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doc

北京市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doc

北京市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北京市水务局2009年7月前言本导则是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等标准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以指导北京市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本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相关单位责任——各设计阶段任务和要求——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附录本导则由北京市水务局制定。

本导则起草单位: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目录1总则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 (3)3.1永久占地 (3)3.2临时占地 (3)3.3表土 (3)4相关单位责任 (4)4.1建设管理单位 (4)4.2主体工程设计单位 (4)4.3水土保持监测单位 (4)4.4水土保持监理单位 (4)5各设计阶段任务和要求 (5)5.1各设计阶段的基本要求 (5)5.2主要任务 (5)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7)附录A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纲及主要内容的规定 (8)附录B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格式和内容 (23)1总则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结合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有效控制和治理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服务宜居城市,保护首都生态环境,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河道整治、农民安全饮水、新农村治污和节水灌溉等水利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北京市水利工程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除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引用而成为本导则条款,所列引用标准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

(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

(4)《防洪标准》(GB 50201—1994)。

(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 73.6—2001)。

(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2—1995)。

(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93)。

(9)《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DL-t5088—1999)。

(1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

(12)《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203—97)。

(13)《水闸设计规范》(SL 265—2001)。

(14)《橡胶坝技术规范》(SL 277—98)。

(1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

(1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5)。

(17)《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 11730—89)。

(1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 207—98)。

(19)《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DB 11/T 548—2008)。

3术语3.1永久占地指项目建设征占地红线范围内。

3.2临时占地指除占地红线范围外,为项目建设服务的临时性占地。

3.3表土泛指所有自然土壤的表层部分,为植物根系密集而有机质丰富的土层,一般厚20~30cm,生物积累作用较强,含有较多的腐殖质,肥力较高(盐化土壤及侵蚀土壤的表土层除外)。

4 相关单位责任4.1 建设管理单位(1)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依据水土保持工作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2)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

监测结果定期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

(3)要求主体工程设计单位,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后续设计工作,将水土保持相关设计纳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并单独成章。

4.2 主体工程设计单位(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依据水土保持工作要求,需提供相关设计文件,并将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汇总到主体可研的总报告中。

(2)初步设计单位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将批复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投资落实到初步设计文件中,并独立成章(篇),主要包括各分区的具体防治措施,做到定位、定量的要求,以满足招标的需要。

4.3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1)在接受建设管理单位委托后,要及时编写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并告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2)监测成果定期上报建设管理单位和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的,及时告知建设管理单位和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4.4 水土保持监理单位(1)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编写监理规划,向水土保持方案批准机关备案。

(2)编写监理实施细则,并将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划分情况向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并提出质量评定意见,报质量监督部门审核批准。

(4)在建立施工过程中临时措施影像等档案资料。

(5)监理报告定期上报建设管理单位和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5 各设计阶段任务和要求5.1 各设计阶段的基本要求(1)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一般分方案、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四个阶段。

(2)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项目审批前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有水土保持章节。

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并应有水土保持章节。

施工图阶段应进行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施工图设计。

5.2 主要任务5.2.1方案阶段的主要任务(1)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环境状况,监督与治理状况。

(2)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

(3)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4)分析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因素。

(5)对主体工程的土石方平衡和总体措施布局提出存在问题和初步解决思路。

(6)确定水土保持估算的原则和依据,匡算水土保持投资。

5.2.2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1)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以及必要的试验研究,对类比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经验论证分析。

(2)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

(3)对主体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比选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论证,对主体工程提出优化设计要求和推荐意见。

(4)分析土石方平衡,明确弃渣处理去向,如后期植物种植需要客土,须交待土方来源,并通过项目区及周边现场勘察提出弃渣、取土优化方案。

(5)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目标等。

(6)分析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因素,定量预测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及分布,定性分析项目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类型及程度。

尤其是遇不可抗力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灾害的分析,如遇超标准降雨可能诱发的山洪给周边工矿、交通设施以及居民区带来的影响。

(7)基本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对主要防治工程的类型、布置进行比选,确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按防治工程分类进行典型设计并说明工程设计标准,对于植物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园林绿化标准,估算工程量。

(8)确定水土保持监测内容、项目、方法、时段、频次,初步选定地面监测的点位。

(9)编制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分析水土保持效益。

(10)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保障措施。

5.2.3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1)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和调查。

(2)复核工程占地及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土石方开挖、填筑及流转情况,明确渣、料场的位置,如有变更需进一步说明原因。

(3)对土(石)料场及弃土场进行测量、绘制地形图。

如有其他用处需提供与相关单位签订的弃渣利用协议。

(4)对各防治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进行初步设计。

(5)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水土保持监测设计,提出植物措施抚育和工程措施的管理要求。

(6)编制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算。

5.2.4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1)设计文件根据施工要求,分项、分步按单元工程进行设计。

(2)工程量计算及编制工程预算。

6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除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要求外,还应达到表6-1的规定。

表6-1 北京市水利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1)土石方利用率指项目建设过程中可利用的开挖土石方在本项目和相关项目间调配的综合利用量与总开挖量的比例,允许有时空上的差异。

(2)临时占地与永久占地比指项目建设中临时占地与永久占地的百分比。

临时占地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生产区、施工生活区、临时堆土堆料场、弃土弃渣场等。

(3)表土利用率指项目区范围内剥离表土的利用量占总量的比率。

表土利用量包括本项目和相关项目的利用量。

(4)边坡绿化率指采取绿化措施边坡面积占项目建设形成可绿化边坡总面积的百分比。

采取边坡绿化措施的面积包括已经覆盖和未来两年能够覆盖的面积,均以坡面展开面积计算。

(5)再生水回用率指再生水回用量与再生水总量的百分比。

附录A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纲及主要内容的规定本部分内容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

1 综合说明1.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补充说明项目区地理位置及所处小流域、水源保护区概况。

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简述主体工程比选方案情况,说明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并明确有无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

1.3 防治责任范围说明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面积。

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说明水土流失预测各项结果及危害分析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说明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果、各分区内水土保持工程汇总情况。

1.6 水土保持监测简述水土保持监测方法、频次、点位设置。

1.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说明水土保持总投资及各分项投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实现情况及损益分析主要结论。

1.8 结论与建议从水土保持角度明确项目建设可行性,对设计、施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水土保持意见和建议。

1.9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表A-1)表A-1 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填表日期年月总编号年编号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 交待方案编制目的意义2.2 方案编制依据方案编制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

2.3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和本导则关于北京市水利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