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城市征兵难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关于当前城市征兵难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关于当前城市征兵难的原因及对策建议:2013-12-29 10:36:50关于当前城市征兵难的原因及对策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内司委2011、2012年度**区新兵征集任务数完成率分别为90.9%和82%,一次性体检合格率分别为25.6%、37.2%。
2013年,**区新兵征集任务数为255名,全区初选应征入伍青年只有299名,一次性体检合格仅有108名,合格率为36.1%,报名青年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43%,任务完成率为80%左右。
**区连续三年未能完成上级规定的新兵征集数,征兵难的现象较为突出。
最近,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改进相关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当前城市征兵工作难的原因今年的征兵工作是23年来首次由冬季改为夏季。
为做好新兵征集工作,**区在宣传发动、工作人员培训、组织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工作进展看,适龄青年参军报名积极性不高,报名人数偏少、素质偏低,征集形势仍较为严峻。
当前城市征兵工作难的主要原因是:(一)受社会人口数量和质会对军队的尊敬,但同时也使部分青年对军人生活产生恐惧,再加上现行退伍士兵安置优抚政策宣传不到位,严重影响了部分适龄青年入伍积极性。
(五)兵役法刚性不强,监督执行落实难。
现行的国家兵役法无实施细则,对违法惩处的规定过于原则。
如第六十六条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或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行为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对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但具体操作实施较困难。
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江苏省征兵工作条例》,对于处罚虽然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从实际情况看,对一些采取手段故意逃避服兵役的适龄青年,相关部门显得束手无策,有关规定并未有效执行。
二、关于解决城市征兵工作难的对策建议征兵工作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基础,事关个人、家庭的未来,事关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
当前城市征兵工作难,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社会各界应群策群力,共同探索解决对策。
(一)要强化宣传,切实加强
国防教育。
要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实现新形势下党的强军目标的政治高度,结合国民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全民国防教育,特别是征兵工作的宣传。
要强化组织领导,教育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实新鲜有说服力、感染力国防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及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实现“强军梦”、“中国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宣传教育方法,重点宣传兵役法规政策,使社会、家庭、适龄青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发青年爱国热情,鼓励高素质青年参军入伍。
(二)坚持依法征兵,完善法律法规。
现行兵役法虽是2011年10月修订的,但随着形势变化,兵役法、《江苏省征兵工作条例》一些规定或由于过于原则,或明显滞后,已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应尽早从立法层面进行修订,加以完善。
一是要进一步充实修订兵役法。
建议国家明细兵役法执法主体和对拒服兵役实施处罚的类型、程序及权限,并明确本法与行业专项法律法规的关系。
二是要尽快制定执法配套法规。
根据兵役法明确的有关原则和要求,由省市制定或修订地方性实施细则,明确执法主体和具体职责,明确处罚的具体原则和标准。
三是加强对兵役法律法规实施监督和执法。
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关注兵役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强化监督,开展对兵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促进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兵役机关依法征兵。
(三)注重政策导向,吸引青年应征。
做好征兵工作,政策导向起着关键的作用,优抚和退伍安置政策是影响征兵工作的重要方面。
对于义务兵优待金、退役金和退伍补助等标准,应从政策层面认真研究合理设定,完善现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有志青年积极应征报效国防。
一是提高优抚标准。
优待金标准应与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相适应,同时可考虑实行以兵员文化程度为主线划分优待等级和制定退伍安置政策,调动高学历青年入伍积极性。
二是抓好政策落实。
特别要注重非及时兑现类和非刚性的优待政策的落实,如退伍后免费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入普通高校或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享受国家发给的助学金,退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的,服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验,同等条件优先录取或聘用等,这将充分调动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推进安置政策的改革。
省市有关部门对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的退伍兵,可考虑出台根据学历、服役表现
等情况享受加分政策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