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课内得法课外活用——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三、课前准备: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6、小结。
[板贴:课外活用]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课外阅读教案种下一份意外的惊喜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真诚友好的良好品质.2,反复阅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教学重点).3,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教学设想:1,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意外的惊喜.2,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意外的惊喜”与“种下”的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在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你的才艺展示搏得了阵阵掌声;上学路上,同学主动与你打招呼,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在你的耐心帮助下,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完全改掉了,这些,都是你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份意外的惊喜,或许是你努力的结果,或许是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
二,解题:我们先琢磨琢磨题目,这对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1,看看题目的语法结构;2,题目中的重点词是什么?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既是“种下”,就是有意而为之,那为什么叫“意外”呢?“惊喜”能种下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默读课文.2,①指名朗读1— 5段.②指名朗读6—10段.3,概括1—5段的主要内容:“我”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4,概括6—10段的主要内容:别人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1,1—5段写的是“我”得到的意外惊喜,说说“我”得到了那些惊喜?2,这些惊喜是“我”曾预想或期望得到的吗?明确:⑴①不知来自何方的问候与馈赠;②素不相识的人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③向“我”介绍富有生气、值得写的人物;④寄来新书,新书带“我”领略异地绝美的风光.⑵这些惊喜“我”并未预想或期望得到,因为写出好的、感人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创作者的本分之事,一个人应该认真地、真诚地去对待自己的职业.3,为什么叫“意外”呢?“我”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无意中给了别人美好的精神享受或审美愉悦,在“我”根本没想到的情况下,别人给“我”回报.4,6—10段写的是德拉夫妇、托尔斯泰、女友得到的惊喜,他们得到了什么惊喜?他们得到的惊喜也是意外的吗?明确:⑴①德拉夫妇得到的是他们彼此真切的爱;②托尔斯泰得到的是他自己种下的树苗已长大了,已枝繁叶茂,绿荫如盖了;③女友得到的是和男友志趣相投的情缘。
⑵德拉夫妇一方为另一方种下爱、种下真诚,相互都得到了对方的温暖、尊重,他们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小时侯出于好奇所做的游戏,没想到现在给了托尔斯泰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男女双方对知识的渴求,种下了互相倾慕的种子,才有了爱情的萌芽。
6,第八段中说“饱经忧患的老人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你认为是什么启示?明确:一个人只要以一颗不求回报的平常心来对待这个世界,真诚对待别人,把快乐送给别人,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他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你种下过什么意外的惊喜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导读书目:《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学目标:1.清楚这本书涉及到的“人”,并能简单认识这些人物。
2.能简要说说书中的事,研究研究,明白鲍雷伊取得“小作家入围奖”的原因,了解午餐袋事件的过程。
明白作者把几条线索揉在一起写出了好书。
3.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鼓励沿着这本书继续走下去。
教学准备: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预案:课前互动五分钟。
师:一起猜个谜语——“一本书翻开”“把书打开”猜一个字。
师:其实这个谜语还是一首歌呢!请听一听这首歌。
[点击音乐播放] [歌曲播放到两分钟时,声音逐渐变小,进行下面谈话]一、说一说书中的人师:“人”字谜语、这首歌告诉我们“读书做人”、“书中有人”、读书一定要理解书中的“每一个人”。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亲爱的汉修先生》中的人。
