充分锻炼了孩子的眼耳一直,并积极的去了解故事内容。
开始讲故事(之前就把背景图粘幼儿跟着录音机一起讲故事。
小河马深刻记忆故事的内容,在小结中学会知道故事在黑板上)讲完后,教:故事里的小河马怎么了?教:为什么小河马的牙齿会坏呢?或是为什么小河马要拔牙呢?(按照幼儿上面的回答问)教:小河马怎么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呢?教:怎么刷牙呢?教:看,这是一口整齐的牙齿,我准备了一个小牙刷,我来帮它刷刷牙(先横着刷),哎呀,脏东西怎么刷不下来啊?这可怎么办?(如果幼儿答不出可提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呢?的含义。
然后可以准备一段刷牙歌的音乐,让幼儿一起伸出小手,来刷一刷。
教:除了刷牙,还有是好方法保护牙齿?教:怎么漱口呢?教:我们漱口的时候先喝一口水,然后再嘴里面鼓一鼓,能不能把谁喝下去?最后吐掉,吐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漱口吧(每个人杯子里倒一口水,每张桌上放两个桶)漱口之前也要提要求,不能把水喝下去,把水吐在桶里。
结束语:给客人老师看看我们的漱口之后,牙齿有没有变干净。
跟客人老师再见。
幼儿尝试看着幼儿画册讲故事在前面听故事的铺垫下,让孩子也尝试边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七、教学反思:糖果是宝宝们爱吃的零食之一,对于小班的宝宝爱吃糖果却不能够按时刷牙、漱口,使宝宝们有了蛀牙。
健康活动《小河马拔牙》目标是让宝宝们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漱口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首先,分段进行讲故事,一边听一边提问,这样也可以帮助小朋友更好的熟悉故事,为之后提问做好铺垫。
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有的孩子学小猴医生给小河马拔牙的动作,有的孩子互相模仿起了故事中小猴医生与小河马对话的情节。
有的模仿想吃糖时很馋的样子,拔牙,牙疼时捂着牙的样子等等。
小班幼儿特别爱模仿,这样孩子一下子就投入的故事的情节中去。
其次,听完第一遍我给孩子讲的故事之后,根据情况提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如:小河马找小猴医生干什么呢?这样的话孩子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我了“去拔牙”。
在讲故事时还让故事变得更精简一些,如,小猴医生对小河马说的话太长了,孩子们来不及听明白,就把那段话变成“糖吃多了,牙齿就会坏,要拔牙”。
这样我在提问时,孩子们回答我时也很容易。
通过本活动,孩子明白了糖果不能多吃以及怎样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牙齿。
由此可见,幼儿故事不需要老师过度的“挖掘”,而是在孩子能理解接受的层面上通过引导让幼儿直接与作品互动,使孩子真正领略作品的魅力,获得独特的体验,成为学习文学的主体。
活动二一、教学内容:《大型玩具》二、教学目标:能够安全地进行滑滑梯的游戏,养成不推不挤的好习惯。
三、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尝试在人多的时候要排队进行滑滑梯的活动,不推也不挤别的小朋友,注意滑滑梯时的安全。
自主性游戏游戏主题:自由图画区,宝宝书店,小小演播厅。
游戏准备:1.整理各区域的材料,有序摆放。
指导要点:1.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区对待材料的情况,指导根据所玩的区角内容,有序地玩、摆放角色材料。
2.指导幼儿确定自己的角色,尽快进入角色扮演中去。
观察:在幼儿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我先观察了每个游戏区的游戏情况,观察了幼儿对于材料的运用情况,幼儿基本上是一到游戏区就拿游戏材料、玩具开始玩:宝宝书店(阅读区),陈一诺、程兰青、陈瑀涵、刘欣、舒浩宇,她们有的在阅读幼儿画册,有的再看手工制作的图书,有的在看绘本故事,还会有简单的交流故事情节,页面图案等;涂画区一组有,苗雨辰,王立诚,郭瑞,吴佩,徐泽浩,他们在涂画区的白色涂写区里开始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线条和简单的人物简笔画,徐泽浩和苗雨辰还出现了争抢画笔的现象。
小小演播厅里的小朋友比较多,大多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头饰,并进行角色扮演交流,今天幼儿能够较快地进入自己所选的游戏区,我随机地问了几个幼儿自己选的角色内容,除陈果外都能说出来。
分析: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对于材料的运用、玩耍应该可以比今天的表现更加好一些,我想对于游戏中出现的一些不理想的状况是需要教师去关注的,教师自身对于游戏材料的作用、幼儿与材料的关系等也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今天我采用了一种全自然状态中观察的策略,我觉得上面观察到的一些情况还是比较正常的,因为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载体,幼儿是在与游戏材料的摆弄、玩耍中发展能力的。
通过指导、评价以及平时的随机教育等帮助幼儿更好地与游戏材料作用,更好地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