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一个遥远的迷宫里住着四个小家伙,他们分别是两个小老鼠,嗅嗅、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
他们都在寻找一种叫做奶酪的东西。
小老鼠嗅嗅、匆匆,有着简单的头脑,很好的直觉,他们喜欢硬一点的奶酪,而小矮人哼哼唧唧,靠脑袋行事,脑袋里装满着信念和感情,他们相信奶酪会给他们幸福,让他们成功。
每天早上,小矮人和小老鼠都会穿上跑鞋,到迷宫寻找他们各自钟爱的奶酪。
两个小老鼠用简单低效的方法寻找着奶酪,尽力记住他们走的路,而两个小矮人则运用他们的思考能力,根据过去的经验设计一套复杂的寻找奶酪的方法。
因此他们比老鼠朋友更高效,他们也会为此瞧不起低智商的小老鼠。
终于有一天,小老鼠和小矮人找到了奶酪C站,这里有他们想要的奶酪。
于是,他们每天都来这里享用奶酪。
每次来到奶酪C站,小老鼠都会闻闻观察奶酪是否有什么异常,然后再把跑鞋挂在脖子上享用奶酪。
小矮人刚开始也是像小老鼠一样把跑鞋挂在脖子上,但是后来他们渐渐地放松起来,他们在这里举办社交活动,为了这里更像家,他们把墙装饰了一通,在墙上写了一些格言,画了一些图案,其中一幅画就是: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
日复一日,一天小老鼠到C站时,发现已经没有奶酪了,于是他们立即穿上跑鞋寻找其他奶酪了。
其实早在前几天他们就已经发现C站的异常,奶酪没有了他们一点都不意外。
小矮人发现奶酪没有了,对于他们这简直是噩梦,奶酪对于他们不仅意味着填饱肚子,还意味着荣誉、幸福、成功。
他们不相信这里发生的,唧唧在奶酪墙上写上:奶酪对你越重要,你越想抓住它。
他们开始分析奶酪消失的原因。
唧唧发现周围似乎有了变化,他们的行为似乎并不聪明,他想要去寻找其他奶酪,但哼哼却不这么认为。
而此时,小老鼠们已经找到奶酪N站了。
唧唧想说服哼哼去寻找新的奶酪,哼哼坚信奶酪还会回来。
唧唧也觉得自己已经有点老了,不熟悉外面的迷宫了,他很犹豫。
但当他一想到自己美美享受奶酪的情景,就下定决心要寻找新的奶酪。
唧唧出发之前在奶酪墙上给哼哼留下了一句话思考,鼓励哼哼离开C站: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
唧唧离开C站后只找到了一点点不好的奶酪,根本不够填饱肚子的,而且由于好久没有吃到新鲜的奶酪,他很疲惫,前面的路也充满着不确定,他畏惧了,很想回到熟悉的C站,尽管那里已经没有奶酪了。
他在墙上又写下了一句话,盯着它看了很久:如果无所畏惧,你会怎样做呢?唧唧不知道他的老鼠朋友有没有找到奶酪,也不知道哼哼是否还在C站等奶酪。
他开始怀疑是否能找到大的奶酪站了,但是这样总比没有奶酪的地方实际,他提醒自己:如果嗅嗅和匆匆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
迟做总比不做要好。
唧唧意识到,C站奶酪消失之前奶酪就有点变质发霉了,只是他没注意,而嗅嗅和匆匆应该早就发现奶酪变质了。
他休息了一会,在迷宫墙上写了一句话: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
唧唧朝着黑暗的迷宫望去,开始想象着各种可能降临在他身上可怕的事,忽然,他又觉得很可笑,继续朝迷宫深处奔去。
他觉得他的灵魂的到了丰富,他正放开自己,于是停下脚步,又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当你超越了自己的恐惧时,你就会感到轻松自在。
唧唧把内心的恐惧感控制住了,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前行着。
唧唧在寻找奶酪时经常想象自己正在享用美味奶酪,越想越有劲,他有一种感觉,就快要找到了。
他在墙上写下:在我发现奶酪之前,想象我正在享受奶酪,这会帮我找到新的奶酪。
终于,唧唧在一个奶酪站外面看到了一些奶酪,这个奶酪站会有新的奶酪吗?然而当他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已经有人来过了,要是他早点来的话就能找到奶酪了,他决定回去找哼哼一起,回去的路上他在墙上写下: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发现新的奶酪。
唧唧到了奶酪C站,可是哼哼根本不愿意改变。
唧唧只得又自己一个人踏上旅程。
唧唧发现自己变得更有力量,不再是像刚从C 站出来那么虚弱了。
他更加确定找到想要的东西只是时间的问题,他不禁笑起来,并在墙上写道:在迷宫中搜寻比停留在没有奶酪的地方更安全。
唧唧还意识到曾经想象的那么糟糕,实际情况却不那么坏,恐惧的思想蒙蔽了他,而现在他的信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他在迷宫墙上写下:陈旧的信念不会帮你找到新的奶酪。
唧唧知道,如果他能够早一些离开奶酪C站,早一点应对这些变化,他的状况会更好。
他回顾自己怎么走过来的时候很高兴留了那些字迹,这样只要哼哼肯离开C站,字迹就是哼哼的路标。
他把这一段时间思索的心得写到墙上:尽早注意细小的变化,这将有助于你适应即将来临的更大的变化。
此时此刻,唧唧已把过去抛到脑后,正在适应现在。
终于期待已久的事发生了,他发现了奶酪N站,这里有大量的新鲜奶酪,他简直不敢相信,直到看到了老鼠朋友嗅嗅匆匆。
于是他把跑鞋挂在脖子上,品尝着新鲜的奶酪,望着自己的心得体会,露出了微笑。
每个人都在寻找各自的“奶酪”——稳定的工作、身心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甜蜜美满的爱情,或是令人充满想象的财富……那么,你是否正在享受你的奶酪呢?如果是的,这个小故事会时刻提醒你关注你的奶酪是否已经变质;如果不是,希望你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尽快享受你的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报告课程 课程序号 成本管理会计学号 08806248 姓名 ***摘要再完美的计划也时常遭遇不测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
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它也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一本薄薄的册子 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斯宾塞博士只用了几万个字便生动地给我们阐述了“变是唯一不变”的生活真谛 发人深省。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里 生活其实就是一座迷宫 我们都为了得到那块属于自己的“奶酪”而孜孜不倦地奔波着。
关键词变化 “奶酪” 机遇 挑战 “迷宫” 决策 观察 核心能力一、《谁动了我的奶酪》基本内容书中四个角色老鼠嗅嗅 他能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
老鼠匆匆 他能够迅速开始行动。
小矮人哼哼 他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 这会使事情变得更遭。