[点击课件,生一起分别说:鲍雷伊一家人,两个作家,学校里的人,妈妈的单位中的人……]师:这本书除了上面的人还有其他人吗?师:作者贝芙莉?克莱瑞是这本书的人吗?没有她,就不会有《亲爱的汉修先生》。
我们阅读任何一本书,都不应该忘记作者。
我们一起给作者一些掌声,相信美国的这位老人在家中能够接受到我们这个特别的感谢声![读个人简介]师:这本书是柯倩华翻译的,他是不是这本书的人呢?柯倩华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已经翻译了几十本儿童文学名著了!以我英文的水平是读不懂英文版《亲爱的汉修先生》,相信你们通过天长日久的学习会有那么一天可以读懂英文版。
我们一起给柯倩华一些掌声,相信他能够在远方接受到这特殊的信息。
师:其实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那就是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都不读这本书,这本书就只能躺在书架上了,我们参与阅读,这本书才活了起来。
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些掌声,为自己读完这本书而鼓掌!二、聊聊书中的事师:《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午餐袋事件B、写作获奖事件C、爸爸妈妈离婚事件D、爸爸的卡车之事……午餐袋事件常常丢失,苦恼——想偷别人的午餐袋——发明警报器,读书,思考——警报器发明成功,喜忧参半——没捉到小偷,反而欣慰——午餐袋继续被偷。
写作获奖事件为什么能写作成功的呢?1.写得多,诉真情。
一起看看第一章的20封的署名,你就可以看出什么是真实感情!第一封信:您的明友鲍雷伊(男孩)敬上[二年级]第二封信:您的朋友鲍雷伊敬上[三年级]第三封信:您最棒的读者鲍雷伊敬上[四年级]第四封信:您最喜欢的读者鲍雷伊敬上第五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五年级]第六封信: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敬上第七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六年级]第八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第九封信:讨厌您的鲍雷伊[妈妈逼他回信]第十封信:鲍雷伊[回答第一、二个问题]第十一封信:筋疲力尽的读者[回答第三个问题]第十二封信:您以前的朋友鲍雷伊[介绍妈妈]第十三封信:还在生气的鲍雷伊[回答第四个问题]第十四封信:筋疲力尽的读者鲍雷伊[回答第五个问题]第十五封信:鲍雷伊[回答第六、七、八个问题]第十六封信:受够您的鲍雷伊[回答第九、十个问题]第十七封信: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敬上[这封信,对第十六封信的不礼貌道歉了]第十八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第十九封信:疑惑的读者鲍雷伊敬上第二十封信:感激您的朋友鲍雷伊敬上坚持写日记。
“第一本日记写满了!”[P73]“当初您建议我写日记,我到现在还在写。
”[P97]请同学们再看一张表:鲍雷伊二至六年级文章统计2.看得多,会思考。
有《狗儿快乐秘诀》[以前的读书心得被新学校的学生发现了,都争着去买这本书。
这说明他的读书心得写得好,说明他读懂了!] 师:书中10次提到这本书,并且自己说读了几千遍了!!生:《麋鹿吐司面包》。
生:《乞丐熊》。
生:他读书读懂了,理解了。
比如读《乞丐熊》[P44—46]生:还有为了发明报警器,查找了有关电池方面的书,电力入门书……3.准备充分,写得认真生:先准备《写午餐窃贼追捕秘诀》[为什么这篇文章不能写?] 生:接着想写《十尺蜡人》[是谁让他放弃这篇文章]。
生:接着决定写诗[只写几个字,就写不下去了!]生:去蝴蝶树林,想写一篇散文,决定不写诗了。
生:再后来又想写《午餐袋之谜》[因为不知道小偷是谁,不能写] 生:最后写了《卡车上的一天》。
4.有人指导我曾读过语言大师季羡林的一篇文章,六年级时你们会学他一篇文章的。
他说他的成功是“恩师+勤奋。
”鲍雷伊写那么多文章,并且获得小作家入围奖有哪些恩师在帮助他呢?是怎么帮助他的?[学生会说出汉修、马汀娜、妈妈、贝乔……][这个地方略讲,但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有恩师,我们应该相信恩师,勤奋去做就能成功]师:汉修先生是怎么指导他的?学生可能性回答:生:推荐让他写的《麋鹿吐司面包》。
生:也给他出十个问题,引领他先信,最后学会多写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生:引导他写真实的自己,暂时不要写虚构的[其实汉修也要求他写自己真实的。
P71“或许我还没准备好,还不能写虚构的故事。
”] 生:“写日记的时候假装自己是在给某个人写信。
也许我可以假装写给爸爸,……也许我可以假装写信给您。
”生:还有多听……师:马汀娜小姐是怎么指导他的?学生可能性回答:生:要提高学生写作技能,让学生用十个问题与作家联系[P6]。
生:还指导鲍雷伊如何分段[P26]。
生:夸奖鲍雷伊有进步并鼓励他参加小作家比赛[P46]师:鲍雷伊的妈妈是怎么指导他的?学生可能性回答:生:逼着鲍雷伊给汉修回信!师:贝乔算不算他的恩师?学生可能性回答。
生:[P93]贝乔说:“作者很诚实地写出自己熟悉的事情,而且表现出很质朴的感情。
你让我觉得身临其境,感觉自己好像开着卡车在陡坡上载着几吨葡萄。
”“就你的这个年纪而言,这篇文章写得好极了。
你写得像你自己,你没有想要模仿别人。
这是好作家的特点之一。
继续加油!”师:[鲍雷伊一定会继续加油]三、说一说我想写的事师:《亲爱的汉修先生》是一本书,其实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提出你想研究的问题。
为这些问题展开描写,你就能写好续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