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绪论精品PPT课件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绪论精品PPT课件
返回
10
第
二
节
(一)北方方言 (二)
现
(三)湘方言 (四)
代
(五)
汉
(六)闽方言 (七)粤方言
语
概
述
(一)
(二)
(三)语法方面
四、现代汉语的地位和影响
11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汉语,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地方变体、社会变体、功能变体、 个人变体等。参见王希杰《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什 么?》,《汉语学习》1988年第2期。我们这言语的综合,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
规则的总和。言语是每个人对语言的运用,也就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 为了某种目的对语言这个体系中的一些单位的具体运用,它是属于个人 的,具体的。语言则是贮藏于每个社会成员脑子里的一个语法系统,一 个“声音形象”的仓库,是音义结合为基础的词和语法规则的总和,它 是属于社会的,抽象的。个人既不能创造它,也不能随意改变它。言语 是信息,语言是代码。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有人打 过这样的比方,语言好比是乐谱,言语是这个乐谱的具体演奏。乐谱是 相同的,而每个人的具体演奏是不同的。也有人把语言比喻为打字机的 字盘,言语则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字盘里的铅字有一定的数目,排列 也有一定的规则,面对同一盘铅字,不同的人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打 出许多具体的各不相同的句子来。正因为如此,言语具有开放性,它按 照语法规则利用数量有限的语言材料可以造出所需要的任何句子,其数 量是无限的;而语言的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及其规则是有限的。
具。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共同财富,语言具
1 2 3
6
(三)语言的体系性
语言就其结构特征而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或者 说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它具有符号性和体系性。
语言的符号性主要指词的语音外壳及其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性质,具有一般符号的特点。语言和其他符号一样,都是指代某种事物 的标记。语言符号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它本身是一种代替关系,即用一 定的可以感知的东西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思想.
统中,它表现为某个语言单位的潜在的结合能力。每一种语言都是 可以进行各种排列组合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中 两种根本的关系。语言符号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即每个语言的
8
二、言语和语言
言语和语言在语言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言语指的是人们在思维
和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可以叫做“言语活动”)以及结果(可以叫做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 形成的。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共同语和方言、书面语和口语的 分歧;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克服分歧、渐趋统一的 复杂过程。
12
二、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除了普通话这一全民族的共同语之外,汉语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一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像 一切语言中的方言一样,汉语的这些方言也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 的语言低级形式。它们同民族共同语之间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 由于语音上对应规律很整齐,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 因而只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并不是独立的 语言。根据各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目前 方言调查的初步结果看,现代汉语方言大体上可分为七大区。
语言材料的杂乱堆积。语言的体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7
1 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上绵延, 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2
语言的结构要素,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 同的层和级。语言是由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所构成的 一个层级装置。
3 排列组合性 线性关系主要在言语过程中才能实际体现出来,而在语言系
绪论
1
第一节 语言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第三节 第四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其学习方法
2
一、语言的性质
(一) (二) (三)
二、言语和语言
三、口语和书面语
3
一、语言的性质
语言的性质问题,是语言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我们要学习语 言方面的知识,首先必须对语言的性质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语言又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它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的有 机整体。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 构规则,三者处于一定的规律性的联系中。不仅语音、词汇、语法之间存在 着规律性联系,语音、词汇、语法本身也自成系统。如果一个方面发生变化, 另一个方面也往往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语言符号绝不是孤立的,也不是
语言究竟是什么?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 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三 种性质:社会性、全民性、体系性。
(一)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社会性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
1 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 言与社会自始至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 2
书面语来源于口语,依存于口语,但书面语一旦产生以后,便有自己的发展 规律。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离开口语。书面语的产生还促进了文学 语言的形成。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即规范化了的书面语。文学语 言主要用于书面形式,用于公文、报刊、科学著作,但也有口头形式。文学 语言的口头形式与口语不同。它还包括了文学作品的朗读,如电台的广播, 大会的讲话,电影戏剧的台词等等。因此文学作品的规范不仅指语法规则和 词语使用的规范,还包括读音即音素的发音、语调等规范问题。
9
三、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指人们口头说的话,即人们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书面语指用文字 写下来的话,即书面交际使用的语言。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运用的两种形 式。口语用声音表达,书面语用文字表达。
口语和书面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 的。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和基础,对书面语起决定作用。反之,书面语也 不断给口语以影响,推动了口语的发展,促使口语更加丰富,更加纯洁, 更趋于规范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即使是最落后的,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些语 言都与自己的社会紧密相连,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形成的历史。这个社会 的语言不同于另一个社会的语言,这正说明语言的使用受到社会的制约。 这一点,在词的音义结合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5
(二)语言的全民性 语言就其功能特征而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