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模拟试题201606-1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1.利用SQL语言所建立的视图在数据库中属于( B )。
A、实表B、虚表C、索引D、字段2.如果要设计一个报表,该报表将用于标识公司的资产设备,则应将该报表设计为(A )。
A、标签报表B、一般报表C、交叉报表D、数据透视图报表3.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B→D,D→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 A )。
A、AB、BC、CD、D4.由概念设计进入关系数据模型的逻辑设计时,必须被转换为对应基本表的联系类型是( C )。
A、1对1 B、1对多C、多对多D、多对15.利用SQL语言所建立的视图在数据库中属于( B )。
A、实表B、虚表C、索引D、字段6.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四个发展阶段中,第二个发展阶段是( B )。
A、人工管理B、文件系统C、数据库系统D、分布式数据库系统7.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四个发展阶段中,第一个发展阶段是( A )。
A、人工管理B、文件系统C、数据库系统D、分布式数据库系统8.在Access的表定义中,字段的OLE对象类型用来存储( D )。
A、文本数据B、数字数据C、货币数据D、多媒体9.在Access中,字段的“字段大小”属性是一个( C )。
A、字符串B、实数C、整数D、日期10.属性的取值范围被称为( B )。
A、实体B、域C、联系D、码11.在Access中,若利用宏打开一个报表,则选择的宏操作命令是( D )。
A、OpenTableB、OpenQueryC、OpenFormD、OpenReport12.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 C )。
A、(A,C) B、(C,D) C、(A,D) D、(B,D)二、是非判断题(共12题,共36分)1.对两个关系进行等值连接,在其运算结果的关系中,属性个数小于两个关系的属性个数之和。
(×)2.进行VBA程序开发所使用的编辑工具是VBE(Visual Basic for Editor)。
(√)3.在Access的查询设计网格中,被列出的字段可以进行显示,也可以取消其显示。
(√)4.已知两个定义域的基数分别为m和n,则它们的笛卡儿积中的元组数为m+n。
(×)5.利用“报表”和“报表向导”命令建立报表时,具有不同的操作过程。
(√)6.在Access中,一个窗体由窗体页眉、主体、窗体页脚这三个部分所组成。
(√)7.在一个关系数据模型中,所有关系的定义也用一个关系来表示,称之为元关系或数据字典。
(√)8.在SELECT语句的FROM选项中,每对表之间的连接方式共有两种。
(×)9.对两个关系按照一方的主码进行等值连接,在其运算结果的关系中,其元组个数必然小于等于原有两个关系中的元组个数之和。
(√)10.在Access的窗体中,绑定型控件主要起到信息提示和美化窗体的作用。
(×)11.在Access的窗体中,绑定型控件用来显示、输入和修改表中的内容。
(√)12.对两个关系按照一方的主码进行自然连接,在其运算结果的关系中,其元组个数必然大于等于原有两个关系中的元组个数之和。
(×)三、程序分析题(共1题,共28分)假定在名称为教学库的数据库中包含有学生、课程和选课三个表,它们的定义如下所示:学生(学生号char(7),姓名char(8),性别char(2),专业char(10),年级int)课程(课程号char(4),课程名char(10),课程学分int)选课(学生号char(7),课程号char(4),成绩int)1、在下面查询语句中,所使用的表对象是( A )。
select *from 学生where 性别='男' or 专业='计算机'A、学生B、性别C、专业D、计算机2、在下面查询语句中,所使用常量的数据类型是( D )。
select *from 选课where 学生号='0303001'A、日期B、实数C、整数D、字符3、在下面查询语句中,包含有的子句(选项)个数为( D )。
select * from 学生where 性别='男'A、1B、2C、4D、34、在下面查询语句执行时,显示出的学生记录表示( C )。
select *from 学生where 学生号not in (select 学生号from 选课)A、有选修课程B、只有一门选修课程C、没有选修课程D、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模拟试题201606-2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1.下列不属于修改数据的查询是( D )。
A、生成表查询B、追加查询C、删除查询D、选择查询2.报表由5个部分所组成,紧邻主体部分之前的部分是( C )。
A、报表页眉B、页面页脚C、页面页眉D、报表页脚3.属性的取值范围被称为( D )。
A、实体B、码C、联系D、域4.在Access的操作界面中,命令按钮控件主要被使用的对象类型是( B )。
A、查询B、窗体C、表D、报表5.报表由5个部分所组成,紧邻主体部分之后的部分是( B )。
A、报表页眉B、页面页脚C、页面页眉D、报表页脚6.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C→E},若要规范化为第三范式,则被分解后的关系个数为( B )。
A、1B、2C、3D、47.在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第三个阶段是( C )。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8.在Access中,需要在打开或运行时输入具体值的查询属于( C )。
A、更新查询B、追加查询C、参数查询D、删除查询9.在Access中,参数查询属于( D )。
A、更新查询B、追加查询C、交叉表查询D、选择查询10.在Access工作窗口的功能区中,不存在的选项卡为( B )。
A、开始B、查询C、创建D、数据库工具11.利用ER图进行描述的是( B )。
A、逻辑数据模型B、概念数据模型C、关系数据模型D、对象数据模型12.在Access中,将焦点转移到窗口中指定控件上的宏操作命令是( A )。
A、GotoControlB、GotoRecordC、FindRecordD、RunMacro二、是非判断题(共12题,共36分)1.在VBA语言中,所使用的语句关键字、函数名、变量名、对象名等,其字母大小写是敏感的,是不等效的。
(×)2.Access数据库中,窗体和报表的数据来源只能是表对象,不能是其他对象。
(×)3.在Access中,所有窗体都对应有设计视图,利用设计视图可以设计和修改窗体的结构,并可以对窗体进行外观的美化。
(√)4.在VBA语言中,所使用的语句关键字、函数名、变量名、对象名等,不必区分字母大小写,它们是等效的。
(√)5.嵌入到Access管理系统中的语言是VBA语言。
(√)6.利用“报表”命令建立一个报表时,将依次打开一系列报表向导对话框。
(×)7.在SQL语言中,整数型常量和实数型常量不需要使用任何符号作为起止标记符。
(√)8.对一个控件建立相应的事件过程时,它可以是以SUB为标识的一般过程,也可以是以FUNCTION为标识的函数过程。
(×)9.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画出数据流图和建立数据字典,不需要编写需求说明书。
(×)10.在SQL语言中,字符型常量和日期型常量不需要使用任何符号作为起止标记符。
(×)11.关系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12.嵌入到Access管理系统中的语言是C++语言。
(×)三、程序分析题(共1题,共28分)假定在名称为教学库的数据库中包含有学生、课程和选课三个表,它们的定义如下所示:学生(学生号char(7),姓名char(8),性别char(2),专业char(10),年级int)课程(课程号char(4),课程名char(10),课程学分int)选课(学生号char(7),课程号char(4),成绩int)1、在下面查询语句中,所使用的字段函数sum是用来( D )。
select sum(成绩)from 选课A、求平均值B、求最大值C、求最小值D、求总和2、在下面查询语句中,作为学生表别名使用的是( C )。
select count(*)from 学生xsA、selectB、fromC、xsD、count3、在下面查询语句中,所使用的星号*代表选课表中的( B )。
select *from 选课order by 成绩A、一部分字段B、所有字段C、最后一个字段D、第一个字段4、在下面查询语句执行时,显示结果的排列次序将由一个列的值决定,该列是( D )。
select 专业,count(*) as 人数from 学生group by 专业order by 专业A、学生B、人数C、order byD、专业。