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资产系统折旧管理共28页word资料

固定资产系统折旧管理共28页word资料

固定资产系统折旧管理导读本文描述了eas固定资产系统折旧管理的计提折旧功能、折旧维护、纳税折旧功能的详细介绍、说明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事项。

适用范围适用对象:EAS产品售前、实施、客服和研发相关人员;适用版本: EAS6.0及6.0以上版本。

请注意:本文件只作为产品介绍之用,不属于您与金蝶签署的任何协议。

本文件仅包括金蝶既定策略、产品及功能方面的信息,不能以本文件作为要求金蝶履行商务条款、产品策略以及开发义务的依据。

本文件内容可能随时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1. 计提折旧 (2)1.1 概述 (2)1.2 计提折旧 (2)1.2.1前置条件 (2)1.2.2计提折旧合法性检查 (3)1.2.3查找计算折旧的折旧范围及卡片资料 (3)2. 折旧维护 (17)2.1 折旧查询 (17)2.2 折旧维护 (18)3. 纳税折旧 (21)3.1 概念 (21)3.2 系统实现思路 (22)3.3 系统详细介绍 (22)3.3.1新增系统参数 (22)3.3.2固定资产卡片的改造 (22)3.3.3新增固定资产卡片纳税信息初始化 (25)3.3.4变更单、拆分单、组合单的改造 (25)3.3.5计提折旧的改造 (26)3.3.6折旧维护的改造 (26)3.3.7固定资产折旧表改造 (27)1.计提折旧1.1概述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计提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业务,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是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的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产品成本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依据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的原价和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1.2计提折旧根据固定资产卡片的折旧方法、折旧政策等信息自动计算固定资产的本期折旧额。

系统预设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2.1前置条件1.用户必须拥有计提折旧的权限2.已结束初始化3.没有未审核业务4.本核算期折旧未生成折旧凭证5.本核算期有符合条件的卡片应计提折旧1.2.2计提折旧合法性检查当用户点击“开始”时,系统开始检查当前期间数据是否满足计提折旧条件。

检查的顺序为:1) 检查当前期间是否是初始化期间,如果是,则检查是否已经结束初始化,若未结束初始化,则会提示“计提折旧失败!系统还未结束初始化,不能计提折旧!”,用例结束。

确定后在计提折旧消息框中系统提供一份计提折旧报告,如果折旧期间不是初始化期间,不进行此检查。

2) 检查本期是否还有未审核业务,如果有,则提示“计提折旧失败!本期存在未审核业务,请全部审核完毕后再计提折旧!”,用例结束。

3) 检查本期是否已计提过折旧,如果计提过且生成凭证,则提示“计提折旧失败!本期折旧已计提并已生成凭证,不能再计提折旧!”,用例结束。

4) 若本期计提过但未生成凭证,则弹出提示框,询问用户是否需要重新计提。

提示如下:如果用户选择“确定”,则用例继续进行,否则,选择“取消”,用例结束。

1.2.3查找计算折旧的折旧范围及卡片资料确定折旧范围,首先要确定折旧卡片的范围,可分为两种情况:1)全部卡片适用条件:当期第一次计提重提折旧时未选择“只对影响当期折旧的卡片重新计提”的选项2)本期因变动折旧要素、或因清理、新增与当期折旧政策冲突而需要重新计提的卡片适用条件:重提折旧时选择了“只对影响当期折旧的卡片重新计提”的选项这些影响当期折旧的业务包括:1变动折旧要素{包括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净残值,预计使用期间(或工作总量),如果折旧政策设置为影响当期}2变动使用状态(如果折旧政策为根据使用状态计提折旧并且设置为影响当期)3变动折旧方法(如果折旧政策设置为影响当期)4清理业务(如果折旧政策为新增提折旧,而清理不提折旧)5新增业务(如果折旧政策为新增提折旧,而清理不提折旧)6折旧费用分配设置变动,即成本中心/费用分配科目发生变动(如果折旧政策设置为影响当期)7因反审核(卡片、单据)影响当期折旧的业务“只对影响当期折旧的卡片重新计提”选项包含以下含义:1)不选择此选项,则意味着当期的折旧将全部重提,卡片当期已提或修改过的折旧额将被新值覆盖。

折旧计提过程为:所有在上次计提折旧的卡片的折旧额全部反回,然后重新确定折旧范围,按新的折旧要素,折旧政策,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2)选择此选项,则意味着只有当期计提折旧后,又发生了影响当期折旧的业务,则发生这些业务的卡片需要将上次计提的折旧额反回(新增业务的不用反),再重新计提折旧。

而未发生影响当期折旧的卡片上次折旧额将保留。

在确定了以上折旧卡片的范围之后,再根据如下依据进行进一步的判断:折旧范围主要根据卡片所属资产类别的折旧政策、卡片的状态、卡片的剩余可折旧金额/剩余使用寿命、卡片的折旧方法的折旧期间设置等因素判断。

A.折旧政策,与折旧范围判断有关的折旧政策有如下几个:a) 本期新增资产不提折旧,本期清理资产提折旧/本期新增资产提折旧,本期清理资产不提折旧说明:本期新增资产根据卡片的入账日期是否在本期判断,本期清理资产根据卡片的清理日期是否在本期判断。

