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第四章
具有缓冲作用的固体基质的另一个优点: 当基 质中加入较多的养分,它可以让养分较为平缓地供 给植物生长所需,也就是当加入基质的养分较多时, 也不致于引起“烧苗”现象。 缺点:在定量控制植物营养需求时会造成一定 的困难。
二、固体基质的理化性质
(一)固体基质的物理性质
1.容重:单位体积固体基质的重量(g/L、g/cm3、kg/m3)。 可反映基质的疏松、紧实程度。 容重过大,则基质过于紧实,通气透水性能较差, 不利于作物生长; 容重过小,则基质过于疏松,通气透水性能较好, 有利于作物生长,但不易固定植物,易倒伏,在管理上 困难;但岩棉的物理性能较好,纤维较牢固,不易折断, 而且高大的植株采用引绳的方式使植株向上生长,则容 重可以小一些. 一般,基质的容重在0.1-0.8g/cm3范围内,作物的 生长效果较好。
响到作物的生长。
砻糠灰、某些树种的树皮等含有较高的盐分;
海沙含有较高的氯化钠,因此他们的电导率较高。
一般要求基质的电导率低于2.6ms/cm 。
第二节 各种基质的性能
一、无土栽培基质的分类
1、从基质来源上
天 然 基 质 :沙、石砾
人工合成基质:岩棉、海棉、多孔陶粒
2、从基质组成上
无机基质:沙、岩棉、蛭石、珍珠岩 有机基质:泥炭、树皮、蔗渣
的有害物质或外加物质可能会危害到植物正常生长
时,固体基质可通过自身的一些理化性质将这些危
害减轻甚至化解。
有相当一部分固体基质是不具备缓冲作用的。
无土栽培并不要求固体基质具有缓冲作用。
活性基质:把具有物理化学吸收能力、有缓冲作用 的固体基质称为活性基质。例如:蛭石、泥炭。
惰性基质:没有物理化学吸收能力、没有缓冲作用
作用。
缺点:对加入的营养物质的组成和比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
人们难以了解基质中易被植物吸收的那部分养分的实际数量,也
就较难对所需的养分浓度和组成进行有效的控制。 所以,在使用前,必须对基质的阳离子代换能力有所了解。
常用固体基质的阳离子代换量 基质种类 阳离子代换量 (mmol/100g) 140-160 70 - 80 100-150 70 - 80 0.1 - 1
本章主要讲述:
固体基质的作用与选用原则 各种基质的性能
基质的消毒方法等
第一节 固体基质的作用
与选用原则
一、固体基质的作用
1. 固定、支撑植物 2. 持水作用 石砾持水能力是其体积的10%,泥炭可
吸持其体重的10倍以上的水分,珍珠岩的持水力是
其体重的3-4倍。 3. 透气作用 4. 缓冲作用: 指固体基质能给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 一个较为稳定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当根系生长产生
布取掉),称重(W3),然后通过下式计算这种基质的总孔隙度
(重量以g为单位,体积以cm3为单位)。 总孔隙度(%)= [(W3-W1)-(W2-W1)] /v ×100
总孔隙度大的基质较轻,基质疏松,较有利于
作物根系生长,但固定和支撑作物的效果较差,容
易造成植物倒伏。 例如,岩棉、蛭石、蔗渣等的总
些有机酸。直接伤害根系。
3.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泥炭及经过堆沤后的蔗渣、锯木 屑、树皮):木质素、腐殖质。化学稳定性最强,一般不 会对植物有不良影响。
2、基质的酸碱性(pH值)
• 基质适宜的pH值为5.5~7.5。
• 基质过酸或过碱,一方面可能直接影响到作物根
系的生长,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营养元素的平
几种常用固体基质的物理性状
The physic characters of some growth media in common use
基质种类 菜园土 河 煤 蛭 沙 渣 石 容重 (g/cm3) 1.10 1.49 0.70 0.13 0.16
总孔隙度
(%) 66.0 30.5 54.7 95.0 93.2
第四章 无土栽培的固体基质
有固体基质无土栽培类型具有以下特点:
1. 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较为接近天然土壤 2. 生产管理方便
3. 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较少
4. 性能相对较稳定
5. 经济效益较好
广东省2000年无土栽培总面积达3000多亩,其中
水培大约为1000亩左右,其它各种基质栽培大约为2
000多亩左右。
5、颗粒大小
颗粒的大小(即粗细程度)是以颗粒直径(mm) 表示。
• 它直接影响到其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度及大
小孔隙比等其它物理性状。
• 同一种固体基质其颗粒越细,则容重越大,总孔隙 度越大,大孔隙容量越小,小孔隙容量越大,大小 孔隙比越小; • 反之,如果颗粒越粗,则容重越小,总孔隙度越小, 大孔隙容量越大,小孔隙容量越小,大小孔隙比越 大。
而如果基质含有较多的有机酸,则对碱的缓冲能力较
强,对酸性没有缓冲能力;如果基质含有较多的钙盐
和镁盐,则对酸的缓冲能力较大,但对碱没有缓冲能
