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法学本科《中国法制史》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排序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1001。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4日,收集了2007年7月至2020年7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1923年颁布的(D)又被称作“贿选宪法”。
[2013年1月试题]D.《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颁布的(D)又被称作“贿选宪法”。
[2015年7月试题]D.《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颁布的(D)又被称作“贿选宪法”。
[2017年6月试题]D.《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颁布的(D)又被称作“贿选宪法”。
[2019年1月试题]D.《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5月4日党中央发布指示,改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这个指示即为(A)。
[内部资料]A.五四指示八议”中有“议宾”一项,指的是(A)。
[内部资料]A.前朝皇帝的后代八议”最早规定在(A)。
[2013年7月试题]A.《魏律》把犯罪者捣成肉酱的刑罚称作(A)。
[2013年7月试题]A.醢保存至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是(A)。
[2008年7月试题]A.《大唐六典》北京国民政府主管行政诉讼的司法机关是(D)。
[2016年7月试题]D.平政院被庐之法”是(A)国制定的。
[内部资料]A.晋国编敕和以敕代律是(D)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
[2015年7月试题]D.宋朝编赦和以赦代律是(D)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
[2013年1月试题]D.宋朝编赦和以赦代律是(D)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
[2017年6月试题]D.宋朝编赦和以赦代律是(D)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
[2019年1月试题]D.宋朝采用“重典治乱世”的开国皇帝是(D)。
[2008年7月试题]D.朱元璋曾命吕侯作《吕刑》的是(A)。
[内部资料]A.周穆王充军被定为法定正式刑始于(C)朝。
[2018年7月试题]C.明充军创世于(A)朝。
[2018年1月试题]A.宋除谋反大逆“决不待时”外,死刑的处决须在(D)进行。
[2015年7月试题]D.霜降后冬至前春秋时期,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人是郑国的(C)。
[2012年7月试题]C.子产春秋时期,郑国公布成文法,提出反对的是(A)。
[内部资料]A.叔向春秋时期对晋国铸刑鼎提出反对意见是(D)。
[2010年7月试题]D.孔子春秋时期晋国赵鞅公布成文法时春秋时期晋国铸刑鼎,遭到(A)的反对。
[内部资料]A.孔子春秋时期叔问反对郑国铸刑书于鼎,铸刑鼎的人是(D)。
[2016年1月试题]D.子产春秋时期叔向反对郑国铸刑书于鼎,铸刑鼎的人是(D)。
[2016年7月试题]D.子产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A)。
[内部资料]A.赵鞅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将刑罚条写在(A)上。
[内部资料]A.竹简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A)上。
[内部资料]A.铜鼎春秋时期竹刑的作者是的(A)。
[内部资料]A.邓析春秋时期子产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遭到(B)的反对。
[2018年7月试题]B.叔向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A)。
[内部资料]A.郑国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B)。
[2020年7月试题]B.郑国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
[2013年1月试题]A.改为七部分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
[2014年1月试题]A.改为七部分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
[2015年1月试题]A.改为七部分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
[2015年7月试题]A.改为七部分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
[2017年6月试题]A.改为七部分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
[2019年1月试题]A.改为七部分大中现行刑律》颁布施行时间是(A)。
[内部资料]A.宣统二年大中刑律统类》共(A)门。
[内部资料]A.1担任《大清民律草案》的总则.债权和物权三篇起草的外国法学家是(A)。
[内部资料]A.日本人盗徒封罪规定在(A)。
[内部资料]A.秦律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封建制法典是(B)。
[2010年1月试题]B.晋律典卖制度法律化的完备始于(C)。
[2009年1月试题]C.宋朝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A)。
[内部资料]A.周公法典体例在宋朝发生了变化,采用(A)作为法律形式。
[内部资料]A.刑统法经》的作者是(A)。
[2013年1月试题]A.李悝法经》的作者是(A)。
[2015年1月试题]A.李悝法经》的作者是(A)。
[2017年6月试题]A.李悝法经》的作者是(A)。
[2019年1月试题]A.李悝法经》共(C)。
[2011年1月试题]C.六篇法经》共六篇,第一篇是(A)。
[2012年7月试题]A.盗法经》共六篇,作者是(A)。
[内部资料]A.李悝封建法典中的“十恶”源于(A)。
[2012年7月试题]A.重罪十条改“法”为“律”是战国时期的(C)。
[2018年1月试题]C.商鞅工农民主政权时期,主要的司法机关是(A)。
[内部资料]A.肃反委员会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A)。
[2011年7月试题]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苟子•正名》说:“刑名从(B)”。
[2013年1月试题]B.商苟子•正名》说:“刑名从(B)”。
[2017年6月试题]B.商苟子•正名》说:“刑名从(B)”。
[2019年1月试题]B.商汉朝把向被告人宣读判词叫做(C)。
[2012年7月试题]C.读鞫汉朝的刑制改革始于(A)。
