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庸选读-天命之谓性

中庸选读-天命之谓性

(E)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俗话说:“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中庸》 也说:“( B )”,而真心诚意改过的主要关 键,就在一个“诚”字。《中庸》认为“诚” 是完成自己人格的根本,故曰:“( C )”, 由此可知:为人处事只要秉持诚心诚意,就能 拥有一个快乐而无悔的人生。
补注:
1.铤而走险︰在穷途末路或受逼迫时采取冒险 行动或不正当的行为。
注意先后安排的次序 (B)“成物,知也”意谓有智慧的君子
,可以成就伟大的梦想 (C)“诚者,自成也”意谓君子努力不
懈,就可以让自己成就功名利禄 (D)“致中和,天地位焉”意谓能够完
全推展扩大中和的功用,天地便可 安居正位
解析:
(A)意谓自然而然的实践正道。 (B)意谓使一切人、事、物更加完善,就是智。 (C)意谓“诚”就是成就自己完善的人格。
(D)《中庸》旨在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 不要太过也不可不及,恰到好处就是所谓 的中庸之道。
( D )8.下列有关“四书”的叙述,何者错误?
(A)《大学》、《中庸》原属于《礼记》的 章节 (B)是儒家的经典书籍,《四库全书》列为 经部 (C)又称“四子书”,指《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D)宋以后,科举取士概以朱熹的《四书章 句集注》为范围
(C)君子独处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自己的行为 /只顾自己的修养,无法兼及他人。
(D)学而不厌︰指勤奋好学,对学问没有感到 满足的时候。
( C )5.“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不闻。”这句话说明君子应有怎样的 修为? (A)增广见闻,博学多问 (B)眼见为凭,耳听为真 (C)修养省察,慎于独处 (D)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 B )(1) (A)“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 (B)“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 义理堕阙” (C)“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D)“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内 外和顺,国家治理,此之谓盛德”
解析:
(A)意谓“君子的大道,从夫妇之伦起始”,出 自《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 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的定义
关于“中”: 1. “中和 ” 2. “不偏 ” 3. “无过与不及 ”
关于“庸”: 1. “用 ” 2. “恒常 ” 3. “平常 ”
《中庸》的内容
《中庸》一书在阐明中庸之道的实践和功效 。
全书以“诚”为实践中庸之道最根本的方法 ,并且以“致中和 ”为理想目标。
唯有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本性,感化人 群,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既“成己 ”也“成物 ”,因此《中庸》可说是实践 儒家人生哲学的最高原则。

转品(名→动)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也。致中和 ,天地位● 焉
,万物育焉 。
──第一章
(二)五达道三达德
第一段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
朱〈注〉:“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孟子所 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 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 ㄓ 、仁、勇──三 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
将男性在政治上的失败归咎于女性,
1.下列短文有三个空格,请自各题参考选项中
选出最适当的答案。
(91学测)
例如“商之兴也以简狄,及其亡也以妲己;周
之兴也以文母,及其亡也 (3) ”的历史解释
,竟要女性担起倾覆国家的罪名,无疑是替男 性昏君卸责的托辞。类似这些既不客观、也不 公平的看法,是我们今天必须扬弃的。
(B)“倾国倾城” (D)“越俎代庖”
(A)比喻妇人专权。牝鸡,指母鸡。《书言故事 ‧妇人类》:“言妻夺夫权为牝鸡司晨。”
(B)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 (C)阴气旺盛,阳气衰微。 (D)比喻踰越自己的职分而代人做事。
( C )(3) (A)貂蝉 (B)西施 (C)褒姒 (D)妹喜
(C)褒姒为周幽王宠妃,性不好笑。幽王悦之万方不 得。乃举烽火以召诸侯,诸侯急至,而无外敌入寇 事,褒姒大笑。幽王遂数举烽火,以博褒姒之笑。 后申侯与犬戎攻周,幽王又举烽火,诸侯以为戏, 不至,被杀。古史因将亡国罪名归之于她。(D)妹 喜为夏朝时有施国献给夏朝执政者夏桀的美女,夏 桀因宠爱妹喜,荒于国政,终导致夏朝灭亡。
当代社会大众普遍过度崇尚物质,有些人 为了追求奢华的享受,甚至铤而走险,出卖自 己的良心,以不正当的手段巧取豪夺,以为只 要在无人看见的角落,应该不会东窗事发。《 中庸》说:“( D )”,一个人独处时,尤须 谨言慎行,勿做出违背良心之事。
参考选项:(A)或困而知之 (B)知耻近乎勇
(C)诚者,自成也 (D)君子慎其独也
中选出最适当的答案。
(91学测)
古人对于女性的态度,有许多值得商榷
的地方。像 (1) 的说法,就强化了“男尊
女卑”的观念,将女性矮化为被宰制的角色
。正因如此,一旦女性涉入原属男性所掌控
的领域,便引起男性的不安,成语 (2) 即
带有对女性“窃位”的排拒。而在诸多维护
男权、贬抑女性的言论中,最偏差者莫过于
教ㄐ ㄧ ㄠ
。道也者,不可须臾 ㄩ 离也
可知天命、性、道为一体
非道也。
;可离,
第二段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ㄉ ㄨ
,恐惧乎其所不
没有
君子

