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校健康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学校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方针,将健康管理纳入学校日常工作当中。
为保证工作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1.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和心理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用书面形式告知家长。
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
2.加强健康宣教。
广泛开展形式灵活的健康教育,利用广播、橱窗、网络等宣传形式加强学生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与了解。
各班级应定期召开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的主题班会,特别是根据季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3.加强学生饮食卫生的管理。
教育学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吸烟饮酒,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
教育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掌握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科学制定作息时间。
教育学生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特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方法,注意用脑卫生,提高学习效率。
5.做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工作。
学校和各班要切实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工作,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
习惯,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洗衣、勤晒被褥,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瓜皮果壳纸屑杂物。
定期组织教室和寝室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使学校环境整洁美观,学生人人讲卫生。
6.增强学生体质。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不断增强身体素质。
7.建立预防疾病应急制度。
发现学生患病应及时让学生到附属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就医,若发现重大疾病或传染病应在十分钟内上报学校主要领导。
学校根据病人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8.应劝告患病学生及时治疗,并注意休息。
禁止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带病来校学习。
9.及时处理意外伤害事故,必要时立即护送至医疗卫生机构诊治。
二、教职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1.学校为每位教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安排教职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教职工健康档案属个人隐私,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为其保密,不得泄露,违者将根据情节追究其相应责任。
2.新参加工作的教职工,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健康检查,患《教师资格条例》中所列疾病者(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一律不能录用。
3.教职工要按防疫部门要求,及时预防接种。
4.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培训、疗愈等资源。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作用,对有需要的教师进行心理关怀。
5.教职工若本人患病,应立即报告各单位负责人。
如患传染病应立即停止工作,按照疾控部门要求进行隔离治疗,待身体痊愈后经医学检查符合要求再返岗。
6.教职工家人中如有新冠肺炎、麻疹、水肿、红热、流行性腮炎、小儿麻痹、传染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者时,必须及时报告学校,再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