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附件技术规范

铁附件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青海省电力公司配网工程物资协议
库存_铁构件?
专用技术规范
2
2
3
4
10
11
12
12 5.1检验项目和工具 (12)
5.2外观检验 (12)
5.3焊缝质量检验 (12)
5.4镀锌层检验 (13)
6检验规则 (13)
6.1出厂检验 (13)
6.2型式试验 (13)
7标志、包装及贮运 (14)
7.1标志 (14)
7.2包装及储运 (15)
7.3产品质量证明书 (15)
8技术服务 (15)
8.1技术支持 (15)
8.2售后服务 (15)
9质量保证 (15)
10确认验收 (16)
1 总则
a)本技术协议书适用于铁附件产品加工工艺、技术服务、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技
术要求,以及起吊、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2)本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下,工作频率为50Hz,配网工程中
所需的线路铁附件。

2 适用标准
GB-T/470 锌锭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1591-200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701-2008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14981-2009 热轧圆盘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06-2008 热轧型钢
GB/T709-2006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702-2008 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海拔高度:不小于3000m
2)最高环境温度: 40oC
3)最低环境温度: -30oC
4)年平均气温: -5oC
5)最大日温差: 15oC
6)日照强度: 0.1W/cm2
7)覆冰厚度:10mm
8)最大设计风速:30m/s(离地面10m 高处15 年一遇、10 分钟平均最大值)
9)环境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95%
月平均值:90%
10)污秽等级:Ⅰ~Ⅳ级
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2)构件上使用的材料应符合GB/T 699、GB/T 700的规定且须有制造厂的质量
合格证书。

或按客户需要,指定其它材料牌号,并应在委托合同上,加以注明。

3)构件上使用的材料尺寸允许误差:圆钢、扁钢应符合GB/T 702的规定;槽钢、
角钢应符合GB/T 706的规定;钢板应符合GB/T 709的规定。

4)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缝、夹渣、折叠、结疤、重皮。

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
时,符合国家GB/T 706标准。

5)表面防腐处理、焊接及各种紧固件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 470, GB/T
5117, GB/T 5118等标准和设计要求。

6)等边角钢每米的弯曲度不大于3mm,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3%;角钢表
面局部缺陷如麻面、凹坑、压痕、刮痕等,深度不能超过0.3mm,而且不得
9)热轧扁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扁钢的端头应剪切正直,切斜不得大于以下规
定:宽度>100mm的扁钢,不得大于8mm;扁钢外形不允许有明显爆铁、烂铁现象。

其热轧扁钢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规定,尺寸允许偏差组别应在相应产品标准或订货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第2组允许偏差执行:
划痕深度≤0.5㎜。

5)制孔的允许偏差见表5。

表5 制孔的允许偏差
3 开


开角a ±5°
钝边C ±1.0


项目允许偏差示意图
1 重心Za 主材
±2.0 腹材±2.5
2 端距Sd ±3.0
3 无孔接点板位移e ±3.0
4 跨焊缝的相邻两孔
间距S
±1.0
5 搭接构件同心孔
中心相对偏差k
1.0
6 搭接间隙
m
b≤50 1.0
b>50 2.0
7 T接板倾
斜距离f
有孔±2.0
无孔±5.0
T接板位
移S
有孔±1.0
无孔±5.0
4.3 焊接
1)对于首次使用的原材料及焊接材料,必须作焊接试验,经工艺评定合格后方
可使用。

2)保证焊缝的机械性能不低于母材的最低标准,或按焊缝的标准等级评定,设
计未注明焊缝质量等级的均按GB/T 2694中三级焊缝质量要求,详见表8。

白锈(以碱式氧化锌为主的白色或灰色腐蚀产物)存在。

3)镀锌层的厚度应达到表12的规定。

表12镀锌层厚度最小值
起皮或剥落现象,经锤击试验后,不剥离,不凸起。

5)镀锌层均匀性:应能通过硫酸铜浸蚀试验4次,每次60秒,试验后的工件表
目测
5.3 焊缝质量检验
感官用目测,裂纹用6X放大镜检验,其余项目用焊缝检测尺检验。

5.4 镀锌层检验
1)镀锌层外观检验
目测
2)镀锌层厚度
用金属涂层测厚仪测试法按GB/T 2694附录C规定检测。

3)镀锌层附着性
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用2倍数量的产品对该项进行复检,若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得出厂。

6.2 型式试验
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工厂首次制造或产品转产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时
2)型式试验项目应符合表14的规定:
表14 型式试验项目
7.1 标志
产品必须在明显部位做出清晰的标志,其内容包括:
1)产品的识别标志(产品代号)
2)制造厂识别标志(厂标)
7.2 包装及储运
1)经检验合格后的产品应用铁丝或包装带捆扎好。

2)包装成捆的产品,可用任何运输工具运输。

在搬运过程中,不得剧烈碰撞、
抛摔滚拖。

3)产品应贮存在无腐蚀干燥和洁净的环境中,避免杂乱堆放和与其他物件混
放。

8.2 售后服务
1)供方应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需方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技术支
持和服务。

2)若需方需要技术支持时,供方应在24小时内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
支持。

9 质量保证
1)供方应保证所供铁附件(包括供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技术协议书
的规定。

2)供方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

供方自身应有稳定
的生产实体和正规的质量保证部门。

10 确认验收
1)根据装货清单检查、确认供方提供的货物数量、包装情况及运输和装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