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杆抽油系统》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抽油设备由(1) 、(2) 、(3) 及井下采油附件组成。
2、对于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当驴头处于上、下死点位置时,连杆中心线间的夹角基本为零,这个角被称为抽油机的(4) 。
3、当抽油机悬点开始上行时,游动阀(5) ,液柱重量由(6)转移(7) 上,从而使抽油杆(8) ,油管(9) 。
4、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如果上冲程快,下冲程慢,则说明平衡(10) ,应(11) 平衡重或平衡半径。
5、测量抽油机井液面使用的仪器是(12) ;测量抽油机井示功图使用的仪器是(13) 。
6、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方式主要有机械平衡和气平衡两种。
其中,机械平衡方式包括(14) 、(15) 和(16) 三种。
7、电压—转速特性曲线平缓而有向水平趋势的电机称为(17) 电机,具有较高的转差率,在一个冲次内电机转速变化范围大,同时具有较高的过载系数。
8、弹性滑动使带速(18) (超前或滞后)于主动轮表面速度而又(19)(超前或滞后)于从动轮表面速度,从动轮的圆周速度总是(20)(低于或高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
9、普通抽油杆的杆头主要由外螺纹接头、卸荷槽、(21) 、(22) 、(23) 和圆弧过渡区组成。
10、抽油井工作时,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主要有:①抽油杆柱与油管的摩擦力,②柱塞与衬套之间的摩擦力,③液柱与抽油杆柱之间的摩擦力,④液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⑤液体通过游动阀的摩擦力。
上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是受(24) 、(25) 及(26) 三项影响,其方向向下,故增加悬点载荷;下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是受(27) 、(28) 、(29) 及(30) 四项影响,其方向向上,故减小悬点载荷。
11、抽油设备由(1) 、(2) 、(3) 及井下采油附件组成。
12、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4) 、(5) 、曲柄连杆游梁机构以及辅助部件等四大部分组成。
13、当抽油机悬点开始下行时,游动阀(6) ,液柱重量由(7)转移(8) 上,从而使抽油杆(9) ,油管(10) 。
14、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如果下冲程快,上冲程慢,则说明平衡(11) ,应(12) 平衡重或平衡半径。
15、当抽油系统工作时,作用在抽油机驴头悬点上的载荷主要有三类:(13)、(14) 以及各种摩擦阻力产生的摩擦载荷。
16、对于惯性载荷,在上冲程中,前半冲程惯性力(15) 悬点载荷,后半冲程惯性力(16) 悬点载荷;在下冲程中,前半冲程惯性力(17) 悬点载荷,后半冲程惯性力(18) 悬点载荷。
17、列举游梁式抽油机除机械平衡与气动平衡外的两种主要平衡方式,如(19)、(20) 以及利用可调相位角平衡装置实现抽油机平衡。
18、弹性滑动使带速(21) (超前或滞后)于主动轮表面速度而又(超前或滞后)于从动轮表面速度,从动轮的圆周速度总是(22)(低于或高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
19、普通抽油杆的杆头主要由(23) 、(24) 、(25) 、(26) 、(27) 和圆弧过渡区组成。
20、在不同转差率范围内,游梁式抽油机的动力装置—异步电机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主要包括(28) 、(29) 和(30) 三种。
21、当抽油机悬点开始上行时,游动阀(1) ,液柱重量由(2)转移(3) 上,从而使抽油杆(4) ,油管(5) 。
22、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如果上冲程快,下冲程慢,则说明平衡(6) ,应(7) 平衡重或平衡半径。
23、测量抽油机井液面使用的仪器是(8) ;测量抽油机井示功图使用的仪器是(9) 。
24、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方式主要有机械平衡和气平衡两种。
其中,机械平衡方式包括(10) 、(11) 和(12) 三种。
25、普通抽油杆的杆头主要由(13) 、(14) 、(15) 、(16) 、(17) 和圆弧过渡区组成。
26、抽油井工作时,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主要有:①抽油杆柱与油管的摩擦力,②柱塞与衬套之间的摩擦力,③液柱与抽油杆柱之间的摩擦力,④液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⑤液体通过游动阀的摩擦力。
上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是受(18) 、(19) 及(20) 三项影响,其方向向下,故增加悬点载荷;下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是受(21) 、(22) 、(23) 及(24) 四项影响,其方向向上,故减小悬点载荷。
27、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25) 、(26) 、曲柄连杆游梁机构以及辅助部件等四大部分组成。
28、列举游梁式抽油机除机械平衡与气动平衡外的两种主要平衡方式,如(27)、(28) 以及利用可调相位角平衡装置实现抽油机平衡。
29、在不同转差率范围内,游梁式抽油机的动力装置—异步电机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主要包括(29) 、(30) 和电磁制动三种。
二、判断题1、前置型气平衡游梁式抽油机可以实现上下冲程中的对应载荷完全相同。
()2、旋转驴头游梁式抽油机、蛋形驴头游梁式抽油机、六连杆双游梁抽油机均具有长冲程的特点。
()3、游梁式抽油机的运动指标越接近于1,悬点的实际运动规律就越接近于真实运动规律。
()4、上冲程中井口回压减小悬点载荷。
()5、气锁会因沉没压力升高而自动解除。
