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国企改革政策解读

地方国企改革政策解读

附件:地方国企改革政策解读近期以上海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纷纷展开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借助资本市场整合国资企业,以实现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

在分析中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各地未来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及可能路径,分析北京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为首钢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央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政策导向近日,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资委正在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抓紧修改深化国企改革意见,下一步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发布。

根据讲话内容,总结出未来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1、会议给出了未来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七方面内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讲话明确了未来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3、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第一,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二,国有企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将降低国有股权的比例;第三,大力支持各种非公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到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中;第四,国有企业通过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的运行机制;第五,在具体实施中,实行一企一策,分类进行研究,分类提出措施,不搞一刀切;第六,改革要统筹安排,系统推进、稳妥操作、强化公开透明和规范运作,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4、在加强企业管理机制改革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形式:第一,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的形式;第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绝对控股;第三,涉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相对控股;第四,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国有参股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全部退出。

二、上海国企改革的历史回顾及新的部署1、上海国企改革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资改革主要经历了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三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中上海国资都承担了改革先锋的重要作用,因此上海的改革模式具有一定前瞻借鉴价值。

图1 上海历次国资改革的主要思路表1 中央与上海国资改革回顾2、上海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部署虽然经历过多轮改革,但上海国企在多方面仍存在问题:一是国资布局过宽过散;二是国资流动性不足;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四是改革动力弱化。

表2 上海国资改革主要目标因此,在中央的号召下,为进一步推进本地国企改革,上海市于12月17日出台了第一套地方国企改革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即“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 条”),从国资管理、国资布局、国企治理、国企经营者分别确立了目标,与中央的思路完全一致:1、在国资管理层面,明确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公司明年要进入实质运转;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将细化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型的思路。

搭建国资流动平台,通过股权转让引入社会资本,有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

2、在国资布局层面,明确国资系统80%以上资源集中在关键产业;目前上海国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关键产业的比例仅为61%,离80%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来3-5年,上海国资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意味着将出现大量的重组并购。

3、在国企层面,发展混合所有制将“迈出大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制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4、在国企经营者层面,强调市场化用人以及股权激励扩容。

总体上,有助于提升国企的经营效率和盈利释放的动力。

上海新一轮改革意见一落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就公布了绿地集团增资扩股结果,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宁波汇盛、珠海普罗、上海国投协力发展等五家PE机构入股绿地集团,意味着上海国企所有制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大。

三、深圳国企改革聚焦做大做强基础及优势产业与上海相比,深圳市属国有企业的证券化率与行业范围不同,这决定了其在新一轮改革中的侧重点有所区别。

深圳市属国有企业的证券化率比较高、功能类行业比重较大,其改革的核心思路是同类业务集中。

近日,深圳市国资委主任张晓莉在接受《深圳特区报》的采访时,指出了深圳市未来的国企改革方向:1、国资监管力求“四大转变”,国企运营做实“一体两翼”。

“四大转变”,即:努力实现履职思维从强调监督向与服务并重转变,履职思路从习惯单项突破向系统规划顶层设计转变,履职重点从偏重产业发展向与资本运作并重的“双轮驱动”转变,履职方式从偏重行政手段向更加注重市场化引导转变。

“一体两翼”,即以基础性产业为主体,金融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市属国资特色产业体系。

2、着力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

进一步推进市属国企股份制改革,在直管企业基本完成产权主体多元化基础上,重点推动二三级独资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工作,进一步壮大国有资本与其他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市属国企竞争实力。

通过产权主体多元化方式,建立健全外部股东制衡机制;通过积极打造公众上市公司,建立健全证券监督部门和社会公众外部约束机制;通过董事会建设全覆盖,有效发挥外部董事以及独立董事的专业治理作用,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基础。

3、加强资本运作,实现国资布局动态优化。

适时出台《市属国资系统布局优化与资源配臵的顶层设计方案》,推进资源向特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

