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土资源部概况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国土资源部概况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国土资源部概况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国土资源部于1998年机构改革时由原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四个单位共同组建而成。

目前,总体架构是“一部三局一机构”,即国土资源部,部管的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具体负责土地管理、矿政管理、地质找矿、海洋、测绘、土地督察等六方面工作。

一、国土资源基本情况(一)我国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少、禀赋差,利用粗放。

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3%、14%、33%和25%。

土地资源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宜居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20%,优质耕地仅占33%,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已达133平方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工业用地开发强度和产出率明显偏低,容积率一般只有 0.3至0.6。

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高达229平方米,空闲住宅多、空心村多。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大宗支柱性矿产中,大型矿床和容易选冶的矿产地少,中小型矿和共生伴生矿多;在查明资源中,可直接开发利用的少,需要进一步提高勘查程度和经济技术评价的多。

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发现矿产171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159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和20多种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已查明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2位;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

其中,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第3位,铁矿居第4位,铜矿居第3位,铝土矿居第5位,铅锌、钨、锡、锑、稀土、菱镁矿、石膏、石墨、重晶石等居第1位。

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

石油储量占世界1.2%,产量占5.2%,需求量占10.0%;铁矿石储量占世界9.5%,产量占21.5%,需求量占 50.0%;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占世界13.5%,产量占39.7%,需求量占41.3%。

从资源整体质量看,传统化石能源中,优质清洁能源少;矿产资源品位低、贫矿多,难选冶矿多。

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其中领海和内水面积38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

我国海域位于中纬度地带,海洋环境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适宜于开发利用。

丰富的海洋资源使海洋成为战略性食物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以及潜在金属矿产资源基地。

(二)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难度加大。

近十年间,我国矿产资源供应总量增速比前十年平均值提高0.5~1倍,高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0.5~1倍。

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钾盐等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

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主要矿产资源需求将陆续达到峰值,资源短缺更为突出。

土地需求增长与供给约束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

“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计划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左右,供需矛盾突出。

“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国家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实施、加快社会民生建设等,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大。

二、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队伍国土资源部于1998年机构改革时由原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四个单位共同组建而成,2004年组建了副部级的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国家土地督察机构,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进一步强化了国土资源宏观管理职能。

目前,总体架构是“一部三局一机构”,即国土资源部,部管的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具体负责土地管理、矿政管理、地质找矿、海洋工作、测绘工作、土地督察等六方面工作。

部机关内设司局17个,编制376人。

国家海洋局行政编制133名。

国家测绘局行政编制 89名。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事业编制140名。

200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6350号),明确由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及其办公室,向地方派驻9个国家土地督察局(北京局、沈阳局、上海局、南京局、济南局、广州局、武汉局、成都局、西安局)。

国家土地督察行政编制360人。

2004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12号),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调整省以下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于部管理体制的通知》 ((2004)22号)。

至2004年12月底,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管理体制调整基本到位。

据此,地(市)、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以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组(党委)管理为主,地方党委协助管理。

任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政正、副职时,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要事先征求地方党委的意见。

我部经中央编办批准的事业单位共有48个,总编制数11622名,实有7615名。

国土资源系统人员编制总数为349471人。

其中国土资源行政机关人员编制64204人,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为 173500人,国土所人员编制为111767人。

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总量为377340人。

其中省、市(地)、县(市)行政机关74593人,事业单位(不含国土所)180566人,国土所122181人。

三、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职责国土资源部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部门,成立12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履行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能,有力支撑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责任。

组织拟订国土资源发展战略,开展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提出国土资源供需总量平衡的政策建议,参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研究并拟订涉及国土资源的调控政策和措施。

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领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二)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责任。

起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实施,制定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规章,制定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拟订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标准。

指导地方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工作,调查处理国土资源重大违法案件。

(三)承担规划和优化配置国土资源的责任。

编制和组织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计划。

指导和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组织编制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质勘查和地质环境等规划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保护等其他有关的专项规划并监督检查规划执行情况。

参与报国务院审批的涉及土地、矿产的相关规划的审核。

(四)负责规范国土资源权属管理。

依法保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组织承办和调处重大权属纠纷,指导土地确权,承担各类土地登记资料的收集、整理、共享和汇交管理,提供社会查询服务。

(五)承担全国耕地保护的责任,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牵头拟订并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监督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执行情况。

指导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耕地开发的监督工作。

组织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征用,承担报国务院审批的各类用地的审核、报批工作。

(六)承担及时准确提供全国土地利用各种数据的责任。

制定地籍管理办法,组织土地资源调查、地藉调查、土地统计和动态监测,组织国家重大土地调查专项,指导地方地籍调查、登记和土地分等定级工作。

(七)承担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

拟订并实施土地开发利用标准,管理和监督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政府土地储备、土地开发和节约集约利用。

拟订并按规定组织实施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转让等管理办法,建立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等政府公示地价制度,会同农业部门监督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制定禁止和限制供地目录、划拨用地目录等,承担报国务院审批的改制企业的国有土地资产的处置。

(八)承担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的责任。

监测土地市场和建设用地利用情况,监管地价,规范和监管矿业权市场,组织对矿业权人勘查、开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规范和监管国土资源相关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九)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依法管理矿业权的审批登记发证和转让审批登记,负责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的管理,承担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优势矿产的开采总量控制及相关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

(十)负责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和矿产资源储量,组织实施全国地质调查评价、矿产资源勘查,管理中央级地质勘查项目,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地质勘查专项,管理地质勘查资质、地质资料、地质勘查成果,统一管理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

(十一)承担地质环境保护的责任。

组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矿业遗迹等重要保护区、保护地,依法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监测、监督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承担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的勘查、评价工作。

(十二)承担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责任。

指导应急处置,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重大地质灾害等国土资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十三)依法征收资源收益,规范、监督资金使用,拟订土地、矿产资源参与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

依法组织土地、矿产资源专项收入的征管,配合有关部门拟订收益分配制度,配合有关部门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的收取和使用。

参与管理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参与管理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权益,负责有关资金;基金的预算和财务、资产管理与监督。

(十四)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组织制定、实施国土资源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和信息资料的公共服务。

(十五)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拟订对外合作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参与开发工作,依法审批矿产资源对外合作区块,监督对外合作勘查开采行为。

(十六)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谋划总体工作布局。

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再到创先争优活动,我部一直把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条主线,着力建设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机制、资源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机制、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机制等四个机制为主体的动态开放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