()6、采用玻璃钢抽油杆可以实现小泵深抽或大排量的功能。
()7、钢丝绳抽油杆是具有代表性的柔性抽油杆。
()8、抽油杆及其接箍的主要失效类型是疲劳断裂。
()9、可打捞式管式抽油泵由于加长短节与柱塞的配合间隙大而增加了泵的余隙,故在油气比大的油井不宜采用。
()10、在抽油泵下悬挂尾管或下油管锚均可改善油管的工作状况。
()11、前置型气平衡游梁式抽油机可以实现上下冲程中的对应载荷完全相同。
()12、旋转驴头游梁式抽油机、蛋形驴头游梁式抽油机、六连杆双游梁抽油机均具有长冲程的特点。
()13、在上下冲程中,摩擦载荷始终增加抽油机的悬点载荷。
()14、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电动机、皮带减速箱、曲柄—连杆—游梁机构以及辅助部件等四大部分组成。
()15、电压—转速特性曲线平缓而有向水平趋势的电机称为软特性电机。
()16、API Spec 11B《抽油杆规范》和GB7229-87将抽油杆分为C级、D级、K级和KD级四个等级。
()17、接箍是抽油杆组合时的连接零件,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普通接箍、异径接箍和特种接箍。
()18、对于要求安装刮蜡器的抽油杆,需要在抽油杆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限位器,限位器之间的距离为冲程的一半。
()19、可打捞式管式抽油泵由于加长短节与柱塞的配合间隙大而增加了泵的余隙,故在油气比大的油井不宜采用。
()20、拖动抽油机的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即为抽油机的输入功率。
()三、单选题1、游梁式抽油机的运动指标定义为死点位置时的实际加速度与按公式计算出的加速度之比值。
A 简谐运动B 曲柄滑块机构运动C 精确计算运动D 真实运动2、抽油杆杆体断裂的原因主要有抽油杆柱设计不合理、以及腐蚀等因素。
A 预紧力过大或不足B 抽汲载荷超载C 液击、碰泵的冲击载荷的影响D 由于制造、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引起弯曲3、在油井中使用刮蜡器以后,抽油杆在上下冲程时的阻力增加,这将使悬点最大负荷增加,使抽油杆在下冲程时产生附加的弯曲应力,为此应在抽油杆下部使用。
A 加重杆B 扶正器C 减振器D 防脱器4、下列抽油泵不适合于在含砂油井使用。
A 流线型抽油泵B 三管抽油泵C 防砂卡抽油泵D出砂井用抽油泵5、油管锚可分为机械式油管锚和两大类。
A 张力式油管锚B 旋转式油管锚C 液力式油管锚D 压差式油管锚6、对于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当驴头处于上、下死点位置时,连杆中心线间的夹角基本为零,这个角被称为抽油机的。
A 平衡相位角B 极位夹角C 游梁摆角D 曲柄转角7、下冲程中,沉没压力对悬点载荷的影响是。
A 增加B 减小C 没有影响D 前半冲程增加,后半冲程减小A 平衡相位角B 极位夹角C 游梁摆角D 曲柄转角8、下列特点不是抽油杆的结构特点。
A 细长杆B 刚度高、不易变形C 变截面D 端部形状复杂、要求特殊9、油管锚可分为机械式油管锚和两大类。
A 张力式油管锚B 旋转式油管锚C 液力式油管锚D 压差式油管锚10、提升液体和克服各种阻力所消耗的功率为抽油机的。
A 输入功率B 光杆功率C 有效功率D 系统效率11、下冲程中,沉没压力对悬点载荷的影响是。
A 增加B 减小C 没有影响D 前半冲程增加,后半冲程减小12、测量抽油机井示功图使用的仪器是。
A 回声仪B 水力动力仪C 传感测试仪D 记录仪13、在典型抽油杆工艺路线的基础上,增加工序,并调整部分工序便可形成超高强度抽油杆的制造工艺路线。
A 抛丸强化B 热校直C 冷校直D 表面淬火14、在油井中使用刮蜡器以后,抽油杆在上下冲程时的阻力增加,这将使悬点最大负荷增加,使抽油杆在下冲程时产生附加的弯曲应力,为此应在抽油杆下部使用。
A 加重杆B 扶正器C 减振器D 防脱器15、提升液体和克服各种阻力所消耗的功率为抽油机的。
A 输入功率B 光杆功率C 有效功率D 系统效率四、简答题1、简述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怎样判断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状况?不平衡时怎样进行调整?3、简述空心抽油杆的作用。
4、简述加重杆的作用。
5、抽油杆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分别应用在什么状况的油井上?6、抽油井悬点所承受的载荷有哪些?分析上下冲程中存在哪些摩擦载荷?7、简述杆式泵与管式泵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8、试举例5种特种抽油杆。
9、简述改善油管工作状况的措施及其特点。
五、论述题1、何谓示功图?画出考虑气体影响下和充不满影响下的示功图并分析示功图的特征。
2、怎样判断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状况?不平衡时怎样进行调整?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抽油设备由(1) 抽油机、(2) 抽油杆、(3) 抽油泵及井下采油附件组成。
2、对于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当驴头处于上、下死点位置时,连杆中心线间的夹角基本为零,这个角被称为抽油机的(4) 极位夹角。
3、当抽油机悬点开始上行时,游动阀(5) 关闭,液柱重量由(6) 油管转移(7) 抽油杆上,从而使抽油杆(8) 伸长,油管(9) 缩短。
4、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如果上冲程快,下冲程慢,则说明平衡(10) 过量,应(11) 减小平衡重或平衡半径。
5、测量抽油机井液面使用的仪器是(12) 回声仪;测量抽油机井示功图使用的仪器是(13) 动力仪。
6、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方式主要有机械平衡和气平衡两种。
其中,机械平衡方式包括(14) 曲柄平衡、(15) 游梁平衡和(16) 复合平衡三种。
7、电压—转速特性曲线平缓而有向水平趋势的电机称为(17) 软特性电机,具有较高的转差率,在一个冲次内电机转速变化范围大,同时具有较高的过载系数。
8、弹性滑动使带速(18) 滞后(超前或滞后)于主动轮表面速度而又(19) 超前(超前或滞后)于从动轮表面速度,从动轮的圆周速度总是(20) 低于(低于或高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