。莫见
ㄒ ㄧ
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

也。
第三段
情绪尚未展现的状态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ㄓ ㄨ
;发而皆中
ㄓ ㄨ



,谓之和
。中
ㄓ ㄨ
也者,天下之大本
也;
(D)宋→元。
二、进阶练习
阅读以下短文,试依前后文意判断括 号中最恰当填入的《中庸》名句。 参考选项: (A)或困而知之 (B)知耻近乎勇 (C)诚者,自成也 (D)君子慎其独也 (E)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参考选项:(A)或困而知之 (B)知耻近乎勇
(C)诚者,自成也 (D)君子慎其独也
(E)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通“智”
外,指“成物”;内,指“成己”
也,故时措之宜 也。 ──第二十五章
四、问题讨论
一、《中庸》首章强调“君子慎其独”的原 因是什么?请以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答: 独处时,有些人会以为无人知晓而大胆放肆, 为所欲为。然而,有良知的君子,独处时反而 更能随时检视自我,于是面对众人时,自然更 是一位坦荡荡、言行合一的人。例如在四下无 人时,捡到他人的财物,应能体会失主的焦急 ,迅速物归原主;又如早自习考试时,即使老 师不在场,也不会作弊。
第二段
排比、类叠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
排比、类叠
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
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第三段
排比、类叠
子曰:“好学近乎知 ㄓ ,力行近乎仁,知耻
排比、类叠、层递
●● ●
●●
● ●● ●
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 修身;知所以修
顶真

● ●● ● ●
子思,姓孔,名伋
ㄐ ㄧ









ㄗ ㄡ

(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四八三年) ,卒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二年 )。



ㄕ ㄣ










,继述

贤之业,后世称为“述圣 ”,是战国初期
著名的思想家。
(一)天命之谓性
第一段
排比、类叠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
三、日常生活中,你曾经如何以“诚”待人处
事或化解冲突?试举例说明。
答:愿意马上将他的手机送修,修好后尽快归还 ,这段期间请他使用我的手机。同学看我一 脸歉意,又有诚意解决问题,不但怒气全消 ,并且同意我的处理方式,因此避免了一场 可能发生的冲突。
五、应用练习
一、单一选择题
( A )1.下列各组“ ”内的字,何者读音 两两相同?
《中庸》的价值解析与现代意义
《中庸》阐述不偏不倚 、中正恒常的人 生哲学,以“诚”为出发点,谈及儒家的 伦理思想与政治哲学,只要能达到“至诚 ”,就能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育焉 ”的境界。
《中庸》一书同时提出个人与群体、个人 与自然万物共存共荣 的关系,人在“成 己”之后,还必须进一步“成物”。
( D )3.“君子慎其独也”意谓:
(A)君子夜晚独行时,要注意安全 (B)君子独处时,要提防身边的异状 (C)君子个性谨慎,行事喜欢独立自主 (D)君子独处时,行为仍然谨慎不苟且
( C )4.下列成语,何组前后意义不同? (A)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B)戒慎恐惧/如临深渊 (C)君子慎独/独善其身 (D)学而不厌/好学不倦
2.巧取豪夺︰用巧妙的手段骗取,或倚仗权势 强行夺取。多用以形容不择手段的夺取权、 财。
3.东窗事发︰传说秦桧与妻王氏在东窗下密谋 陷害岳飞。秦桧死后受谴责,于冥司托人告 诉王氏说,东窗下的密谋已经暴露了。见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后以此比喻阴 谋败露,将被惩治。
六、历届试题
1.下列短文有三个空格,请自各题参考选项
●●● ● ●
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
顶真
下国家矣。”
──节录第二十章
(三)诚者自成
指一切事物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 也。诚者,物
之终始 ;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
停止
用来,表目的
诚者,非自成己 而已也,所以成物 也。成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