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知识
(二)、电击
• 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 的伤害。 • 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主要是指电击。 • 电击使人致死的原因 ①、流过心脏的电流大、持续时间过长, 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 ②、电流大、使人产生窒息而死亡。 ③、因电流作用大,使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三、人体的触电方式
二、低压系统接地形式
• 1、TN系统:三相四线系统(TN-S系统(分);TN-C系统 (PEN) • 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接近导 体通过保护线与该接地点相连接。TN系统是指电源系统 有一点(通常是中性点)接地,而设备的外露可导(如金 属外壳)通过保护线PE连接到此接地点的低压配电系统 • 2、TT系统:三相四线系统,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 的PE线分别接地. • TT系统是指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而设备的外露可导电 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PE分别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 供电系统。
保护接地(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 外壳进行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低压系统的主要安 全措施。
L1 L2 L3
接地体 保护接地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进行保护接地,保护 接地电阻与人体电阻并联,人体触及设备 外壳时流过的电流大大降低。如220/380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有电气设备发生单相 碰壳。若没有保护接地,流过人体的电流 约为66mA;但如果设备有保护接地,则流 过人体的电流约为0.26mA。
(三)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是指电路中带电体对地 故障所产生的剩余电流 超过规定值时,能够自 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装 置。 • 在低压电网中安装剩余 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防 止人身触电、电气火灾 及电气设备损坏的一种 有效防护措施。
(1) 跨步电压触电
U 电位分布
跨步电压 双脚跨步
接地点
0.8m 20m 在高压输电线断线落地时,有强大的电流流入大地,在接地点周围产生电压降。 如图所示。 当人体接近接地点时,两脚之间承受跨步电压而触电。跨步电压的大小与人 和接地点距离,两脚之间的跨距,接地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一般在20m之外, 跨步电压就降为零。
(2) 两相触电
这时人体处于线电下, 通过人体的电流: Ul 380 Ib 0.38A Rb 1000
Ib
380mA 50mA
两相触电
触电后果更为严重
2、间接触电
• 间接触电是由于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设备 • 金属外壳及接地点周围出现对地电压引起的触电。 • 间接触电包括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 (1)跨步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或载流导体发生接地故 障时,接地电流将通过接地体流向大地,并在大地中的 接地体周围作半球形的散流。人在有电位分布的故障区 域内行走时,其两脚之间(一般为0.8米)呈现出电位 此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2)接触电压触电。接触电压是指人触及漏电设备的外 壳,加于人手与脚之间的电位差。由接触电压引起的 触电叫接触电压触电。
人体的触电方式有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 1、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1)单相触电。人体接触三相电网中带电体 的某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 种触电方式称为单相触电。
1. 单相触电 (1)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通过人体电流:
UP Ib 219mA 50mA R0 RP 式中: UP: 电源相电压 (220V) Ro: 接地电阻 4 Rb: 人体电阻 1000
电流伤害的影响因素
2、人体电阻:由体内电阻和表皮电阻组成。 • 人体受到电击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在接触电压一定时由人体电阻决定。 • 人体电阻愈小,流过的电流就愈大,伤害也越大。 •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值为1000--2000欧姆。 • 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也不相同。 • 例:3、人体电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人体内部电阻和皮肤表面电阻,( )。 273 • A、人体内部电阻与接触电压和外界条件无关 • B、皮肤表面电阻随皮肤表面的干湿程度、有无破伤、以及接触的电压大小 等而变化 • C、人体内部电阻与接触电压和外界条件有关 • D、皮肤表面电阻随皮肤表面的干湿程度、有无破伤而变化、但与接触的电 压大小无关
电流伤害的影响因素
5、电流的种类及频率: • 在电压一定时,触及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 比触及相同电压的直流电危险性大3—4倍。 • 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 50—6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险性最大。 6、人体状况:指年龄、性别、身体及精神状 态等,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对电流敏感, 小孩比大人敏感。身体健康者比体弱、患病 者触电引起的后果要轻。
(1)保护接零
L1 L2 L3 N
接零保护线
2)零线的重复接地 为防止接地中 性线的断线而失去 保护接零的作用, 还应在零线的一处 或多处通过接地装 置与大地相连接, 即零线的重复接地。
采用了零线 的重复接地 后,若零线 断线,断线 之后的电气 设备相当于 进行了保护 接地,其危 险性相对减 小。
R0
(2)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R
Ib 对地绝 缘电阻
人体接触某一相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人体电阻Rb与输电线对地绝缘电阻R 的 大小。 若输电线绝缘良好,绝缘电阻R 较大,对人体的危害性就减小。 但导线与地面间的绝缘可能不良( R 较小),甚至有一相 两相触电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及零线的重复接地
