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梳理汇总

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梳理汇总

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2.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张
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1632年)
1.“泛智”教育;2.教育遵循自然;3.班级授课制;4.学制系统;5.教学原则
瓦·根舍因
——
创立了范例方式的教学理论
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
终身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奉献给孩子》
和谐教育思想
名称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张
20世纪的主要教育学流派
实验教
育学
梅伊曼
拉伊
《实验教育学纲要》
《实验教育学》
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
是□否□一般认为,夏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学校;而有文字记载同时有文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
古代印度
1.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吠陀》经;3.主要活动:背诵经典,钻研经义
古代埃及
1.文士(书吏)学校;2.“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代希腊、罗马
2003年,上海市总人口达到1464万人,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雅典教育——培养政治家,商人;斯巴达教育——培养强悍的军人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年)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2.教育无目的论;3.从做中学;4.五步探究教学法;5.“新三中心”
陶行知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
五条教学原则
布鲁纳
《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现代学制沿革
双规学制:欧洲国家;单轨学制:美国;分支型学制:苏联
“课程”一次始见于唐宋;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隐性课程”由杰克逊首先提出
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注意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
(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中世纪的欧洲
夏日的街头,吊带装、露背装、一步裙、迷你裙五彩缤纷、争妍斗艳。爱美的女孩们不仅在服饰搭配上费尽心机,饰品的选择也十分讲究。可惜在商店里买的项链、手链、手机挂坠等往往样式平淡无奇,还容易出现雷同现象。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骑士教育;教会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文化教
育学
利特
狄尔泰
斯普兰格
——
1.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2.教育研究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
3.教育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
克伯屈
——
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4.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立发行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凯洛夫
《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批判教
育学
鲍尔斯
金蒂斯
阿普尔
布厄迪尔
——
“启蒙”
“批判”
解放思想
理论
代表人物
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个人本位论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耐勒、马斯洛、萨特等
1.教学相长;2.尊师重道;3.藏息相辅;4.豫时孙摩;5.启发诱导;6.长善救失
苏格拉底
——
产婆术(又叫苏格拉底法、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政治学》
1.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2.首次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
《论灵魂》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梳理汇总
学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教育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
宗教、朱熹
人格化的神所创造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沛西·能
教育是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心里起源说
孟禄
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
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一师
孔子
二馆
崇文馆、弘文馆
三学
官学、私学、书院
四书
而手工艺制品是一种价格适中,不仅能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能体会一下我国传统工艺的文化。无论是送给朋友还是亲人都能让人体会到一份浓厚的情谊。它的价值是不用金钱去估价而是用你一颗真诚而又温暖的心去体会的。更能让学生家长所接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文艺复习时期的欧洲教育
2.www。cer。net/artide/2003082213089728。shtml。人文主义教育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张
教育学萌芽阶段
孔子
《论语》
1.有教无类;2.主张“仁”和“礼”;3.因材施教;4.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学思并重;6.温故知新
——
《学记》(是中国《春秋》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社会的教育
精明的商家不失时机地打出“自己的饰品自己做”、“DIY(Do It Yourself)饰品、真我个性”的广告,推出“自制饰品”服务,吸引了不少喜欢标新立异、走在潮流前端的年轻女孩,成为上海的时尚消费市场。其市场现状特点具体表现为:古代中国
社会本位论
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
文化本位论
——
生活本位论
斯宾塞
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并实施
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卢梭
《爱弥儿》
“性善论”
康德
《康德论教育》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齐
——
1.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2.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洛克
《教育漫话》
1.白板说;2.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1806年)
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2.教学四阶段论;3.“旧三中心”;4.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