如果当前选项为“本期新增资产不提折旧,本期清理资产提折旧”,则本期新增资产不能参与折旧;如果当前选项为“本期新增资产提折旧,本期清理资产不提折旧”,则本期清理资产不能参与折旧。

b) 根据使用状态决定是否提折旧/不管使用状态如何一定提折旧/不管使用状态如何一定不提折旧说明:如果选择“根据使用状态决定是否提折旧”,则此折旧政策与折旧政策“使用状态变动影响当期折旧”要进行联合判断c) 选择“使用状态变动影响当期折旧”,则以卡片当前的使用状态的“计提折旧”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计提。

d) 未选择“使用状态变动影响当期折旧”,则以卡片当期变动使用状态前的使用状态上的“计提折旧”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计提。

B.卡片状态,只有符合如下状态的卡片才能参加计提:生效状态:生效作废状态:普通审核状态:已审核冻结状态:未冻结业务状态:**完成状态C.卡片剩余可折旧金额,只有该金额大于0的情况下,该卡片才能进行折旧计提。

卡片剩余可折旧金额的计算方法如下:卡片剩余可折旧金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对于采用自用物业直线法的资产,卡片剩余可折旧金额的计算方法如下:卡片剩余可折旧金额=评估值-评估间隔期折旧-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D.卡片剩余可使用寿命,只有该寿命大于0的情况下,该卡片才能进行折旧计提。

卡片剩余可使用寿命的计算方法如下:卡片剩余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期间/预计工作总量-已折旧期间/已使用工作量对于采用自用物业直线法的资产,以评估剩余使用期间做为卡片剩余可使用寿命E.当前期间与折旧期间设置的关系如果卡片的折旧方法设置资产折旧按年计提,则只有当前期间为本会计年度的最后一个期间,才能计提折旧。

注意:无折旧方法的卡片视为不提折旧,不参与计算。

在固定资产系统月结时,对当期应提折旧卡片的范围判断,也遵循以上判断标准。

如果满足以上可计提折旧条件的卡片记录为零时,提示一信息“本期不存在可计提折旧的卡片!”UI草图如下:否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得到本期应提折旧的卡片资料后,取卡片上所指定的折旧方法计算卡片的折旧额和折旧率。

如果该卡片在当期发生了折旧方法的变动,则还要根据卡片的资产类别上的折旧政策“折旧方法变动影响当期折旧/下期折旧”,判断采用哪种折旧方法进行计算。

如果该折旧政策为影响当期折旧,则用当前卡片上的折旧方法进行计算。

如果该折旧政策为影响下期折旧,则用每期状况表中当前期间上个期间的该卡片上的折旧方法进行计算。

系统预设四种折旧方法,全部采用动态的折旧公式计算折旧额系统预设的折旧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按年限或期间把资产价值的转移平均分摊到每一时间段内的一种折旧方法。

计算公式:按年计提:年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剩余使用年限。

剩余使用年限如下计算剩余使用期间数/本年有效会计期间数(抛掉调整期间),除得结果如果为整数,则直接取结果为剩余使用年限;如果除不尽,则取整数部分+1为剩余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资产原值*100%按期计提:期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期间数-已折旧期间数)。

期折旧率=期折旧额/资产原值*100%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可以完成的工作量的比例计算折旧的一种折旧方法。

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净残值)÷(预计工作总量-已使用工作量)按年计提:年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当年工作量年折旧率=年折旧额/资产原值*100%按期计提:期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当期工作量期折旧率=期折旧额/资产原值*100%下面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年为计算基础的,其基本特征为:1)先计算折旧率,再计算折旧额2)只计算年折旧额,年内每期的折旧额平摊,即都是相等的(除不尽的情况除外)3)在未变动折旧要素或折旧方法时,年数总和法只有年折旧率的分子部分(已使用年限)有变化,其余计算要素不变,既折旧率变化,折旧基数固定。

双倍余额递减法只有固定资产净值发生变化,其余计算要素不变,即折旧基数变化,折旧率固定。

4)只有在第一次提折旧变动了折旧要素变动了折旧方法(从其他折旧方法变为该折旧方法)时,折旧计算才按下述的计算公式用卡片最新值计算(还要综合折旧政策判断)5)以下所述变动均指折旧要素变动或折旧方法变动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的折旧计算是要先计算各年折旧率/额,再计算年内各个会计期间的折旧率/额。

其折旧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剩余使用年限/{剩余使用年限*[剩余使用年限+1]/2}*100%;(分母在两次变动(资产新增也算变动)之间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分子在一年内保持不变)提醒:算法设计上应记录在第一次提折旧时,或发生变动后的分母{剩余使用年限*[剩余使用年限+1]/2}和每一年年初的分子{剩余使用年限}的数值,以便于计算,可以使用计数器来保存折旧次数,便于判断该卡片是否已经折完一年,计数器每期折旧后加一,满一年自动清零。

年折旧额=该年折旧率*(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四项在两次变动之间的时间内保持不变)提醒:算法设计上应记录在第一次提折旧时,或发生变动后的折旧基数(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剩余使用年限如下计算(预计使用期间数-已折旧期间数)/本年有效会计期间数(刨掉调整期间),除得结果如果为整数,则直接取结果为已使用年限;如果除不尽,则取整数部分+1为剩余使用年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