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一、教学内容: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传、传、传》2、听:《玩具兵进行曲》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走各种图形、音乐游戏《传、传、传》4、拓展:文明礼貌习惯、感受常见的进行曲二、教学目标:1、体验踏上人生第一起跑线的新鲜感和幸福感,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并能以愉悦的情绪学习音乐。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并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取和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的对音乐的爱好。
并能用“手拉手”的身体语言更好的表现音乐的情绪。
3、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整齐的演唱并背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整齐的开始结束,随着歌曲和乐曲走一走,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4、能认识课本中的几种学习音乐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2、听歌曲、乐曲片段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二、教学目标:1、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
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快乐。
2、学生基本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自然的唱歌,能够和大家整齐的演唱《我们来唱歌》,较整齐的开始和结束。
3、在即兴填唱歌词活动中,学生能大胆自信的作自我介绍。
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玩具兵进行曲2、唱:玩具进行曲3、动:随音乐走出不同的图形4、拓展:感受各种常见的进行曲二、教学目标:1、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玩具进行曲》。
2、能体会进行曲的风格,随着音乐能走一走。
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传、传、传》2、动:音乐游戏《传、传、传》二、教学目标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的掌握乐曲的伴奏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节拍.第二单元听,谁在唱歌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听,谁在唱歌》2、唱:《动物说话》3、动: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二、教学目标:1、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2、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眼言来表现3、能整齐的演唱《动物说话》,会用模仿的方式尝试创作歌词片段三、课前分析:1、本课以“听”贯穿全课。
旨在引起对音响和音乐的探索兴趣2、生活积累的不足,需要老师的帮助。
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你听,什么唱响了》2、动我的创造教学目标:1、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
2、“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3、参与游戏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课前分析:1、以“乐器歌唱”为主要内容,教学活动都围绕乐器音色的识别与模仿展开。
2、由于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活动设计就显得特别重要。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唱:《小小音乐会》2、动:音乐游戏《红灯,绿灯》3、拓展:生活中“红绿灯,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1、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2、在活动中显现出探索的精神与合作的意识。
3、能整齐的演唱《小小音乐会》,并能用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在红灯绿灯的游戏中,获得跟着指挥信号起止的灵敏反应能力。
课前分析:1、交通知识的教育贯穿在红灯绿灯的游戏中。
2、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
怎样与音乐课堂常规接轨。
教学过程:第三单元快乐的一天一、教学内容:唱:《你早》《上学歌》《亚克西,巴郎》听:《嘎嘎小鸭子》《跳绳》《拍皮球》《可爱的家》动:我的创造①②③二、单元目标: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童年学习与生活的快乐和劳动的乐趣,能显现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你早》,《上学歌》,《亚克西,巴郎》,通过聆听音乐,能听辨出独唱与齐唱。
尝试选择和模仿自然界美妙的声音,在音乐情景中表达快乐一天生活的感受。
3、通过演唱歌曲和游戏活动初步感受节奏的长短变化,尝试语言节奏的美化和多声部节奏的配合,初步感受合作的乐趣。
三、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嘎嘎小鸭子》2、听《你早》3、节奏游戏《鸭子gagaga 》二、教学目标:1、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充分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
2、在聆听《嘎嘎小鸭子》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能熟练的背唱《你早》。
在听听,说说,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能分辨ⅹ—,ⅹ,ⅹ的时值差别,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你早》,并能与其他同学同步开始结束。
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听《跳绳》《拍皮球》唱《上学歌》动《小球迷》(填新词,唱一唱)二、教学目标1、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2、能整齐的演唱《上学歌》。
3、根据观察的体验能创编歌词。
三、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听《可爱的家》唱《亚克西,巴郎》动《快乐的小厨师》二、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说说新疆的地理位置,唱唱熟悉的新疆歌曲,跳跳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让学生了解新疆,激发学习热情。
2伴着〈〈快乐的小厨师〉〉音乐,用自己手中的厨房用具表演厨房劳动的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合作共处的意识。
3通过聆听音乐,能听辨出独唱与齐唱。
三、教学过程第四单元花儿朵朵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国歌》、《我爱北京天安门》、演唱歌颂祖国、国旗歌曲,感受国歌和国旗的美丽、神圣,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2、在听赏中获得庄严、自豪和欢欣鼓舞两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能用亲切、自豪的情感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娃哈哈》。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参与自编歌表演、学跳新疆舞等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