有效整合资源,加大产业整合和同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退出无效低效资产,实现资源高效配臵和企业归核主业发展;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加快推进IPO,继续推进企业整体上市,创新融资途径,推进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着力做好产业基金的募集与运营工作,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群的功能作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投资“两翼”发展,培育新的国资利润增长点;加快外溢发展,支持优势国企重点关注国内其他城市改革中的并购合作机会,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圳市国企改革的未来路径主要是:剥离非主营业务、解决同业竞争,凸显集团公司主业,将某一领域的主营业务整合到一家龙头企业,形成单一行业的唯一上市集团。

四、北京重点推进一级企业股权多元化与上海和深圳相比,北京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率相对较低,实现整体上市的一级企业相对较少,法人治理结构仍有待完善。

国有经济在整合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大、战线过长,国有企业布局和结构不能完全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经营艰难,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富裕人员过多、经济效益不高。

北上广深国企资产证券化率数据来源:各地国资委1、以市场化、多元化为导向布局国企改革基于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北京市十一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北京市国资委制定了北京市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

北京市国企改革重点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市场化、多元化为导向,全面深化市属国企改革,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部署国企改革:一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定位,明确改革发展目标,明确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功能作用;二是对国有资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定向,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明确国有资本配臵的领域,形成国有资本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资本进退调整;三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定形,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企业股权多元化,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改制上市;四是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的定制,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强化国有资本监管能力,推动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

2、重点推进一级企业混合所有制北京市国资委主任林抚生在北京市国资系统2014年度工作会上提出,今年要力争一级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突破,打造一批体制新、机制活、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北汽集团、首钢总公司、首旅集团、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均属于市属一级企业。

随着北京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北京市国资委直接出资的企业已由74家减少至43家。

一级企业相对容易管理,资本量大。

在一级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使国企股权多元化进入更高的层次。

在一级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既可以在实现集团控股的前提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国有企业融入现代企业制度中去。

3、国资分类倾向于分成两类上海国资20条改革中对国企分为三类,简单地把国资为保障类、功能类、竞争类是不准确的,因为市场经济中都可能存在竞争。

北京国资的改革方向将倾向于国企的分类主要是分为公益类和营利类,公益类的可以由财政贷款补贴,而营利类的应该由国资委统一监管,不管企业从事的是金融教育文化卫生,还是实体产业、垄断行业,只要是追求营利的,都应该由国资委统一监管。

而这类企业的改革也要通过国有资本经营公司的组建,实现国企改革从国企向国资的转型,今后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职责,向实体企业派驻董事,同时又不干预实体企业完整的法人形态,实体企业向现代股份公司制度过渡,完成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和薪酬激励机制的社会统一标准,与外资民营处于同一竞争地位,这才代表着中国未来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目前北京市国企改革的主导思想是通过股权多元化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主要措施在于加快重点企业的整体上市。

市属企业中,北汽集团正积极争取今年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首旅集团基于“一个业务板块打造一个主导品牌形成一家上市公司”的战略规划,正尝试为旗下餐饮上市公司全聚德和酒店上市公司华住酒店引进战略投资者,并为首旅酒店制定了针对经营业绩的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

三地国企改革政策比较五、新时期首钢发展的对策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之一,同时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首钢未来发展核心方向是推进市场化,激发竞争活力。

总结而言,即进一步推动市场化、多元化、股份化。

具体内容包括: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国企股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等;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分类监管、建立激励机制。

1、要超越国企搞国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首钢在较长的历史中遗留的问题并不能够在一朝一夕间通过内部的调整实现跨越,目前更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外部的冲击进行多元化的管理,而产权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者或是实现这一方式较快捷的途径。

作为北京市属的一级企业,首钢可以尝试在集团层面引进战略投资者,对下属单位的持股比重可适当下调,持股比重可至50%以下。

对部分亏损严重且对首钢集团业务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可以通过拥有一票否决权控制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