1)保护接零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低压供电网络中,一 般采用三相四线供电 方式。将电气设备的 金属外壳与电源接地 中性线做金属性连接, 这种方式称为保护接 零。
采用保护接零时,当电气设备某相绝 缘损坏碰壳,接地短路电流流经短路线和 接地中性线构成回路。 由于接地中性线阻抗很小,接地短路 电流较大,足以使线路上(或电源处)的 自动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很短的时限将设备 从电网中切除,使故障设备停电。 另外,人体电阻远大于接零回路的中的 电阻,即使在故障未切除前,人体接触到 故障设备外壳,接地短路电流几乎全部通 过接零回路,也使流过人体的电流接近于 零,确保人身安全。
第八部分
电气安全知识
第八章 电气安全技术
电能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在给人们带来 方便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 进网作业电工,应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方针,掌握电气安全技术,熟悉电气安全的各项 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触电
• 人体触及带电体并形成电流通路,造成对人体的伤害称为触电。 •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
•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 体时,电流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 导体,构成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 两相触电。 • 两相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系统中性 点的运行方式无关,其大小只决定于人体 电阻和与人体相接触的两相导体的电阻之 和。 • 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 两相触电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 • 例:380/220V低压系统线电压为380V,设 人体电阻为1000Ω,则通过人体的电流大
二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类型 可以分为两种,即电伤和电击。
(一)、什么是电伤?
电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 的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 2、电伤的种类: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 ①电灼伤:电灼伤一般分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 当发生误操作时,所产生强烈的电弧可能引起电弧灼伤, 会使皮肤发红、起泡,组织烧焦、坏死。一般治疗时间较长 ②电烙印: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部 位处。在人体不被电击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下与带电体接 触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 ③皮肤金属化:是由于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飞溅渗透到 皮肤 。
电流对人体伤害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电流强度及电流持续时间。 2、人体电阻。 3、作用于人体的电压。 4、电流路径。 5、电流种类及频率的影响。 6、人体状态的影响。
电流伤害的影响因素
• 1、电流强度及电流持续时间 ①、感知电流:人体能感觉的最小电流。交流约 0.5mA;直流2mA。 成年男性1.1mA,成年女性0.7mA。 ②、摆脱电流:人体触电后能够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 电流。人体除麻酥、灼热感外、主要是疼痛。 成年男性9mA,成年女性6mA。 ③、致命电流:人体电击后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工 频电流30mA以下,直流50mA以下,对人体是安全的, 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也会使人致命。 • 另外,触电时间长,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 低,导致触电电流进一步增加,这也将使触电的危险 性随之增加。
• 3、IT 系统:三相三线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 经高阻抗接地)安装交流绝缘监察装置. • IT系统是指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足够 大阻抗(约1000Ω)接地,电气设备的外 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PE 分别直接 接地的三相三线制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电网中的TN-S系统,整个系统内中性线 (零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四、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 防止人身触电的根本是思想重视,严格执 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患于未然。 • 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包括: (一)、在容易触电的场合采用安全电压; (二)、将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接地; (三)、采用剩余电流保护方式;
(一)采用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 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 安全电压是根据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 (30mA)与人体电阻(1700欧姆)的乘积为 依据确定的。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是交流为42、 36、24、12、6V,空载交流电压的最大值 是50V,直流安全电压的上限是72V。
低压电网中的TN-C系统,整个系统内中性线(零线) N和保护线PE是合用。 A.
的
)。
3、安全接地的注意事项
1)在同一系统中,只能采用一种安全接地的保护方式, 即不可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一部分设备采用保 护接零。 2)将接地电阻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3)零线的主干线不允许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4)各设备的保护接零线不允许串接,应各自与零线的 干线直接相连。 5)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不准将三眼插座上接电源零线 的孔同接地线的孔串接,否则零线松掉或折断,就会 使设备金属外壳带电;若零线和相线接反,也会使外 壳带上危险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