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复习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不得分。

1.反映肝肾阴竭的舌象是:()
A.白霉苔B.舌红绛苔黄腻
C.舌紫绛白苔满布D.舌紫晦而干绛
2.杨梅舌的特征是:()
A.舌紫晦而干B.舌纯绛鲜泽
C.舌焦紫起刺D.舌绛而干燥
3.斑色类鸡冠花色,反映:()
A.邪热炽盛B.热毒深重
C.火郁内伏D.元气衰败
4.湿遏热伏的热型是:()
A.日哺潮热B.发热夜甚
C.夜热早凉D.身热不扬
5.湿热秽浊郁闭膜原的舌象是:()
A.苔白腻而舌绛B.苔黄厚腻
C.苔白如碱状D.苔白厚腻如积粉
6.苔白腻舌质红绛的临床意义为:()
A.热入营血B.胃燥气伤
C.热重湿轻D.湿遏热伏
7.舌尖红赤的临床意义是:()
A.热入心包B.心火上炎
C.胃阴衰亡D.心营热毒极盛
8.多见于烂喉痧的舌象是:()
A.舌绛枯萎B.舌紫晦而干
C.苔黑焦枯D.舌焦紫起刺
9.牙齿燥如枯骨可见于:()
A.胃热津伤B.胃火冲激
C.肾火上炎D.肾阴枯竭
10.下列哪项不是斑的特征:()
A.平展于皮肤B.压之色不腿
C.点大成片D.消退后可脱屑11.关于斑疹的治疗,下列哪项提法不妥()
A.里实壅遏,斑疹蔽伏不透,宜通下腑实
B.斑疹并见,治宜透疹为主,兼以化斑
C.疹宜宣肺达邪,凉营透疹
D.斑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
12.时有汗出的临床意义是:()
A.湿热相蒸B.热郁不甚
C.气分热炽D.邪正相争
13.邪伏阴分的热型为:()
A.身热夜甚B.寒热往来
C.夜热早凉D.低热
14.热灼营阴的发热特征是:()
A.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B.日晡潮热
C.身热不扬D.发热夜甚
15.战汗的病机是:()
A.邪犯肌表,腠理开泄B.湿与热合,相互交蒸
C.气分热炽,津液外泄D.邪恋气分,正气鼓邪16.不列哪项不是阴虚动风的典型表现:()
A.角弓反张B.口角震颤
C.手足蠕动D.心中悸动
17.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神志异常的特征是:()
A.神昏谵语B.昏愦不语
C.谵妄如狂D.神志昏蒙
18.神志如狂见于:()
A.内闭外脱B.热郁胸膈
C.湿蒙心包D.下焦蓄血
19.战汗发生的阶段是:()
A.卫分B.营分
C.气分D.卫气分
20.反映热结肠腑的舌象是:()
A.黄浊苔B.老黄苔
C.焦燥黑苔D.黄燥苔
二.多项选择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斑疹透发的征兆有:()
A.壮热无汗B.闷暓异常
C.呕恶D.足冷耳聋
E.脉伏
2.白疒咅的病变阶段是:()
A.卫分B.营血分
C.卫气分D.血分
E.气分
3.苔白厚而干燥的临床意义是:()
A.津伤浊结B.胃燥气伤
C.湿遏热伏D.湿浊上泛
E.湿遏卫气
4.温病实证动风可发生于:()
A.阳明热盛B.热入营分
C.邪入下焦D.气营两燔
E.肺热炽盛
5.实风内动可见:()
A.四肢抽搐B.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C.牙关紧闭,两目上视D.肢冷神昏,脉弦数有力
E.舌绛枯萎
6.白砂苔的病机是:()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津液被灼B.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
C.温病兼挟胃中宿滞D.胃燥气伤,气不化液
E.脾胃湿浊困阻
7.温病神昏谵语可见于:()
A.热陷心包B.湿热痰浊蒙蔽包络
C.血热扰心D.营热扰心
E.热结肠腑
8.战汗发生的先兆有:()
A.四肢厥冷B.爪甲青紫
C.脉弱D.脉伏
E.舌绛
9.舌苔反映的病变主为:()
A.卫分B.气分
C.营分D.血分
E.气血分
10.反映斑疹预后不良的有:()
A.颜色加深B.由松浮变为紧束
C.稀疏变稠密D.斑出神清
E.甫出即隐
三、填空题
1.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的病变。

2.为心营热毒极盛的征象。

3.清代陆子贤认为:“斑为,疹为”。

4.章虚谷说:“热闭,故成斑疹。


5.叶天士说:“舌绛而光亮,亡也,急用之品。

”6.叶天士说,斑疹“宜不宜。


7.晶疒咅的治疗原则是,。

8.夜热早凉的临床特征是。

9.战汗的转归有,,。

10.斑疹紧束有根为,的征象。

四、名词解释
1.身热不扬
2.战汗
3.金囚木旺
4.日晡潮热
5. 白疒咅
五.简答题
1.神志昏蒙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2.“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对吗?请从温病角度简要分析。

3.斑疹的治疗禁忌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温病过程中出血的基本特点和病机是什么?
5.温病过程中出现昏愦不语的常见临床意义是什么?
六、论述题
1.白苔皆主卫表证,对吗,为什么?请分析。

2.雷少逸说,斑疹“红轻,紫重,黑危”,应如何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