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立德树人教育案例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
“我家孩子只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什么是什么。
”这句出镜频率之高的话语,似乎已成为一个恒古不变的定律,让听的人不知不觉的信以为真。
不知道是因为周围这样说的人太多,还是自古以来的尊师重道已然深入人心,作为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竟喜欢上了这句话。
既然家长们爱说,那我也就毫不客气的欣然接受吧,这种能让别人把你的话当做一道圣旨的感觉其实还蛮不错的。
于是,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我也就一道接着一道的圣旨,劈天盖地的砸向孩子们:上课认真听讲、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巩固新知;上学、放学、课间注意安全;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互帮互助;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等等。
总之,小到日常生活,大到教学与人生道理这所有的所有,我今天告诉孩子们应该这样做,明天告诉孩子们不应该那样做、后天又对他们说“都说了不能这样做,你还偏要这样做。
”渐渐地我发现,我被家长们骗了,她们的孩子并不全听我的话,我的话对他们来说也远没有圣旨那样的威力,顶多是唐僧嘴里念的“紧箍咒”,就算有所改观,我也能感觉出他们并不是心甘情愿按照我说的去做。
因为一旦停止“念咒”,孩子们便又会恢复原状。
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的遵守规则,而不是我逼着他们去做呢?
通过不断反思,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要求自己少说多做,备课地点由办公室移至教室、上课提前2分钟走进教室、校园垃圾自己动手扔进垃圾桶、抽空与孩子们谈谈心、聊聊天、参加孩子们的课
外活动等等。
一段时间过后,我所得到的效果印证了这一古训“师者,人之模范也”。
我工作方式的转变换来了孩子们惊人的变化,我们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作息时间,每天下午3点10分开始集体预习新课,4点整自由参加体育活动,不愿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便与我一起在网上学习做手工;校园、教室也变得比以前更整洁、干净;孩子们之间的磕磕碰碰也渐渐地少了很多。
一切的一切似乎比以前都更有秩序,但孩子终归只是一个孩子,犯错是他们的权利,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改正错误,同时也是我们作为老师的义务,更是家长们的责任。
然而,当纯真可爱的孩子们总是犯一些幼稚且不能被我们所理解的错误时,又怎样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些错误、接受犯下这些错误的孩子们呢?在战场上,我们都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在我看来,这一策略同样适用于处理我们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收起那高高在上的姿态,俯下身、静下心,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并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我们所说的无药可救,在学习上他们一直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也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生活中也曾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与老师总是打着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应该按照我所期望的去做,老师期望桃李满天下、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当他们所有的期望都压在孩子身上时,却忘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怎样做?当老师在履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时,考虑的始终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的高
低、班级在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排名。
所谓的荣誉让老师忘了因材施教,让老师忘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让老师忘了学生也应该有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老师们总是一味的把与考试有关的东西硬加给学生,与考试无关的,就算孩子们想学、想要了解,老师也只不过是蜻蜓点水。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考大学只看分数。
就算是当今社会,不断发生着“大学生投毒案”、“留学生弑母案”等一桩桩让人难以理解的惨剧,却仍然不能警醒我们所谓教书育人的老师。
为了追求分数,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忍受不了孩子们犯一丁点小错误,读错一个汉字、拼错一个读音、基础知识的出错,都会对孩子们进行严厉的批评。
久而久之,无辜的孩子们在我们的教导下变得功利、狭隘、缺乏同情心、不能明辨是非。
他们不知道如何做人、更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好人,因为这些老师都没有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老师自身都没能严格的要求自己、没能树立好为人师表的形象,又怎能教好学生?又有什么资格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听你的呢?当你抱怨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时,你有没有想过,也许问题的根源是出在自己身上;当你抱怨为什么我的学生总是不听话时,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教育方法是否用对;当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时,你又是否愿花时间耐心的开导。
作为孩子的家长。
孩子们是他们生命的延续,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抱负便理所当然的压在了孩子身上。
父母给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作为补偿,孩子也就必须承受来自父母施加的压力。
父母们往往把自己搞得很辛苦,好象故意做给孩子看,自虐一样,很变态,然后
说“都是为了你啊!”让孩子觉得自己像个罪人一样。
念不好书就更是罪上加罪了,父母嘴上说打你骂你是爱你们,其实是自私的爱着自己,爱着内心的那份虚荣心,他们从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想要什么,也从不静下心来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听得见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
在学习上,平时从未关心,更谈不上辅导,一心只忙着自己的事。
到了期末,却不忘找孩子们要分数,要荣誉。
在生活中,教导孩子们做人要诚实守信、知书达理、尊老爱幼,自己却又用实践推翻教给孩子们这些做人的道理,等到孩子们犯错时,也从不会反思自己,更不会给孩子们解释的机会,教育方式除了打便是骂。
打够了,骂痛快了,接着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说教,就这样周而复始,可孩子们仍然不听话、仍在不断地犯错。
当家长们觉得无药可救的时候,也就选择了放弃。
孩子们也只能自甘堕落。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
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所作所为,要让孩子成才,教师自身应先成人,只有摆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们。
同时“没有家庭的协助教育,学校教育是办不下去的。
”所以,作为家长,你不应该成为孩子教育的旁观者,而应用正确的方式参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力所能及的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孩子们将
会有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明天!
反思:今年是我进入教育行业的第五个年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孩子们和我都彼此的成长着、收获着。
他们收获知识、收获做人的道理,而我收获着教学的经验和他们带来的快乐。
但同时我也很遗憾,遗憾自己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让孩子们受了不少的委屈。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让孩子们得到正确、有益的教育。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努力让家长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改变“只重分数”的观念,用一颗宽容、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红花完小:郑鎏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