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锁骨下静脉穿刺解剖基础

锁骨下静脉穿刺解剖基础

第三军医大学 Li zhen-qiang 05,5,10
锁骨下静脉起始处关系
前斜角肌
颈内静脉 锁骨和锁 骨下肌 臂丛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的走行
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方法
• 侧别选择:右侧较佳。原因—到达上腔静脉静脉的路径短,损伤 血管内膜的几率小,无误入胸导管的风险,右侧胸膜顶和肺尖比 左侧的低,受伤的风险低 • 穿刺方法:穿刺点: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10cm。 • 置管长度的估计:向下到右侧第2胸肋关节,为进入上腔静脉的 置管长度(谭晓军等—右:13.61cm;左17.45cm)
锁骨下静脉的起、止、管径
• 起:在第一肋外侧由腋静脉移行而成 • 止:在胸锁关节后方附近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 脉 • 管径:体调资料—男:1.22cm;女:1.08cm; • 长度:体调资料—男:3.86cm;女:3.63cm;
臂丛
锁骨
锁骨下肌
腋动脉
臂丛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静 脉
锁骨下静 脉 腋静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优缺点分析: SCV管径较粗,在穿锁-肋-斜间隙(或三角)时被 颈根部筋膜(锁胸筋膜、锁骨下肌筋膜、椎前筋膜等)固定,体 位变化时移动不明显,利于穿刺,无明显成年人与小儿差异(小 儿穿刺深度略浅);但SCV为负压静脉,与颈根部结构关系密切, 若穿刺操作不当,可造成气栓、气胸、血气胸、误入动脉、损伤 神经等并发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