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当今医改
• 医改亮点: 1)理念创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 公共产品。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 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 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 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 (2)全民医保,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 化目标。“均等化”意味着每个人,不论性别、年 龄、种族、职业、收入水平等,都享受同样的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
• (3)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虚高药价。我国药 厂低水平竞争问题严重,生产、流通不规范,是造 成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
•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经历了三十年, 正在不断完善,政府也逐步解决了看病难, 药品贵的问题,并不断完善了居民生活保 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点,但还有很多 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建立健全一个多层次 体系医疗卫生和保障事业,因此,医疗改 革事业,还在前进中。
走进医改—第一阶段
• 第一阶段: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 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 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 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 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 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 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 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 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的总体文件,国务院办公 厅于2000年2月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卫生部 等8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 导意见》。之后陆续出台了13个配套政策。 这些政策大大促进了医疗改革的进程。
走进医改—第五阶段
• 2005年1月,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吴仪做 出批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3月,国务院 总理温家宝也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 提出了要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 问题。
走进医改—第二阶段
• 在这一年我国正式启动医改,核心思想是 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
• 第一,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 第二,开展有偿业余服务;第三,进一步 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第四,卫生 预防保健单位开展有偿服务;第五,卫生 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主”、“以工助 医”。
走进医改—第三阶段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走进医改
• 关注民生,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这一热点涵盖面广泛,包括就业政策,推 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社会 事业发展方面的内容。而医疗卫生改革分 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第二阶 段1985~1992,第三阶段1993~2000,第四 阶段2000~2005,第五阶段2006至今。
•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 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卫 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推 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在医疗领域主要有 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体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卫 生机构运行机制等。这些指导思想成为这 一轮改革的基调和依据。
走进医改—第四阶段
当今的医改
• 2009年4月7日,备受关注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发布。
当今医改
• 医改方向:明确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 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 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 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 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并承诺政府将逐步增 加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 担有效减轻。
• 除了对公益性质的关注,本阶段还注重医 疗机构服务质量的管理。
走进医改
• 医改还完善了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我 国在药品企业的准入机制、药品价格管理 体制、药品流通体制(集中招标、医药分家)、 药品分类管理体制、基本药品目录的形成 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取 得了一定进展。
走进医改
• 除此之外,医改还注重了医疗保障制度, 先后在1978~1998进行了医疗保障试点,在 1998年确立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 1998至2006进行了多层次体系的探索, 2007年至今,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制度。与此同时,还在农村进行了农村合 作医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