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复习精品课件12:4.1核心考点 区域特征分析
高三地理复习精品课件12:4.1核心考点 区域特征分析
[探究追问] 分析上题中历史上大运河北段维护运行成本高 的自然原因。
[解析] 北线运河引水河流含沙量大,需经常清淤;黄河水 患对北线影响大,运河维修量大;北线区域降水量较小,且季节 变化大,需建设“水柜”工程。
[答案] 北线运河引水河流含沙量大,需经常清淤;黄河水 患对北线影响大,运河维修量大;北线区域降水量较小,且季节 变化大,需建设“水柜”工程。
1.“蜂巢屋”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地形崎岖 B.气候干旱 C.森林密布 D.河湖众多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整体气候干旱。由于气候问题, 当地植被稀少,河流稀少,C、D 错误;当地木材缺乏,但黄土 广布,地势平坦,当地人就地取材,用泥土筑起黄土塔,A 错误, B 正确。故选 B。 [答案] B
水文 年径流总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
特征 量、结冰期等水文特征
河 水系 发源地、流向、河长、流域面积、干支流、河网
流 特征 密度、落差、河流分段与注入海洋等水系特征
特
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
征 开发 水流急的地区,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
利用 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
城市人口比重等方面分析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发展 阶段
发展状况
农业区
工业区
生产力水平低,生 以耕作业为 资源开发规模小,
初期
产、生活构成和方式业部门少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 耕作面积扩 资源开发规模加
成长
产、生活范围扩大,大,农业生产 大,区域内工业结
(4)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 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以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 调的过程。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 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审题流程] 第一步:审图表,获取信息 信息:①②③ 第二步:正确解答
[答案]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 30°~40°之间,季风 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 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 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的地区,主要是开发内河航运
(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区域要素
具体内容
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工农业生 经济特征
产及主要经济区的分布、贸易特点等方面
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
农业 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农
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
区域要素
具体内容
工业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 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
核心考点突破 H
提升能力 突破难点
核心考点一 区域特征分析
[知识整合] 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可以利用经纬网、区域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 确定区域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 析: (1)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一个具体地点,也可以确定一个区 域范围,主要分析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
阶段
方式增多
类型增多
构日趋复杂
发展 阶段
发展状况
农业区
工业区
产生各种生态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产生各种环境污
转型
环境问题,农
开始意识到人地之
染问题,区域经济
阶段
业生产能力下
间的矛盾
衰败、萎缩
降
转变生产、生活方 注重发展生态 发展清洁生产,降
再生
式,谋求人地和谐发 农业,改善农 低消耗,减少排
阶段
展
业生产环境 放,避免污染
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知识网络构建 Z
结网建体 理清脉络
名师点拨: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可知,本讲内容对地理环境 与区域发展的考查主要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相关的区域统计图 表等资料,考查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发展、成因以及两区域 地理要素的差异、成因。题型以综合题为主,图表形式呈现多样 化,难度较大。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常考点。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是区域地理考查的主流,今后仍会以新 颖的图表材料为载体,考查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推断地理要素间 的联系、区域特征,对比区域差异。
区域特征分析方法 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 体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
[模拟角度练] 角度 区域特征分析 (2018·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黄土塔古建筑 群被称为“蜂巢屋”,是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蜂巢屋” 一般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由 3 至 4 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 墙体厚达 80 厘米。下图中左图为“蜂巢屋”分布示意图,右图 为“蜂巢屋”景观图。读图完成 1~2 题。
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 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区域要素
具体内容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
交通 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
因素等方面分析
从居民的语言、民族、宗教、人口数量与
人口特征 素质、性别比、人口年龄构成、人口迁移、
[方法归纳]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 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 段。 (2)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3)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 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 日趋优化、合理。
地形种类、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地势起伏、
地形成因、地形对所在区域其他自然环境 地形特征
要素(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及人类活
动的影响等方面
区域要素
具体内容
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要素(主要指降水
和气温)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 气候特征
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
关系等方面
区域要素
具体内容
(2)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3)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 面进行分析判断。 (4)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进 行分析。
2.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特征
(1)区域自然地理要素
区域要素
具体内容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政治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