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国际金融市场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所谓国际金融市场,就是国际间进行各种资金融通和金融交易活动的场所。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1、根据金融交易活动是否固定地点,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2、按照资金融通的期限长短,可分为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
3、根据经营业务的性质和种类,可分为资金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证券市场。
4、根据经营活动受市场所在国当局的管制程度或根据市场的自由度,可分为传统的在岸国际金融市场和新兴的离岸国际金融市场。
5、按照经营业务和金融交易关系的发生相对比较集中的角度,可分为以地名命名的各种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还可以从其它角度划分。
比如从国际金融资产交割方式的角度可分为金融现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和金融期权市场。
另如按金融资产转手次数划分为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另外,在每一种大的市场分类中又可细分。
比如国际资本市场又可分为国际股票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国际资本借贷市场、国际抵押市场和国际租赁市场等等。
国际货币市场又可分为贴现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等等。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1、稳定的政局。
2、自由的外汇制度。
3、完备的金融机构和建全的金融制度。
4、有较强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力。
5、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优良的地理环境。
6、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充足,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从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市场的出现可以追朔到中世纪。
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各国铸币兑换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汇兑银行的产生,因此也就出现了国际金融市场。
然而,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仅仅是指国际间的货币交易,不存在有价证券的交易、汇票的买卖以及资金的国际借贷等业务,因此只能说早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在国际贸易基础上产生的国际铸币兑换市场。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其整个演变发展过程看,大体上经历了如下阶段:1、第一阶段(19世纪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阶段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的国际金融市场。
2、第二阶段(二战结束至上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形成了纽约、苏黎世与伦敦并列的三大国际金融市场。
3、第三阶段(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一阶段除了原来的三大金融市场以外,又出现了众多的分散的境外金融市场。
境外金融市场即离岸金融市场或欧洲货币市场。
如巴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米兰、斯德歌尔摩、东京、蒙特利尔、卢森堡、新加坡、巴拿马和开曼群岛等国际离岸金融市场。
约43个离岸金融市场。
4、第四阶段(上世纪70年代后)这一阶段除原有的国际金融市场外,又出现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并逐步成为国际性金融市场。
如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香港等都建立和发展了本国和本地区的国际金融市场。
另外,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也逐步兴起。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石油生产国,因拥有大量石油美元而积累了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都逐步发展成国际性金融市场。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国际性更加明显并更加迅速地发展。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和作用(一)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相对于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有其不同的特点。
1、国际金融市场的业务经营范围超越国家的界限,在国际间展开。
2、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借贷和金融交易关系为居民与非居民、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关系。
3、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标的物是一些主要国家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国际票据、黄金和有价证券等。
4、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是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和工商企业等。
5、国际金融市场的业务活动一般不受市场所在地国家的过多干预和管制,各种交易的进行比起国内金融市场要自由得多。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国际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2、调节各国国际收支。
3、促进银行业务的国际化,有利于国际债权债务的清算结算。
4、促进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的消极作用:(1)国际金融市场为金融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
(2)国际金融市场的无度发展,容易助长各国的通货膨胀,带来泡沫经济。
(3)国际金融市场加剧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导致排它性和保护主义措施实施,不利于国际分工的推进以及国际间经济发展及其政策的协调。
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一)技术手段的电脑化趋势(二)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三)融资方式证券化趋势(四)业务经营自由化趋势(五)金融创新化的趋势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国际金融机构为规避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利率的动荡不定而带来的风险而创新;第二,金融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条件;第三,竞争加剧和金融自由化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客观环境;第四,融资证券化趋势对金融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五,银行业务的表外化扩张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而金融创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国际资本追求利润增殖自身的本质所决定的。
