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规划,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深圳地铁始建于1999年,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
随着深圳地铁的开通,深圳已成为大中华地区继北京、香港、天津、上海、广州及台北后第七个拥有地铁系统的城市。
截止到2011年6月,深圳地铁2期工程已全线开通,5条线路,全长共计178公里。
文章综合阐述了深圳地铁的规划,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深圳地铁规划发展现状深圳地铁的建设设想始于1980年代,一期工程则于1999年开工,并于2004年通车。
2007年申办大运会以来,深圳地铁网络快速扩展。
以客运量或运营里程计算,深圳地铁是中国第四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1]。
深圳地铁地铁三期工程的多条线路正在建设,预计于2016年底,深圳地铁线路将达到10条,通车里程达348公里。
路网的远景规划则超过700公里。
[1]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课题组.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2》.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1.历史规划以及现今建设情况历史规划•罗宝线是东西向的地铁干线,为深圳市第一条地铁线。
该线途经深圳机场、前海、华强北、蔡屋围、东门、罗湖口岸等重要地区,日客运量极大。
•蛇口线是原特区内第二条东西向的地铁干线,世界之窗站以东的走向与罗宝线基本平行,起到为罗宝线分流的作用。
由于线路曲折且经过待开发地区,此线在五条线路中客流最少。
•龙岗线呈西南-东北走向,为深汌市中心至关外龙岗区的唯一客运轨道,缓解了布吉,横岗,龙岗等区多年来的的交通挤塞问题。
该线亦为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交通专案。
•龙华线是唯一的南北向地铁线路,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旗下的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运营。
此线北端为密集的住宅区,且环中线旅客亦使用此线进入市中心,因此潮汐客流显著。
•环中线为半环形线路,主要途经近关边的关外地区。
此线为关外各区之间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联系,促进了郊区的发展。
西丽至布吉段站距较大,基本达到快线标准。
现今建设情况•已建设一期工程只有21.866千米长和有19个车站,覆盖范围有限。
因此,深圳市的轨道网络仍会继续扩展。
二期工程的线路包括罗宝线北延段、蛇口线、龙岗线首期及西延段、龙华线二期以及环中线,所有线路均于2011年6月底全部开通。
•正在修建•2012年6月26日,深圳城市轨道交通7、9、11号线BT项目等合同举行集中签约仪式,也标志着深圳地铁三期工程B T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深圳轨道三期的建设也已启动。
轨道三期工程包含6号线(光明线)、7号线(西丽线)、8号线(盐田线)、9号线(梅林线)以及11号线(机场线)。
新建线路总长度为171.5公里,新增车站101座。
三期工程建成后,深圳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0条,通车里程约350公里。
•2013-2014年间,深圳市亦计划对三期工程扩容,将蛇口线、龙岗线、龙华线、光明线和梅林线的延长段以及地铁16号线纳入三期建设。
2.远期线路规划未来发展深圳市轨道交通的未来规划是6-12号线,总长约245.4千米。
远期方案规划了至2030年的16条地铁线路,总长585.3千米,设站357座。
其中组团快线4条、干线6条、局域线6条。
深圳地铁三期工程已于2012年1月开工建设,包括6、7、8、9、11号线,总长约170公里,新增车站数量102座建设总投资估算约1256亿元。
规划实施后,我市轨道交通网络线路总长将达到350公里。
预计到2016年,深圳市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重将达到38%,公交出行将占居民出行比例的60%。
我市轨道线网规模居全国第四,步入国际化大都市前列。
2015年规划线路光明线(原6号线)从深圳北站引出,连接环中线、龙华线和机场线,采用城市铁路制式。
全线长约37.2公里。
(在观光路站连接广深港客运专线)。
西丽线(原7号线)线路由太安至西丽动物园。
全长29.8km。
盐田线(原8号线)线路由国贸至大梅沙,并连接罗宝线和机场线,采用普通轻轨制式。
全长26.4km,为观光旅游线路,可能设计成悬磁浮。
梅林线(原9号线)线路由深湾至文锦,全长约为25.33公里,共设22座车站。
全部为地下线路,主要经过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
机场线(原11号线)线路深圳福田中心区福田枢纽至莞深交界以南(深圳侧)碧头站;正线全长51.697km(远期接穗莞深城际铁路。
2020年以后南宝线:海上世界——桃源居龙坪线(暂定名) 大运新城南——坪山田头沙井线(暂定名) 大空港——平湖站东部快线(暂定名) 岗厦北——坑梓石岩线(暂定名) 深圳湾口岸——公明坂田线(暂定名) 福田保税区——平湖大望/观澜前南线(暂定名) 前海——前海平湖线(暂定名) 深圳体育馆——平湖北坪山线(暂定名) 坪山碧岭——坑梓福永线(暂定名) 机场东——大空港3.城市设施特点设施特点车站均设有屏蔽门,以防止乘客坠轨。
其中,龙岗线和龙华线的地上站采用站台闸门,地下站使用站台幕门;罗宝线、环中线的车站则全部使用站台幕门。
深圳地铁亦是中国第一个在开通时即全线安装屏蔽门的地铁系统,无加建屏蔽门之虞。