[内部资料]A.文帝汉朝规定,吏民如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就是(A)。
[内部资料]A.见知故纵汉朝律典的代表是(C)。
[2020年7月试题]C.九章律汉朝律典的代表是(D)。
[2015年1月试题]D.九章律汉朝首次下诏废除肉刑的皇帝是(A)。
[内部资料]A.汉文帝汉朝以典型判例作为法律形式的一种,称作(A)。
[内部资料]A.决事比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此法律形式称为(D)。
[2016年1月试题]D.比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此法律形式称为(D)。
[2016年7月试题]D.比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可以用来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此法律形式为(D)。
[2010年1月试题]D.比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此法律形式为(C)。
[2009年7月试题]C.科汉朝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叫做(A)。
[内部资料]A.科汉朝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同秦朝一样,叫做(A)。
[内部资料]A.廷尉汉初至文景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A)。
[2019年7月试题]A.黄老思想汉初至文景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A)。
[内部资料]A.黄老思想汉代曾明确利率,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A),以缓解社会矛盾。
[内部资料]A.取息过率汉代的买卖契约叫(A)。
[内部资料]A.券书汉代的起诉叫(A)。
[内部资料]A.告劾汉代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叫(A)。
[2011年7月试题]A.鞫狱汉代对当事人进行判决叫(A)。
[内部资料]A.断狱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A)。
[内部资料]A.取息过率汉代对特定人才的任用方式叫做(A)。
[内部资料]A.征辟汉代经过审讯,得到口供,三日后再行复审,叫做(A)。
[内部资料]A.传复汉代致仕的年龄是(A)。
[内部资料]A.七十汉代诸侯百官的器用、服饰、乘舆各有规制,如有“逾制”,即构成(A)。
[内部资料]A.僭越罪汉律规定,女子犯罪量刑,可以不亲自服徒刑,每个月出钱三百以顾人,此刑罚叫做(A)。
[内部资料]A.女徒顾山汉律规定,如果官吏不执行而且阻碍皇帝诏令,侵犯皇权,则定为(A)。
[内部资料]A.废格诏书罪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律指导思想的核心是(C)。
[2009年1月试题]C.儒家思想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律指导思想的主导是(C)。
[2010年7月试题]C.儒家思想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C)。
[2014年7月试题]C.儒家思想皇帝制度的理论化、神秘化,开始于(A)。
[内部资料]A.汉朝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D)。
[2014年1月试题]D.杀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D)。
[2015年7月试题]D.杀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己恶而掠美为(A)”。
[2012年1月试题]A.昏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A) ”。
[内部资料]A.贼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刑始于(A)。
[内部资料]A.《贞观律》将“八议”制度最早规定在法典里的是(A)。
[2009年1月试题]A.魏律将“法”改为“律”,是在(A)。
[内部资料]A.战国时期的秦解放战争时期创设的刑种是(A)。
[2018年1月试题]A.管制解放战争时期创设的刑种是(A)。
[2019年7月试题]A.管制解放战争时期创造了一种新的刑种,即(B)。
[2017年1月试题]B.管制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五四指示颁布于(A)。
[内部资料]A.1946年晋国的“常法”是(A)制定的。
[内部资料]A.赵盾晋国公布成文法时遭到(A)的反对。
[内部资料]A.孔子晋律的特点是纳礼入律,将儒家的(C)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
[2007年7月试题]C.服制晋律规定买卖田宅牛马要向国家缴纳总价值的4%的税,称为(B)。
[2019年7月试题]B.散估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近代结构的民法典是(D)。
[2015年1月试题]D.《大清民律草案》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近代体例的民法典是(D)。
[2014年1月试题]D.《大清民律草案》君权神授”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A)。
[内部资料]A.董仲舒君权神授”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D)。
[2020年1月试题]D.董仲舒开皇律》的篇章体例主要依据(A)。
[内部资料]A.《北齐律》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A)等。
[内部资料]A.五抗日民主政权调解工作的范围是(C)。
[2013年7月试题]C.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两汉的立法活动始于汉朝建立前的(D)。
[2013年7月试题]D.“约法三章”刘巧儿”婚姻上诉案是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审理的一个典型案例,审判人员是(D)。
[2020年7月试题]D.马锡五吕刑》的作者是(D)。
[2018年7月试题]D.吕侯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是(A) 定罪量刑的原则。
[内部资料]A.西周民国北京政府主管行政诉讼的司法机关是(D)。
[2016年1月试题]D.平政院民国时期在政权组织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B)。
[2015年1月试题]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大诰》共有(A)。
[内部资料]A.四篇明代刑罚除死刑外,以(D)为最重。
[2007年7月试题]D.充军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