第二节国际货币市场一、国际货币市场概述国际货币市场也称短期资金市场,是国际间从事短期资金借贷业务的场所。
凡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资金借贷均属于货币市场业务的范畴。
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保险公司、金融公司、贴现公司、证券经纪商、证券交易商、工商企业和个人等。
国际货币市场根据其业务活动的不同,具体又可分为三个市场,即银行短期信贷市场、贴现市场和短期证券市场。
二、银行短期信贷市场银行短期信贷市场业务包括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短期信贷和银行对非银行客户的短期信贷。
(一)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短期信贷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短期信贷也称银行同业拆借,这类业务在整个短期信贷市场业务中占据主体地位。
银行同业拆借业务的运作有以下特点:第一,银行同业拆借金额一般都比较大。
第二,银行同业拆借手续简便,主要以信用为基础。
借款人无需交纳抵押品,借贷双方也不用签订贷款协议,通过电话或电传就能达成交易。
因此,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对信贷条件(如贷款、期限和利率等)有很大影响。
第三,银行同业拆借交易除了一部分在银行之间直接进行之外,一部分是通过货币经纪人进行。
第四,银行同业拆借的期限长短不一。
常见的有日拆、1星期、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等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期第五,拆借利率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二)银行对非银行客户的短期信贷。
银行对非银行客户的短期信贷,是指银行对工商企业提供的短期信贷,主要是解决临时性的短期资金需要。
这部分业务在短期信贷市场不占主要地位。
银行短期信贷在掌握上一般要注意工商企业的借款用途、财务状况和按时归还。
三、短期证券市场1、国库券。
国库券是指由国家政府为满足财政需要而发行的短期债券,也可称为短期公债。
比如,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库券,不仅是美国人的投资对象,而且也吸引了外国政府、跨国公司和银行或个人前去投资。
国库券的期限通常有91天(3个月)和182天(6个月)两种,而以3个月为多。
2、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商业银行发行的定期存款证。
存单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短期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存单的特点是:(1)金额固定,面额大,标准定额一般为100 万美元或100万美元以上。
(2)不记名,不能提前支付,但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出售。
(3)存单的期限固定,分为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几种,最长为1年。
一般为3个月左右,这样对投资者的资金周转比较方便。
(4)存单的利率有固定和浮动两种。
固定利率存单到期按票面金额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
浮动利率存单则以LIBOR为基础,加上一定的附加利率。
3、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也称公司票据,是信用良好的工商企业为筹措短期资金而发行的凭信用且有固定到期日的短期借款票据。
4、银行承兑票据。
银行承兑票据是经借款人的联系银行承诺兑付并盖有“承兑”字样的商业汇票。
四、短期贴现市场贴现市场是办理票据贴现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所谓贴现是指票据持票人把未到期的信用票据转让于银行或贴现公司,并按贴现率扣除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以提前换取现金的行为。
贴现利率一般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贴现业务是短期资金市场融通资金的重要方式。
贴现市场在英国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五、短期金融租赁市场。
第三节国际资本市场一、国际资本市场的涵义与构成传统的国际资本市场是指资金借贷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市场。
通常1—5年称为中期,5年以上称为长期。
国际资本市场从融通资金的方式来看,具体分为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二、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一)银行中长期贷款的特点。
第一,中长期贷款的资金使用比较自由,借取方便,不受贷款银行的限制。
第二,资金供应充分,贷款金额较大。
第三,贷款条件较为苛刻。
由于资金周转期限长,风险大,银行在考虑贷款时,除了审核贷款者的用途外,还要着重分析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并要求借款人所属国家的官方机构提供担保。
(二)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方式。
银行中长期贷款一般有二种方式,一是双边贷款,一是银团贷款。
(三)银行中长期货款的利率。
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利率一般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
(四)银行中长期贷款的主要费用。
使用银行中长期贷款,除了按期支付利息外,借款人还要支付其它费用。
这些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代理费、律师费、差旅费、通讯费以及办公费等。
(五)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宽限期和偿还期。
宽限期是指借款在一定的时间内只付利息而无需还本。
宽限期结束,借款人便开始分期归还本金。
偿还期也称还款期,即每笔贷款归还本金的期限。
三、国际证券市场(一)证券市场的含义和构成广义地说,证券市场在结构上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也称发行市场或初级市场。
二级市场也称流通市场。
狭义地说,证券市场即是指证券的流通市场。
从证券交易种类来看,国际证券市场又可分为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
(二)证券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在初级市场上,新证券的发行和分销主要通过投资银行来进行。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经营证券发行和分销,即收购新发行的证券而转售于一般投资者。
有时也收购已发行的证券再予以转售。
其利润来自证券的收购价与转售价之间的差额。
新证券的发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私下发行(即私募发行)方式,一种是公开发行(即公募发行)方式。
私下发行是指直接售给有限的特定投资者。
公开发行往往由投资银行牵头组成销售集团向公众销售。
(三)证券流通市场(二级市场)证券流通市场即指证券在初级市场售出后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或买卖的市场。
证券交易以场所划分,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场内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场所、一定的时间、按一定规则买卖上市的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