4、听赏一组具有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的歌曲,学习新疆风格的集体舞,感受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音乐风格的多彩。
二、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唱《国旗国旗真美丽》3、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4、拓展了解与国旗有关的知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以崇敬的心情安静地聆听《国歌》,感受和体验乐曲雄壮的音乐特点和催人奋进的音乐形象,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通过对国旗、国歌等有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深。
3、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并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增强。
4、学生能较正确地使用碰铃、铃鼓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性地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2、唱《多快乐》二、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我爱北京天安门》,感受国旗的美丽、神圣,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咬字清晰的演唱这首歌。
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欣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小红花》《娃哈哈》《多快乐多幸福》2、唱:《娃哈哈》3、动:集体舞《娃哈哈》二、教学目标听赏一组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歌曲,学习新疆风格的集体舞,感受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音乐风格的多彩。
教学重点难点: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秋天的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小树叶》、《红叶》。
2、采集与分享“美丽的秋叶”,感受秋天的绚丽色彩。
3、感受2/4,4/4拍的韵味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音准不易掌握,需多模唱练习。
课前准备:录音机、挂图、树叶书签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欣赏自然美、艺术美的过程中,引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2、用柔和、连贯的声音唱好歌曲《雁儿飞》。
3、能随三拍子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动作能与音乐节拍吻合。
二、教学重难点:1、歌中两处休止要唱得自然,不要太突出停顿感。
2、声音要轻缓,注意三拍子的流畅,体会它在表现舒展飞翔的音乐形象时作用。
课前准备:录音机、各种打击乐器、音像资料三、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欣赏《木瓜恰恰恰》,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及其动感。
2、指导学生用统一的声音来唱《小苹果》。
3、律动《苹果丰收》。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和着音乐的节拍活动,有一定的舞蹈感觉,恰当的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课前准备:录音机,音像资料四、教学过程:第六单元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小猴子》2、听《尤开迪》3、动跟随《尤开迪》的音乐跳舞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听赏《尤开迪》、《野蜂飞舞》活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3、能熟练地演唱《小猴子》,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三、课前分析:1、本课以“听”贯穿全课。
旨在引起对音响和音乐的探索兴趣。
2、学生活积累的不足,需要老师的帮助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可爱的蓝精灵》、《劳动歌》2、唱:小猴子3、拓展动画艺术的奥妙二、教学目标:1、学生对动画片音乐产生兴趣,实现由喜爱动画片到喜爱动画片音乐。
2、通过动画片插曲的欣赏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歌表演等音乐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增强。
3、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小猴子》等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三、课前分析:1、本课以“森林里的故事”作为主题的前提下,又更侧重于动画片音乐。
2、学生年龄小,只顾表演忘记唱歌,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四、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猜一猜》2、听《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3、动二声部诵读《咏鹅》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听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音乐中感受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能熟练地演唱《猜一猜》,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3、初步感受x、xx的节奏组合,通过二部诵读练习,初步形成声部感知与表现能力;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三、课前分析:1、本课以“动”贯穿全课。
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现情绪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2、学生好动,教师要注意引导。
四、教学过程:第七单元:八音盒响丁冬第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及我国的鼓文化,为祖国拥有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2、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他们产生兴趣;能听辩鼓、锣、钹等常见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强弱变化;能用它们奏出以×—、×. ×构成的短小节奏型,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之中。
3、指导学生以亲切、活泼、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教育学生要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及我国的鼓文化,指导学生以亲切、活泼、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教育学生要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4 12 34 ︱ 5 —︱ⅰ 5. ︱ 6 3. ︱ 5 4 3 2 ︱ 1 —‖(师)小朋友们好(生)你好你好陆老师你好!复习歌曲《玩具兵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