小矮人唧唧 当他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 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谁动了我的奶酪》以一则看似简单的寓言故事 引出了一个关于“变化”和抉择的问题。
故事里四个住在“迷宫”里的人物 他们竭尽所能地在寻找能滋养他们身心、使他们快乐的“奶酪”的过程 但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化 每个人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如何应对 是像匆匆那样取下挂在脖子上的鞋子迅速出发 还是像嗅嗅那样经常能嗅出“奶酪”变质的味道 或者像唧唧发现自身的问题之后敢于自嘲 勇敢面对变化的现实 抑或就是一个典型的哼哼 止步于自己的幻想和固执之中人生犹如“迷宫” 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各自的“奶酪”二、在变化的环境中 善于观察并抉择机遇书读了一半就能明显感觉到书里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向上最重要的是富于冒险精神。
所以美国人大多都有创造力 会出现计算机天才比尔.盖茨、会出现车库里出来的DELL他们富于冒险、对事业的敏感和适应变化的能力都是一流的。
试问我们大多数人有几个不害怕变化的 因为看不到那“新奶酪”的美景 怀疑恐惧 还把这种哼哼思想潜移默化地传给他人 所以中国没有盖茨和DELL。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已经被打破 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面对生活中的变化 我们能否敢于接受 又能否勇于变化 不要简单地说这个道理我懂 如果那样的话正说明了我们依然害怕改变,而变化恰恰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善于观察周围变化的人 也是第一个遇见机遇的人。
在变化的环境中 敏锐的感知可以让我们远离失败的困惑 靠近成功的彼岸。
面对于机遇 正确的决策时我们获得“奶酪”的正确导向。
永远的保持时刻警惕 随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正确的改变 并面对挑战 是我们走出“迷宫”的希望。
三、认识自我的恐惧 学会变化 找寻自己的“奶酪”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 生活和学习中有太多的变化 变化无时无处不在发生 无论我们是否害怕变革的到来。
如果我们能够尽快调整自己适应变化 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当我们面对变化时 我们会害怕 会感到无所适从 这很正常。
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的对待畏惧它甚至可以帮助我们避开真正的危险。
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对变化的态度 在变化中享受变化拥抱变化 迎接变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 “奶酪”是一种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的优越状态。
“奶酪”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拥有的核心能力。
我们该如何把握和拥有这种核心能力呢 作为一种换位思考 我们对于常常向往着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急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轻狂和喜悦 却难以体会“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李煜伤感情怀。
作为这种对比 我们就需要把握今天 把握机会 学会细心保护和精心呵护 不要等手中的“奶酪”变酸、变坏 在无可奈何之中又惊羡别人的拥有。
变化是永恒的。
尽管还有如同嗅嗅一般因害怕变化而否认变化 怨天尤人的人在 但如唧唧一样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这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所致。
原有的“奶酪”总有一天会消耗 我们该如何面对 卡奈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 不要为打碎的玻璃杯而伤心。
我们需要的是发现适合自己的道路 摆脱安逸 超越恐惧 恃机而动 寻找新的“奶酪”。
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愿望 改变随时会降临 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 新的“奶酪”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池北一中王艳玲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
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我要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我就要做一名“立德树人,做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学生爱戴、社会称道的好老师。
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到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呢?下面结合我对师德的认识和自己的教育实践谈些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一、诵读弟子规,净化心灵,创文明班级。
2015年我走进国学课堂,学习传统文化,我才深刻感受到古圣先贤的魅力。
在近3个月的班级管理中我时时向我的学生们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孝,只有孝顺父母、感恩父母的学生才会感恩教师,才会明事理,明事理的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礼”。
从开学初开始我班早自习诵读《弟子规》,5分钟慢读静心,用经典智慧启迪、引领自己的成长,从细微之处学会做人。
将经典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出学生的感恩心和恭敬心,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立志做好孩子、好学生。
具体做法如下:每天学生进行“弟子规”早读,让学生慢慢感知“弟子规”,慢慢让学生进入教室就能静下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