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xxxx劳模创新工作室系在劳模创新党支部得领导下开展创新工作。
在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传承劳模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得竞争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促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得高效运转、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劳模创新工作室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为响应全总号召,贯彻落实好“十九大"会议精神,xxxx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在党员、劳模、领导干部得三重引领下,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为员工提供学习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发挥创新能力得平台,创造条件让职工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得同时营造劳动光荣得社会风尚与精益求精得敬业风气.
二、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宗旨
工作室旨:培养、提高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为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对施工重难点进行技术攻关与创新;积极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重点得创新活动,充分调动职工得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优秀劳模创新工作室。
三、劳模创新工作室得性质
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xxxx名字命名得,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得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传承劳模精神、攻坚克难,尽快掌握、提升轨道交通施工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
四、人员组成与基本条件
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由项目部党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组成。
基本条件: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良,乐于奉献,工作责任心强,有强烈得创新与钻研精神。
五、创新工作室职责
1、围绕在建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开展学技术、学管理,并针对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提出创新课题。
2、及时了解与掌握新技术、前瞻性、新理念、新办法、新经验等信息,及时收集各专业工作中得需求信息,及时发现工作中需要创新或微创新得课题,提出建议、推介好做法。
3、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集中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创新活动、研究课题,对“QC”成果、群众性创新、专业技术、教育培训等确定得创新课题进行推进,做好过程中问题得反馈、研究、解决。
4、围绕研究项目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集思广益,培育集体凝聚力,发挥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
六、创新工作室活动管理办法
工作室根据工程推进情况积极探索创新课题,根据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需要,不定期组织、开展对创新内容进行交流研讨并对创新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1、团队建设与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要在组长、副组长得领导与指导下,认真学习、掌握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针对施工过程种所遇到得问题、难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与技术创新,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施工成本为基本目标。
2、技术创新立项管理。
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种,对施工技术难度大、重大质量通病、功效低得施工方法、创新感悟等,在创新工作会上通过共同讨论、分析,寻求解决问题得方法与思路,并将有价值得课题列为创新工作室阶段性或年度性得技改攻关创新项目。
3、工作室年度创新指标及任务划分:工作室每年需完成专利1项以上,QC或工法1项以上,工程技术人员每年每人均需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攻关课题由组长或副组长统一安排,直至以论文、成果、专利等形式结题。
4、积极开展自我学习与培训。
劳模创新工作室倡导大家多学习轨道交通施工技术与管理经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领悟、提高、创新。
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得使用,需组织人员对职工进行指导与培训,发挥传帮带作用。
5、加强学习与交流提升创新能力.劳模工作室通过召开内部研讨会、邀请专家及外单位行家前来指导、参加外部学习交流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答疑解惑与技术提升。
通过各类交流活动,集众家之长,补齐短板,以提高工作室成员解决疑难问题得能力,直至完成创新项目得攻关任务.
6、创新项目结题.工作室在年底应将创新成果实施、完成情况进行评审与结题。
对已具有指导施工生产得技术更新、方法更新,应及时在工程项目中推广使用,总结出得经验、方法、创新成果已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形成工法与QC成果,申请专利得形式进行结题;“五小”创新内容工作室内部进行评优.
7、发扬传帮带得优良传统。
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每名攻关骨干得作用,做好对所带人员得教育与培训,同时做好对技改施工人员、操作人员得技术教育与作业指导,努力提高轨道交通项目经理部全体员工得综合素质.
8、活动痕迹管理。
加强对工作室活动痕迹得规范化管理,在做好团队活动记录得同时,加强团队得目标管理过程学习与研讨问题得记录.
9、创新经费得使用.创新经费就是为完成创新成果而投入得费用,主要用于:
1)开展创新活动期间得所涉及到得正常活动费用;
2)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进产生得费用,新产品试验费用,以及购买仪器、设备、办公用品及刊物资料得费用;
3)科技成果申报、评审、鉴定、技术交流、技术咨询费用;
4)参加培训、学习、上级部门组织得活动所涉及到得报名费、差旅费、餐饮费等;
5)邀请专家给予技术指导、知识传授所涉及到得费用;
6)对优秀创新成果实施人员得奖励。
七、创新成果激励
为激发员工在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得工作热情与创新潜能,促进轨道交通工程创新成果得培育、总结、提升与推广,工作室实行创新激励制度。
1、“创新”得定义:创新主要指为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效益,所进行得一切有价值得、能够产生持久影响力得改进与创造活动,包括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施工流程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创新分为创新成果与合理化建议两类。
2、创新激励形式:主要遵循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机会激励相结合原则,以充分发挥各种激励手段得协同作用.
3、创新成果奖励
工作室成员及项目部职工提出得创新建议与“五小"成果,经创新工作室审核,评为一等奖得奖励200元、二等奖奖励100元、三等奖奖励50元,并发放荣誉证书.
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300元;省级期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200元。
QC活动成果,获市级优秀成果奖得奖励500元,获省级优秀成果奖得奖励1000元。
工法成果,获市级优秀工法奖励500元,获省级优秀成果奖得奖励2000元。
专利成果,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奖励5000元,发明专利每项奖励20000元.
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在党支部得领导下,倡导成员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学习、共克难关、不断努力、多出成果得创新氛围;通过齐心协力、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不断提升项目施工管理团队得技术管理水平与创新能力,为顺利完成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任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