力。 植物性残体基质都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如泥炭的 缓冲能力要比堆沤的蔗渣大;而矿物性基质有些有很 强的缓冲能力如蛭石,但大多数矿物性基质没有缓冲
能力或缓冲能力很小。
比重与容重的区别:容重所指的单位体积基质包 括孔隙所占有的体积,而密度的单位体积就是基 质本身的体积,而不包括空气或水分所占有的体 积。
• 密度的测定较为麻烦,在生产中一般不测定基质
的密度。
几种常用固体基质的容重和比重
基质种类
容重(g/cm3)
1.10~1.70 1.30~1.50 0.08~0.13 0.03~0.16 0.04~0.11 0.05~0.20
测定方法:取一已知体积(V)的容器,装入基质(经测
定其总孔隙度后),将容器上口用一已知重量的湿润纱
布(W4)包住,把容器倒置,让水流出,放置2小时左
右,直至容器中没有水分渗出为止,称其重量(W5),
通过下式计算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所占的比例(重量以
g为单位,体积以cm3为单位)。
通气孔隙 (%)=(W3-W4-W5 )/V×100 持水孔隙(%)= (W5-W2-W4) /V×100
2.0
7.1 34.5 57.5 44.5
94.0
77.3 43.8 25.0 46.3
0.02
0.09 0.79 2.30 0.96
锯木屑 炭化稻壳 蔗渣(堆沤6个月)
(二)固体基质的化学性质
1、基质的化学稳定性:指基质发生化学变化的难易
程度。
化学变化会引起基质的化学组成及原有的比例
或浓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基质的物理性状和化
学性状,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加入到基质中的营养液 的组成和浓度的变化,影响到原先化学平衡的营养 液,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稳定性强的好。
无机矿物构成的基质:
1.长石、云母、石英:化学稳定性较强
2.角闪石、辉绿石:较差
3.白云石、石灰石等碳酸盐矿物:最差。
在加入营养液后,矿物中的碳酸盐溶解出来,
pH升高,同时溶解出来的CO32-、HCO3-与营养
测定某一种固体基质的容重时可用一个已知体积 的容器(如量筒)装上待测定的基质,再将基质倒 出后称其重量,以基质的重量除以容器的体积即 可得到这种基质的容重。
不同的基质由于其组成不同,因此在容重上有很
大的差异;同一种基质由于受到颗粒粒径大小、
紧实程度等的影响,其容重也有一定的差别。
2、密度 单位体积固体基质的质量。以g/L、 g/cm3或kg/m3来表示。
液中的Ca、Mg、Fe等离子作用而产生沉淀,影
响营养液的元素平衡。
有机残体构成的基质,如:泥炭、锯木屑、甘蔗渣、炭化稻壳: 化学组分复杂,会对营养液的组成有影响,也会影响到植
物对营养液中某些元素的吸收。
有机残体内存在的物质: 1.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新鲜甘蔗渣):单糖、双糖、淀粉、 半纤维素、纤维素。易引起氮素严重的缺乏。 2.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松树的锯木屑):酚类、单宁、某
隙的总和。
总孔隙度大的基质,其水和空气的容纳空间就大,
反之则小。 容重 总孔隙度(%)=(1-————)×100 密度
由于基质的密度测定较麻烦,可用下面的方法粗略测定。 测定方法:取一已知体积(V)的容器,称其重量(W1),在此容器 中加满待测的基质,再称重(W2),然后将装有基质的容器放在 水中浸泡一昼夜,(加水浸泡时要让水位高于容器顶部,如果基 质较轻,可在容器顶部用一块纱布包扎好,称重时把包扎的纱
基质缓冲性能的大小只能通过在基质中逐 步加入一系列定量的酸或碱后测定其pH的变化
情况,以酸或碱用量与pH作滴定曲线,从而判
断基质的缓冲能力。它无法用理论计算的方法
求得。
5、基质的电导率(EC):指在未加入营养液前基质
原有的电导率。
它反映了基质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盐分浓度的大
小,它直接影响到营养液的组成和浓度,也可能影
高位泥炭 中位泥炭 蛭石 树皮 河沙、石砾、岩棉 等惰性基质
4、基质的pH缓冲能力:
指在基质中加入酸碱物质后,基质所具有缓和
酸碱(pH)变化的能力。它受基质阳离子代换量
大小和基质中的化学组成的影响。
如果基质的阳离子代换量大,其缓冲能力就较 强,反之,缓冲能力就较弱。
如果基质含有较多的腐植质,则缓冲能力较强;
的固体基质称为惰性基质。例如:河沙、石砾、岩棉。
产生根系生长环境恶劣的2种可能:
1) 根系生长过程不断分泌有机酸,根表细胞的脱落和 死亡以及根系呼吸释放出的CO2在基质中大量累积 。 2) 营养液中生理酸性或生理碱性盐的比例搭配不完全合 理的情况下,由于植物根系的选择吸收而产生较强的生 理酸性或生理碱性 。 具有缓冲作用的基质可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吸 收能力将危害植物生长的物质吸附起来。
3、从基质性质上分类
活性基质:基质具有阳离子代换量,可吸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