•地铁移动通系统引入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公司共5个频道的信号,是目前中国国内地铁建设首条线路就达到与地铁同步开通的通信系统,每节车厢均配备有数台液晶电视,播放地铁指南以及深圳电视台移动电视频道。
站台层的墙壁或电动扶梯侧壁上,有模仿港铁车站用毛笔书写的大号字站名,方便车内乘客查看。
•地铁站台上均安装有等离子电视,主要播放地铁乘坐注意事项和地铁的广告,同时显示时间和下班列车预计到达时间等信息。
•每个站台至少设置两名保安员执勤,以解决乘客的问题。
•站厅与站台均铺设了盲道,由各个入口通向残疾人闸机,再通向站台,至屏蔽门止。
•在地铁站的500米范围内,均有引导标志指示地铁站的方位车辆罗宝线、蛇口线、环中线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使用6节编组A型车。
列车采用直流1500 V接触网供电,最高速度80 km/h,最大载客量2502人。
由于采用了鼓形车体,车辆宽度达到了3.1米。
蛇口线、环中线的信号系统相同,在建造时也预留了两线直通运营的条件。
而罗宝线的信号系统与其他两线不同,列车不能互通。
龙岗线由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运营,使用6节编组的B型车。
列车采用直流1500 V第三轨供电。
最高速度100 km/h。
该车采用轻型不锈钢涂装车体,亦为深圳地铁唯一的不锈钢车体列车。
基于龙岗线高架运行的线路条件和深圳海洋性、多台风的气候条件,车辆设计充分采取了安全防范、防腐蚀等多种技术措施,并安装了大功率空调机组。
三号线公司于2008年3月向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订购24列,用于龙岗线初期工程。
后增加19列用于龙岗线西延段,总计43列。
龙华线由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运营。
因龙华线曾为地铁一期工程的一部分,龙华线的信号系统、供电制式与罗宝线相同,惟车厢仅有4节。
采用的是A型车.港铁于2009年8月向南车南京浦镇车辆订购28列。
至2012年3月,首批订单的24列车已全部交付完毕。
地铁路线目前,深圳地铁运营中的线路共5条。
每条线路独立运营,不设支线,亦无直通运营的情形。
与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不同,深圳地铁的线路不使用数字编号,而使用文字命名。
线路在规划和建造阶段,则一般使用数字代号,正式运营后改为文字名称。
4.运营特点客流分析2011年6月28日,深圳地铁二期5条线路全线开通,形成178KM轨道线网,客流量由日均59万人次骤增至日均215.74万人次,增幅达265.66%。
各线路客运量占比,一号线为42%,3号线20%,其他各占13%左右。
深圳地铁各线最大客流记录:1号线:2013年9月18日,109.2万;2号线:2013年9月18日,39.26万;3号线:2013年5月1日,70.38 万;4号线:2013年5月1日,47.75万;5号线:2013年9月19日,62.83 万票价分析票价实行“里程分段计价票制”,起步价首4公里2元,其中里程价是4公里至12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4公里;12公里至2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6公里;超过24公里,每1元可乘坐8公里。
新票价实施后,对于轨道一期线路涨价1元的区段,实行“就低不就高”政策,维持原价。
这次公布的网络票价表有5个线路131个站点,共有17161个价格明细,标明了131个站点之间任何两个站点之间的价格,最少是2元,最多是11元,价格包括2元、3元、4元、5元、6元、7元、8元、9元、10元、11元,如从机场东站到双龙站,票价就是最高的11元。
5.代表性的数据和事件代表性的数据客流数据一月总计运送旅客5262.24万人次数据显示,从6月28日至7月27日整整30天时间,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全网总的日平均客流175.41万人次,是开通前6月1—14日日均59.0万人次的近3倍,30天总计运送乘客5262.24万人次。
日客运量从6月28日的119.64万人次增加到7月27日的176.52万人次,平均每日递增约2万人次。
全网开通运营后,罗宝线的客流仍然保持最大,其中7月23日当天客流最高,达84.06万人次,占当天线网客流的40%。
全网开通以来,蛇口线客流增长倍数最大,7月23日客流量为26.79万人次,是开通前日均2.9万人次的9.24倍。
其次为龙岗线,7月24日客流达到46.25万人次,是开通前日均客流5.12万人次的9.03倍。
第三为龙华线,7月24日客流已达31.30万人次,是开通前日均6.9万人次的4.54倍。
深圳市交委分析认为,这些增长态势表明,地铁出行已经有效覆盖了特区、东部、西部、中部四大发展轴,并正引领环中线周边成为新的发展轴。
最高日客流量连续两日突破210万人次7月23日(周六)、24日(周日)连续两天,深圳地铁日客流量均突破210万人次,其中23日(周六)客流量为210.65万人次,24日(周日)客流量更高达215.74万人次,是开通前日均客流的3.66倍。
老街站成为深圳最忙地铁站一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地铁客流量(以进站客流量统计)排名前十的车站及其日均客流量情况依次为:老街(日均约6.16万人次)、罗湖(日均约5.64万人次)、华强路(日均约4.95万人次)、大剧院(日均约4.68万人次)、世界之窗(日均约4.06万人次)、国贸(日均约3.28万人次)、车公庙(日均约3.27万人次)、科学馆(日均约2.84万人次)、岗厦(日均约2.83万人次)、会展中心(日均约2.77万人次)。
代表性事件因便携3g路由器干扰造成地铁急停现场:环中线隧道内两次紧急制动某乘客早上从西丽乘车至罗湖上班,8点40分左右,车过了长龙站驶往布吉站时,列车突然缓慢停下。
“因为事发突然,有些乘客都没站稳,差点摔倒”,乘客称,列车停靠在隧道内,过了两三分钟后再次启动,走着走着又再次停下,停了两三分钟后又再次启动,最后在布吉站上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